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愛的付出 高雄城中城歷史足跡

愛的付出 高雄城中城歷史足跡

E-mail 列印
「這不是一般的火災,而且災難的現場一定會有傷亡,所以醫院、殯儀館,同一時間就要聯絡附近的慈濟志工前往關懷,這不是一天、二天的事,而是幾十天,一直到聯合公祭結束,慈濟人一直陪伴中。」高雄活動組合心幹事方 上榮一開始這樣引言著。

2025年1月2日上午,高雄區歲末祝福感恩會期間高雄慈濟志工與靜思精舍的師父們在高雄靜思堂舉行溫馨座談,由活動組合心幹事方上榮引言,接著志工潘機利、侯憲宗、張慧蘭、李琇釧、蔡蕙鄉等人分享。眾人回想起2021年10月14日凌晨二點五十四分,發生在鹽埕區城中城大樓的火災,一夜之間奪走了四十六人命,還是令人感到很不捨。證嚴上人雖然在臺北無法親臨現場,仍然透過直播陪伴著弟子們。

◎風華不再 窩居苦難人

慈濟高雄災害應變中心總召集人潘機利說:「我是經營服飾賣場的,曾經也有三家賣場的發生火災,所以能體會到水火無情,只要親眼看到,你就會感到觸目驚心。我們可能在看影片時,覺得好像是在聽別人的故事,但是如果自己身臨其境,真的你會感觸很深!」

鹽埕區和氣隊長侯憲宗回憶坐落在舊高雄市市政府後面的城中城大樓。1981年以前由於周遭環境有許多的私娼寮、小攤販、江湖術士等等複雜人士流動,所以是很有名的風化區,因此每到夜晚上總是人山人海,非常地熱鬧,不過打架、詐欺的事也天天上演著。也因為如此,所以那一帶的違章建築也特別多,當時的王玉雲市長看到了這種情形,就把那裡拆掉,重新規劃,蓋成一棟棟的大樓,而「城中城大樓」就是在那樣的環璄下建立起來的。

1981年落成的「城中城」,是屬於一棟住商大樓,一到六樓是商業區,有百貨商家、遊戲場、餐廳、證券公司等,七樓以上就是小套房,所以有許多的外來的投資客。剛開始是很風光的,但是隨著人口外流,鹽城區漸漸沒落,整個商場也跟著走下坡,關的關,倒的倒,七樓以上的住戶陸續搬離後,這棟大樓成了弱勢家庭的居住地,加上長期無人管理,堆積陳年雜物,因此城中城變成高雄市第一個「鬼樓」。

侯憲宗說:「我們有許多的照頧戶都住在那裡,所以要去訪視,去的時候都不敢坐電梯,只走樓梯,但是周遭環境又很髒亂……也只能硬著頭皮進去。」

火災發生後,住在城中城對面大樓的慈濟志工張建崑立刻聯絡組隊長,馬上趕到現場,啟動關懷行動,除了準備早點、飲料、熱咖啡、礦泉水,也在對面的停車場成立慈濟服務中心,「停車場是私人,所以有看到繳費亭有公司電話,就馬上取得聯絡,公司主管十分認同慈濟,也一口答應讓我們使用。」

當天早上七點半,火勢己獲得控制,但消防隊還是不停往大樓灌水柱,以達到降溫,到了下午,雲梯車從九樓送下一具具的大體,慈濟志工除了膚慰家屬外,也為往生者虔誠助念。

「其實我們當時都不知道會那麼淒慘,只想頂多是十幾位吧,結果是四十六位,一下來,救護車就送走,那個場面真的很淒慘,大家看了很悲痛,也很不捨」。

◎溫馨陪伴 最暖的依靠

入慈濟二十多年的志工張慧蘭,在城中城大樓關懷過許多的案家,其中一對同母異父的兄妺是張慧蘭從小看他們長大的。

「這位媽媽為了養孩子其實很努力,但是身體不好,我們要跟她碰面都要先打電話,每次去的時候,都想要讓我們同情,她的腳就會包起來,點上紅藥水,然後一直唉唉叫,我們知道她在騙人,所以並沒有戳破,仍然繼續關懷。」長久以來,兩個孩子看在眼裡,努力用功讀書,因此常常拿到新芽獎學金的鼓勵。

火災發生後,妹妹坐在便利商店的臺階上,雙眼看見張慧蘭時,那種熟識感便湧上倆人心頭,張慧蘭輕輕地抱著她,「我們知道媽媽還在裡面」,陪伴成了當時唯一能做的事,陪著妹妹高舉寫著門牌的紙張,告訴樓上的救難人員尋找她的雙親。

而城中城的後方,雲梯車將活著的人或往生者運載下來時,妹妹就會跑去指認,張慧蘭就會幫她高舉門牌,但始終沒有認出,後來才知道她的父母早已被送往殯儀館,「我現在還一直關心著他們,這兩個孩子現在很乖,也很認真工作,而且也已經走出悲痛。」

◎見苦知福 感同身受

合心訪視幹事李琇釧,說起城中城大樓火災,還是讓人很心痛,在當天看著現場一具具的大體從九樓運下來,那時候心情真的是盪到谷底,運送到最後一具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而訪視、精進組和三民聯區的志工已經在殯儀館等候,志工們除了用虔誠地心為往生者助念,也祈願他們靈安。

連續兩天陪伴家屬認屍,都到半夜十一點才離開,第三天(10/16)仍然一大早就恭敬地等在寄棺室門口,直到最後三組家屬們認領親人,完成手續後,並送上慈濟的「慰問金」。

李琇釧說:「這真的是終身難忘的經驗,因為很難想像晚上在殯儀館,你要陪著家屬從這頭走到對面去,雖然當下燈火通明,但是殯儀館給人的感覺總是不OK的,所以那個經驗真的很難忘。」

◎生死兩相安 志工誠膚慰

火災發生後,由於鹽埕前金是屬於當地和氣,因此組長蔡蕙鄉與訪視幹事等前往安置災民的旅館,希望能夠膚慰他們不安的心,並送上證嚴上人的關懷,但卻礙於公務的因素,無法進入旅館內,只好在戶外守候。

第二天(10/15),高雄市政府辦了一場招魂會,現場四十六支的魂帛隨風飄揚,蔡蕙鄉說:「鹽埕區動員四十六位志工前去陪伴家屬,從來沒有看過那樣的場面,家人的呼叫聲,你真的覺得非常的淒涼。」

撕心裂肺的呼喊,讓很多人都非常激動,有的比較站不住的,志工就馬上去找個椅子,讓他能夠坐下來放鬆,而擁有護理背景的慈濟志工蘇美月也適時地協助一位呼吸不順的家屬緩和情緒,直到整個招魂儀式結束。

潘機利接著說,非常感恩組隊們都在第一時間投入,後續又啟動安心家訪、招魂、祈福會,還有追思會等。在公祭現場,當時總統蔡英文親自蒞臨表達致意,因此維安人員也向慈濟提出請求,是否能請志工們列二旁,可見「慈濟人是社會一股安定的力量」。

面對這樣的一個災難,潘機利對於整個高雄慈濟志工的動員來共同圓滿,十分的感動,這是一個愛別離苦的震撼教獻育,真的感受很深。

潘機利說:「因為雲梯車一般都是用來救火,結果是來運送大體的,我在下面看到那個人怎麼戴著安全帽很奇怪,又捧著一包黑黑的東西,他爸爸到殯儀館認屍,就問他,結果是現金四萬元,雖然父子倆相處並非融洽,但看到冰冷身軀,父親也忍不住責怪兒子很傻,火災那麼大,還跑回去。」親情的離別,也讓人在當下感到不捨。

德(耒英)師父開示:真的是水火無情,尤其剛剛在大家在講城中城。我就想說,師兄敘述那個地方是高雄的哪裡?因為我也是高雄人,難道是以前的那個地下街嗎?後來師兄說就是以前高雄市政府後面,坦白講那個就是所謂的風化區,治安各方面就是很不好的代表,那邊的水平各方面,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好,就很雜亂的。「我就覺得很無情,又看到天人永隔那一份的,不過,好在有慈濟人在旁邊陪伴,真的是很溫馨。」

圖左 :慈濟高雄活動組合心幹事方上榮(左)表示,災難的現場一定會有傷亡,所以醫院、殯儀館、同一時間就要聯絡附近的和氣前往關懷,一直到聯合公祭結束,慈濟都在陪伴。(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右 :慈濟高雄災害應變中心總召集人潘機利(左)說:「我是經營服飾賣場的,曾經也有三家賣場的發生火災,所以能體會到水火無情,只要親眼看到,你就會感到觸目驚心。我們可能在看影片時,覺得好像是在聽別人的故事,但是如果自己身臨其境,真的你會感觸很深!」(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左 :火災發生後,妹妹戴小姐坐在便利商店的臺階上,雙眼看見一直陪伴他們的慈濟志工張慧蘭(右)時,那種熟識感便湧上倆人心頭。(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右 :第二天(10/15),高雄市政府辦了一場招魂會,現場四十六支的魂帛隨風飄揚,志工蔡蕙鄉說:「鹽埕區動員四十六位志工前去陪伴家屬,從來沒有看過那樣的場面,家人的呼叫聲,真的覺得非常的淒涼。」(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左 :高雄合心訪視幹事李琇釧(右下執麥克風者):「這真的是終身難忘的經驗,因為很難想像晚上在殯儀館,你要陪著家屬從這頭走到對面去,雖然當下燈火通明,但是殯儀館給人的感覺總是不OK的,所以那個經驗真的很難忘。」(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右 :高雄慈濟志工與靜思精舍的師父們在高雄靜思堂舉行溫馨座談,眾人回想起2021年10月14日凌晨二點五十四分,發生在鹽埕區城中城大樓的火災,一夜之間奪走了四十六人命,還是令人感到很不捨。(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左 :高雄鹽埕前金組長蔡蕙鄉(執麥克風者)分享,火災發生後,她與訪視幹事等前往安置災民的旅館,希望能夠膚慰他們不安的心,並送上證嚴上人的關懷,但卻礙於公務的因素,無法進入旅館內,只好在戶外守候。(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右 :德(耒英)師父(右)開示:真的是水火無情,又看到天人永隔那一份的不捨,不過,好在有慈濟人在旁邊陪伴,真的是很溫馨。(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
圖左 :志工張慧蘭(執麥克風者)在火災現場看到一直關懷的照顧戶的孩子,她就開始一直陪伴著他們等待父母的消息,後來才知道他們的父母早已被送往殯儀館,張慧蘭說:「我現在還一直關心著他們,這兩個孩子現在很乖,也很認真工作,而且也已經走出悲痛。」(螢幕截圖)[攝影者:莊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