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淨零永續 願力無窮

淨零永續 願力無窮

E-mail 列印
2024年12月21日是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天氣冷颼颼的新竹,有近三十位參加「慈濟x PaGamO環保防災勇士」校園深耕環境教育講師培訓,在靜思堂306教室聆聽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陳哲霖老師講授「挑戰淨零綠生活」與「共創永續美好未來」。

新竹PaGamO校園深耕環境教育講師培訓研習是全省的第十八場,也是陳哲霖老師環境教育分享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一場。除了既定的課程,講師還加了半小時分享「東西的一生由您決定」,傳授線性和循環經濟的概念。

◎不要放棄學習 不要小看自己

「請各位把雙手借給我,然後跟著我一起做。」上臺展演的學員說,

「三心六綠加5R」,「簡約、知足、擴大愛,簡約生活一定要、知足感恩不能少、行善行孝不能等、互助共善與共好」,「省水省電、省能源,低碳飲食、不浪費,低碳交通、少污染」,「回收好、不用更好。」

臺下的學員也跟著展演者雙手互拍打節拍,同時也大聲跟著說。有時候上臺者緊張忘詞,「同學」馬上提示。大家專心跟著展演者做,也是增加一次自我練習。

郭錦瑞分享:「口訣在家練習,一直記不起來。感恩陳哲霖老師的講解,以及讓每位學員上臺演練,下面學員跟著說,如此反復練習都學會。」她希望將環保推動到學校,讓小朋友更深入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並推廣、帶動身邊人。

新竹區合心環保幹事林瑟霞也來參加一天課程,除了協助按鈴提示講者展演的時間,她也上臺展演。林瑟霞說:「一人三次反復練習就能學會。身體力行改習性,減碳為目標。」

來自美國的沈秀芳,把握在臺灣的學習機會,專程從臺北來新竹上課。她分享:「永遠不要放棄,不要因為你的年紀阻礙你的學習,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永遠不老。」「要相信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行動很重要,行動就是要靠我們發願來執行你的行動。」沈秀芳接著說:「我要發願,2025年要講至少三場。」

「後面再加一個零,至少三十場。」陳哲霖老師笑著說,「期待今天大家的目標是三十場。」

溫恩美說:「感恩哲霖老師教的方便法,透過課程瞭解到很多,包括SDGs、環保十指口訣、5R,還有淨零綠生活365。」溫恩美表示,要將所學到的桌遊帶給來環保站參訪的學生。她當場發願:「我要講一百場!」

◎帶動身邊人 減碳一起來

「真的是收穫滿滿啊!」任教小學的谷鳳琳歡喜地說。之前對「環保十指口訣」不清楚的她表示,上了課之後有滿滿的能量,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希望小朋友也可以一起身體力行「一紙通」上面所有的項目。

蔡淑蔚:「感恩陳哲霖老師的發明,開啟我環保的知識,一整天的課程學得很開心,也收穫滿滿。也會帶領學生、家人將環保所有口訣落實在生活中,要見人說環保、推環保。」

「宣導環保,主要是要行動。」林麗滿分享自備袋子、盒子到市場,去影響我們身邊的人,她說:「大家一起來,能夠減少一個塑膠袋,就減少一個塑膠袋。」周美伶分享:「淨零行動刻不容緩!即刻行動!」「努力推環保,落實生活中帶動身邊人。」

進慈濟以前沒做過環保的王譽蓁說:「我現在有去環保站做環保。今天上了課覺得獲益良多,最大的一個感觸是我們這一代做好,我們真的會留給下一代很好的空間,美好的一個地球,這是很重要的。」她進一步說:「我們一個小小的隨手的一個動作,可能就可以留給下一代更好的,更大、更多的空間。」

在環保站做塑膠薄片分類宣導的葉新民,感謝師姊邀請他來上課。他表示來上課,的確是助力非常大。

葉新民分享:「理論學習後,藉由實作演練,對於課堂上的內容記憶深刻。接下來,就是要將所學實際運用在環保宣導。宣導不能只是傳遞知識,也要思考怎麼讓人感動。讓大人、孩子除了瞭解環保,更願意從日常生活中做環保。透過自己的實作,再透過簡單、有趣、有用的創意,讓會眾或者學生們能夠更進一步去瞭解,把我們要宣導的東西傳出去。」

◎大手牽小手 合心齊步走

「大家是不是收穫滿滿?」白慧真問。

「是!」

「大家都收穫滿滿,包括我也是。」

PaGamO團隊成員也是此次研習主責人的教聯會合心幹事白慧真老師說:「從疫情前的版本,到現在6.2版。每年看到在變化,每年哲霖師兄來新竹,我一定參加,所以哲霖師兄的東西,其實我聽過。」白慧真接續說:「我覺得每一個字我都懂啊,可是真正的連結,我好像今天才真的很懂。」

白慧真笑說:「睡夢中好像是在重複那些口訣。我覺得我如果沒講好,應該會很丟臉。」臺下笑聲四起。她說;「除了口說、徹底落實親身力行之外,努力進行宣導。」

教育功能合心幹事,也是PaGamO團隊成員的洪肅芬老師表示,敬佩哲霖老師十年來為環境永續所投入的心力,殷勤精進在「一紙通」,協助志工學習,力行做環保說環保;更是不辭辛勞全台用力推廣,「擇一事,做一生,利眾生。」洪肅芬說:「把握因緣,跟學校介紹慈濟深耕校園的計畫。」

竹南慈籃負責人程伊伶感恩也佩服陳哲霖師兄十年來,不辭辛勞的投入心力為環境永續無私付出。她表示,「老師用簡單的譬喻讓我秒懂『線性經濟』與『循環經濟』的差異。感動『擇一事,做一生,利眾生』的大願力激勵人心,願人人都可從自身做起,愛護我們的地球。」

程伊伶分享:「除了自身做起,還要在慈籃推廣,大手牽小手一起努力落實,朝向淨零永續環保新生活,攜手讓未來更美好。」

從氣候時鐘談及淨零排放、淨零綠生活連結SDG13氣候行動,藉由淨零綠生活、「淨零永續365口訣」,「趣玩淨零永續」的玩法與帶動,再透過簡單、有趣、有用的創意,讓學習者快速學習如何力行淨零綠生活的行動力。

瞭解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緣起與意涵,透過課程的學習,再經由「一紙通」的「淨零學習地圖」與「永續學習地圖」,進而以有趣的桌遊、海報和彈珠檯等教具來佐以帶動。經過上臺展演,學員們「認識真實世界,看到自己的責任,為永續未來行動。」

圖左 :簡單的八個瓶蓋,用其中四個排出直線的線性經濟,另四個排成環狀的循環經濟。[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用小DM輸出的帆布掛圖,可以舖在地板,用加了迴紋針的樸克牌遮去項目的文字,學員說出項目的名稱,用磁鐵吸住吊起該項目的樸克牌,答對的得分,取得樸克牌;答錯的蓋回去,換人玩。[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竹北福德環保站的葉新民,在環保站推行薄片塑膠回收,來參加今天的課程,課後分享:「理論學習後,藉由實作演練,對於課堂上的內容記憶深刻。」[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兩張DM一正一反面排在桌上,用塑膠瓶蓋罩住項目名稱文字,兩邊的學員輪流說出該項目的名稱,正確得分取得瓶蓋。[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新竹PaGamO環境教育講師培訓,三十位學員,分早上場和下午場。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陳哲霖老師講授「挑戰淨零綠生活」與「共創永續美好未來」,參加的每一位學員都要上臺演練。[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講師陳哲霖引導學員學習如何進行遊戲,特別指出要用樸克牌完全蓋住項目的文字部分,只露出圖示。[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彈珠檯把所有環境教育的項目都分布貼進軌道之中,玩家打出的彈珠隨機的進入其中一個軌道,就會帶出需要回答的項目,回答完整過關。[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來自美國的沈秀芳,把握在臺灣的學習機會,專程從臺北來新竹上課。她分享:「永遠不要放棄,不要因為你的年紀阻礙你的學習,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永遠不老。」「要相信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行動很重要,行動就是要靠我們發願來執行你的行動。」[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新竹環保功能窗口林瑟霞,接待從花蓮遠道而來的環保推展組三位人員,安排在靜思堂的食宿和交通。自己也參加培訓,上臺展演。[攝影者:黃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