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從影片中看到全球有些苦難國家的孩子無法受教育,比如敘利亞的難民,或者比較貧窮的國家,反觀臺灣的孩子幸福多了。陳榮原(前排左一):「不管家庭富裕,或者比較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照顧跟機會。將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發揮專長。」[攝影者:楊榮書]](/community/./images/community/54180FF0CCFD11EF973CC77D65A79A3D_0.jpg)
婆婆很高興參與歲 末祈福會,歡喜兒子和媳婦兩人加入慈濟,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李志麟是環保志工,作為保護大地的園丁。每星期六是太平長安環保站回收日,他開車載資源回收物到回環保站做分類。
◎百年樹人 因材施教
來自東平國小的陳榮原校長信奉一貫道,茹素三十幾年,他覺得其實宗教是不分國界,很喜歡歲末祝福的氛圍。陳校長表示,「其實我們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淨化人心,除了我們好,大家也要一起好。」
三年前陳榮原當時是學校主任,有幸考上校長,馬上榮調東平國小校長任教。慈濟志工劉小婷拜訪陳校長,促成慈濟大愛媽媽每禮拜五晨間進校園,陪伴小朋友。陳校長表示:「雖然一周只有一次,但品格教育潛移默化,就像海綿一樣,效果也會慢慢呈現出來。」
學校也很注重感恩教育,希望學生在適當的時機表達出來。比如說早上陳校長經過導護路口,愛心爸爸媽媽很多都是六、七十歲的長者,還願意來學校付出,令人感動。希望小朋友經過的時候,也能輕輕地說「謝謝」,相信他們的心裡肯定是滿滿的感動。
其實孩子不見得要很頂尖,但是階段性該學會的,至少要學會,才不會造成以後要升學,或是學習別的領域時的障礙。老師很認真的幫後段的小朋友做補救教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在老師扎扎實實的用心教導下,東平國小學習扶助的表現,縮短城鄉差距,事實上孩子從中找到自信,是有競爭力的。
陳榮原:「把下一代教好,是我們的工作與責任,當然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保住孩子的強項而加以強化,讓孩子得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對自我認同更有自信,就不會被帶偏了。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工作,三十幾年的教學生涯,陳榮原除了忙碌著校務,也走出校園。從1997年開始,每個月一次或兩次,利用每周六、日到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當解說的義工,幫親子做導覽。二十幾年如一日:「當義工都是本分事,付出,收穫的最多的是自己。」
從歲末祝福影片當中,他看到全球有些苦難國家的孩子們,其實是沒有辦法受教育的。比如說敘利亞的難民,或者比較貧窮的國家,反觀臺灣的孩子幸福多了。
陳榮原:「不管家庭富裕,或者比較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照顧跟機會。將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發揮專長。」現在是多元的社會,孩子適性發展很重要,不管是智能、運動、才藝各種不同領域,才能都可以被看得見。有了才能,也可以服務更多的人群,活出生命的價值。
◎心存善念 與人結好緣
現任居仁國中總務處文書組黃靜月組長,是志工林雪花的同事也是會員。黃靜月與先生經邀約,參與歲末祝福領受祝福同霑法喜。林雪花對她讚歎有加,一直希望善良、心寬念純的黃靜月能與之走入慈濟大家庭,同師同志,同行菩薩道。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黃靜月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行善、茹素……其身教在無形中對子孫的影響及護佑甚大。她力爭上游,二十四歲即通過高考。但當時上班地點卻被安排至殯儀館,這對於一位年輕剛出社會的女孩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與考驗。但善良有智慧的媽媽,告訴她這是有福報、做功德的好因緣,鼓勵她接受磨練。
黃靜月笑說,自己凡走過必留痕跡,做事負責,懂得飲水思源、與人為善。三十幾年的公務員生涯,為她累積了許多好人緣及人脈,因而至今主管、同事都與她互動甚佳,這是她最大的歡喜。
這正與影片中證嚴法師勉勵大眾要「心存善念、真誠待人」不謀而合。黃靜月感受深刻,一路走來將其奉為圭臬,這信念也為她帶來福報綿綿。她覺得更重要的是,在任何地方只要身體力行,將愛與善落實在日常生活。未來她也將傳遞愛與善,只要時間許可,一定會參與志工行列。
◎親子同遊樂無窮
會眾蔡億青帶著爸爸、媽媽跟小孩來參加歲末祝福,在三樓逛廟會。有推素、試吃、桌遊等,目不暇給的美食與活動,帶給大家無限的歡樂。今年感覺很不一樣,感受到每一個人都很像家人,氛圍很歡樂。志工很厲害,除了做善事,也很會做手工藝。
舞臺上還有年長者的表演,很熱鬧。來自太平區宜佳里據點長者太鼓隊,揮起鼓棒,震撼全場,不輸年輕人,充滿活力有勁道。
兒子玩桌遊平衡樹,考驗耐性、思考及專注力。祝福會上,蔡億青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爸媽的年歲漸長,希望可以多陪伴他們,一起來參加活動。讓父母有機會出來走動,感受歡樂與祝福。三代同遊,其樂融融。
點一盞心燈,2024年12月15日下午第五場的歲末祈福會,四百九十三位會眾虔誠祈禱,新的一年,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人人平安,世界無災無難。


圖左 :大里靜思堂大門口,志工列隊喜迎會眾的到來,歡迎聲中,志工蔡佩娣(右二)的婆婆(倒竹筒)和先生李志麟(拿竹筒),婆婆將竹筒裡的銅板倒入甕中,銅板聲響叮噹,點滴匯聚救助苦難人。[攝影者:吳陳梅燕]
圖右 :來自東平國小的陳榮原校長(右一),領受靜思精舍德怡師父傳承福慧紅包。百忙中前來共襄盛舉。陳校長很喜歡歲末祝福的氛圍:「其實我們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淨化人心,除了我們好,大家也要一起好。」[攝影者:陳寶滿]


圖左 :黃靜月(中)與志工林雪花(左一)、陳寶滿(右一)分享,證嚴法師勉勵大眾要「心存善念、真誠待人」,她感受深刻,一路走來將其奉為圭臬,這信念也為她帶來福報綿綿。她覺得更重要的是,在任何地方只要身體力行,將愛與善落實在日常生活。[攝影者:楊榮書]
圖右 :會眾蔡億青(粉衣)帶著爸爸、媽媽(穿背心)跟小孩(棕衣)來參加歲末祝福,在三樓逛SAY廟會,兒子玩桌遊平衡樹,考驗耐性、思考及專注力。蔡億青表示今年感覺很不一樣,感受到每一個人都很像家人,氛圍很歡樂。[攝影者:王瑾璇]


圖左 :點一盞心燈,祈禱新的一年,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人人平安,世界無災無難。[攝影者:吳陳梅燕]
圖右 :太平區宜佳里據點長者太鼓隊,揮起鼓棒,震撼全場,不輸年輕人,充滿活力有勁道。[攝影者:楊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