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學佛家庭父慈女孝 輔具助緣重拾歡顏

學佛家庭父慈女孝 輔具助緣重拾歡顏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因應臺灣人口老化,於2017年創設環保輔具平臺,志工將回收的二手輔具加以清洗、消毒、整理和維修後,無償提供給貧病、弱勢的需求者,減輕他們的病苦;且可用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浪費,亦能多盡一分愛 護地球的心力。

成立已邁入第五年的新竹輔具平臺,不分貧富貴賤,只要鄉親有需要,不論是偏鄉、山上或離島,團隊盡所能滿足需求,圓滿每一個有需要的個人、家庭和機構。

◎輔具減輕需求者負擔

輔具,顧名思義是輔助的工具,輔具有需要者之照護,減少傷害,使之能盡可能的如常生活。輔具琳瑯滿目,小至放大鏡、助聽器、拐杖、便盆,大至居家用照顧床、氧氣製造機、抽痰機等,視類型及功能,從幾百元到數十萬不等。

以電動醫療床來說,簡易型的動輒二、三萬元,功能較高階的要十幾萬,對有需求的家庭來說已經是筆負擔,如果同時需要二床,恐怕就更傷腦筋了。

住在新竹市北區的陳玉炤老先生年近九十,膝蓋及腰部退化,起床走路有困難,因此要上到二樓睡覺可說是舉步維艱。他的太太王信娘女士年逾八旬,因為跌倒造成左手及脊椎骨折,最近剛動完左手的手術,開刀後脊椎須穿鐵衣保護,亟需醫療床輔助起臥。

幸好他們的小女兒陳佳穎從朋友處得知可向慈濟申請,半信半疑的她,於2024年10月4日上網提出需求,沒想到很快就得到志工的回音,令她喜出望外。

◎慈悲心念 相互體貼

10月5日,利用假日從汐止回到新竹老家的慈濟志工蔡宜岑,在新竹輔具平臺窗口方奇輝的邀約下,前去新竹靜思堂的輔具倉庫幫忙,測試準備送出的兩張電動醫療床遙控器的性能及妥善狀況,接著和志工黃敬尹、黃彥欽及李政勳等人將要同步送去的一張輪椅加以清消,才搬上小貨車。這是志工每次送出輔具前的標準作業,送者用心,受者安心。

來到陳家,只見陳佳穎和從臺北回來的三姊陳佳瑜正忙著整理客廳的雜物。原來昨天方奇輝跟佳穎聯絡時,她提到父母感情好,希望兩張床能就近擺放。方奇輝告以如此一來需要有較大空間,若是有雜物需要清理,以騰出空間。不過不用擔心,他會多找些人手來幫忙。

陳佳穎聽到志工如此體貼,覺得不好意思都麻煩志工,連絡三姊陳佳瑜回家一起清理閒置的雜物。比較重的或是還有回收價值的,她請志工協助回收。「我覺得蠻難得有這樣的人,會替志工著想,她會感覺說志工送床也來已經很感恩了,又要讓志工去幫她清理環境(不好意思),所以我覺得這一家人真的『很甘心』。」方奇輝也受到感動。受者與授者彼此感恩,溫情盈溢在陳家。

陳佳穎說起原來的困擾:「最糟的打算就是買了啦,買兩張!那兩張下來,我們家的經費可能就真的沒辦法。慈濟第一個時間這樣來幫我們,然後方奇輝師兄也請了很多師兄師姊來幫忙,把這個地方可以用(清掃)成這麼乾淨、這麼整潔,父母才可以睡得這麼好。」兩位高齡的老人家行動不便,可以想見照顧者得付出多大心力,有了志工的協助,讓她懸著的心終於得以放下。

方奇輝指出,剛收到申請時嚇了一跳,想說申請者為什麼分兩筆來申請,等於一次要兩張床同時給父母用。經與陳佳穎聯絡,得知兩位老人家的狀況,馬上就啟動送輔具的行動,「主要是兩位老人家感情特別好,所以當初我們在送兩張床進去的時候,女兒還特別交代說、兩張床的距離不要太遠,因為他們可能睡覺還會手拉手,只要留一點點的空間,讓他們可以繼續的互動。兩位老人家就是互相關心、互相為對方著想的關愛,是很值得讓我們去學習的。」

互動中志工得知陳家是佛弟子,一家和樂,面對病痛也沒有怨言。「出門經,出門經,出門遇見觀世音。四大金剛來帶路,八大金剛護我身。晨也光,夜也光,天上帶來辟邪光。前面佛,後面佛,南無阿彌陀佛。」牆壁上手抄的《出門平安經》,將一家虔誠心念表露無遺。

話說正當志工在安裝床的時候,二位老人家忽然同時跌倒,把大家嚇了一大跳!原來是陳老先生想幫太太的忙,可是自己的行動也不俐落,不但沒幫到,還兩個人一起摔倒,幸無大礙。

一切妥當後,志工和善良的一家人相約再次到府拜訪,以了解他們的使用情形。殷殷關切,令一家充滿感恩。

◎愛在新竹 聚福在人間

11月26日,方奇輝和志工楊秋燕、葉晉宏等人再度來到陳家。相談甚歡時,陳玉炤老先生表示,她從女兒處得知志工完全是無償付出,非常感動。他每天睡前會對慈濟道感恩,也跟太太說要好好使用床,日後身體康復了,才能還給慈濟,轉交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老先生說到做到,小心翼翼地使用電動床,女兒看得也很感動。

陳玉炤老先生說:「我們很需要,不然她不知道要怎麼睡,沒有地方睡呀!你說一個病人睡在地上大概不行。這個床鋪睡下去呀,每個晚上都要(道)感謝、感恩,感恩慈濟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我們,不然她沒有地方睡,而且房間在二樓又爬不上去。」怕太太生病難受,陳老先生總會想辦法逗她開心,以忘記病痛。醫療床輔助他們上上下下,心情輕鬆許多,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氣色好很多。

陳佳穎肯定醫療床對父母起聚和復健的幫助很大。她說:「這個床第一個功能是讓他們好睡好起;第二個功能就是,復能老師來的時候,可以把這個床當作那個復健器材,然後就這樣沿路可以繞著走、繞著走。老師說這個高度再調高,它剛剛好(符合),兩張床都是他的運動工具了,然後就很安全了呀!」

她笑說爸爸逐漸恢復後,話變多了,「有時候在說,你不要這麼活潑了、該休息了!」老人家返老還童般,陳佳穎又好氣又好笑!

王信娘女士受傷開刀後,變得不愛說話,如今恢復許多,會講阿彌陀佛,也會跟家人這樣對話。她知道床來自慈濟,有了床睡得更安好。「她很孝順。」女兒用心為兩老安排一切,她也都有接收到。

心寬念純的一家人,雙手合十不斷說著謝謝,感恩志工的回訪關懷。慈濟輔具志工「千處祈求千處現」,他們「不為己身得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要繼續在輔具平臺這塊大福田耕耘,大庇有情眾生皆歡顏。

圖左 :新竹輔具平臺窗口方奇輝(蹲者)讓王信娘女士試坐輪椅,看是否妥適,並透過手機畫面跟她互動。[攝影者:黃敬尹]
圖右 :陳玉炤老先生和王信娘女士伉儷情深,老太太太受傷動手術,老先生想方設法要逗她開心。[攝影者:楊秋燕]

圖左 :陳家是虔誠的佛教徒,供桌上擺了平日課頌的佛經和法器等。[攝影者:楊秋燕]
圖右 :志工葉晉宏通曉客家話,用客語和王信娘女士互動。[攝影者:楊秋燕]

圖左 :陳家牆壁上有手抄的《出門平安經》,將一家虔誠心念表露無遺。[攝影者:楊秋燕]
圖右 :陳玉炤老先生常常跟太太說要好好使用床,日後身體康復了,才能還給慈濟,轉交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王信娘女士知道床是慈濟送的,她會說阿彌陀佛,也稱讚女兒佳穎(後)很孝順。[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11月26日志工回訪陳家,關心輔具使用及兩位長者的健康情形。(前排左起王信娘及陳玉炤,第二排左起外籍移工、陳佳穎、楊秋燕及方奇輝)[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輔具志工楊秋燕詢問陳玉炤老先生,有了電動醫療床後是否安睡?老先生感恩
感恩慈濟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送來輔具,讓他們可以安睡,不斷地合十感恩。[攝影者:葉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