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社區鄰里愛 福音造善因

E-mail 列印
12月是充滿溫馨團聚與感恩的日子,社區志工在雙十二這天,戴著紅色帽子和大袋禮物上門。李錦玲(化名)驚喜地說:「沒想到是你們來為我們報佳音。」李素華(化名)的孩子也說:「家裡很多個日子沒那麼熱鬧了……」

2024年12月12日傍晚時分,聖誕鈴聲響起,「HoHoHoHo……」典型的笑聲愈來愈靠近,只是天黑了,聖誕老人不從煙囪入屋,反而直接登門拜訪,屋子裡大人小孩看見了,馬上笑開懷。

馬六甲慈濟志工長期關懷的照顧戶中,不乏有天主教家庭。這天,志工王鈺清(明鄉)、黃循糧(濟循)、張小鴦(慈理)等人到訪的兩戶家庭,其中一戶是辛苦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及孩子的家庭;另一戶是長期和鄰里志工互動的長者,一度為洗腎問題捆綁了自己。

因此,社區志工趁此特殊節日,將福音傳入家庭,營造溫馨感恩氣氛,讓人人臉部變柔和、嘴角往上揚,同時帶來蔬果箱勸素。

◎他是兒子榜樣

丹絨米雅(Tanjung Minyak)社區店屋樓上,傍晚時分丈夫還在工作,李素華已回到家。孩子們自動自發分工煮食、整理居家環境等。十七歲長子林祐偉(化名)今年讀中五,正面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一家人聽聞「聖誕老人」即將到訪,滿腹疑團,四位孩子除了十一歲么兒透露期待以外,其餘雙手抱胸、或站得遠遠地,直到「他」真正站在眼前,才笑逐顏開。

帶來福音的不只是三位志工,還有同樣信仰天主教的年輕人林佑興。甫下班的他,搖動手搖鈴和黃循糧一起帶著祝福上門,林祐偉見他二次上門,靦腆招呼,無不歡喜。

原來志工得知林祐偉,因對生物科有興趣而選讀理科,卻讀得特別辛苦,家長卻沒有能力提供補習機會,因此成績愈來愈不如意,他也經常躲在房裡。志工因此想起關懷十七年的獎助學金孩子林佑興,中五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個性也非常害羞,幾經反省決定升學中六,自律學習,最後成功考上大學,踏入社會三年,如今覓得好工作。

10月23日,志工邀請林佑興到林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為林祐偉加油打氣,鼓勵他堅定自己的意願,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同時勤做筆記以方便複習等等。關鍵是強大的意志力,及有規律地督促自己複習。

年輕人的分享,不但讓年齡相近的林祐偉聽進去了,家長李素華也非常歡喜。她說:「林佑興能夠從艱難的生活環境中奮發而上很不簡單,是我孩子的良師益友,希望他可以成為兒子的榜樣,給他許多精神上的鼓勵……」

◎做他的善知識

林佑興拍拍林祐偉的肩膀關心說:「你開始考試了,對嗎?so far OK?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好。」林祐偉述說歷史科目的學習方法,林佑興分享學習歷史,必須先理解事件背景,才能了解後續發展的脈絡,作答也不會離題太遠;同樣地,面對歷史人物,則需要記住特點及對國家最主要的貢獻,真正不明白的地方必須勇敢提問,不要害臊。

這邊廂「兄弟幫」在課業上切磋,另一邊廂志工向媽媽分享蔬果箱,裡頭恰好放了許多孩子喜歡吃的蔬果,李素華邊舉例孩子的拿手菜,邊讚歎孩子的獨立懂事、照顧弟妹等。她說,志工頻密過來關懷,教她言語柔和,學習接納孩子的意見及肯定孩子的優點,與孩子同步學習成長。

「其實打從2021年接觸慈濟以來,不同的志工上門關懷,例如附近的劉嬡蓮師姊(慈嬡)在政府行管令期間,不懼新冠病毒感染風險,上門為我們申請慈善補助,還有黃秀蓮師姊(懿祥)、鄧佩瑜(慮敬)老師等等,常常來關心我,幫我找房子。是志工的真誠,一直推動著我前進,教會我更多的事情。」

林祐偉從林佑興的故事中,慶幸自己還是幸運的,因為雙親尚健在。林佑興宛如大哥哥般鼓勵,讓他較有信心去面對政府考試;而且今晚很開心,家裡很久沒那麼熱鬧了。

欣聞林祐偉在改善學業方面表現積極,有向上的動力,林佑興歡喜地說:「是時候把愛傳出去了,只要看見他人開心,能夠做的事我都願意去做。」這也是林佑興第一次用親身經歷去鼓勵他人。他從林祐偉身上看見從前內向的自己,如今慢慢敞開心扉、比較開朗,他認為林祐偉需要給自己多一些肯定、多一點信心,盡本分,一定可以用學習改變自己的未來。

◎為愛敞開心門

「有聖誕老人?真的嗎?」七十一歲的李錦玲,笑盈盈迎接志工扮演的「聖誕老人」前來送祝福,心中滿是歡喜,把媳婦和孫兒從樓上都呼喚下來了。

活潑的孫兒和聖誕老人一唱一和,讓氣氛熱絡起來;李錦玲笑不攏嘴,話語也多了。她說,平時聖誕節,一家多是去教堂參與彌撒,沒想到有志工來為她們報佳音,感覺非常奇妙。

據志工透露,過去的社區環保行,李錦玲積極參與,也愛出席慈濟歲末祝福等活動。但是今年8月獲知需要洗腎後,跨不過心裡那道坎,一度封閉自己,也不接受他人關心。經過一段時間掙扎及鄰里鍥而不捨的關懷,她再度敞開心門,讓人走入關心,也開始接受慈濟補助洗腎費。

如今,志工上門送愛,她感受被關懷、心裡暖暖的,重新分享過去到慈濟付出的感覺,不但心情變好,還面對很有愛心的一群志工很快樂,很感動。

言猶在耳,隔天,12月13日,她在鄰居、也是慈濟志工載送下,再到馬六甲慈濟園區,和志工黃秀蓮等人一起做年餅。她說,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很開心,不知時間已過下午,她倍感珍惜能有再付出的機會。

聖誕佳節跫音近,慈濟志工帶來人人所需的愛與祝福,「聖誕老人」與兩家人分享:「我們把你們放在心上,希望人人好、大家好,社會就好;以後如果有能力,歡迎你們也一起去助人,成為他人的貴人。」

社區鄰里長久以來,藉福音牽善因,一分愛心,牽引出更多善因緣,也讓愛進駐更多人心裡等待萌芽。

圖左 :2024年10月,年輕人林佑興(中)跟隨慈濟志工家訪,與中學生孩子分享自己在學業上力爭上游的故事。[攝影者:王鈺清]
圖右 :今年就讀中五的林祐偉(化名.右)歡喜與年齡相近的林佑興,與他分享自己溫習課業的訣竅。[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慈濟志工歡慶聖誕的同時,帶來蔬果箱邀約更多茹素機會,李素華(化名)歡喜接受。[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慈濟志工送福音到家,七十一歲的李緊玲(化名.左)和家人歡喜迎接。[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感受到被愛與關懷,李錦玲(左)化心動為行動,隔天即跟隨志工一起來付出,協助做年餅。[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