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志工吳宗樺(右三)跟著推廣pagamo已經有三年多時間,非常有經驗,融入師生間,也培養一群年輕人努力推動活動,把握因緣不空過,環保愛地球刻不容緩,Pagamo環保防災由小紮根。高雄鼓山區中山國小校長陳逸隆(右四)期許環保不只是口號,地球需大家的愛護。[攝影者:魏淑瓊]](/community/./images/community/5E2D1F80DB8A11EFBE0405E52B7E8F1B_0.jpg)
「第四屆校內盃PaGamo競賽活動」,中山國小利用學生電腦課程舉行,六年級總共十個班二百九十位學生參與競賽,經過四天,選出各班前三名,於2025年1月15日上午決賽,比賽結果前三名,經寒假結束開學後的2月22日,將代表中山國小參加全高市比賽。共校內盃PaGamo競賽活動有志工二十三人、學校師生二百九十三人,合計三百一十六人參與。
◎方便法門習環保 把握因緣播善種
臺上的志工吳宗樺說:「同學們知道嗎?你們手上的環保筆前身是寶特瓶改造而來哦!寶特瓶還可以做成衣服等等。」臺下同學睜大眼睛直呼:「哇!哇! 」比賽開始,「攻打別人土地分數不會比較高,只有努力答題領土才會擴大哦!」
每一場的競賽,同學們都非常興奮熱絡,此起彼落的聲音隨著觸碰鍵盤的手也忙著沒停,十五分鐘的比賽真的很快,才剛開始,張福峰資訊組長每堂課也都微微頷首在教室關注每班的競賽,就聽到最後剩五分鐘,有的同學聚精會神答題。霎那間,時間停止,決賽結束,前三名立即見分曉。
吳宗樺說:「分數都很高,600-700分,雖然沒有前三名,請不要放棄練習,還可以參加全球競賽,有機會獲獎的,今天比賽前三名的同學,回去一定更要練習,2月22日參加縣市盃的比賽。其它同學回去還是一定要繼續練習,1月17日之前都可以報名全球盃。」
每次比賽結束,吳宗樺都會找出錯誤最多的前三題做說明,讓學生能夠透過遊戲也能學習。此三題是世界銀行認定絕對貧窮是每日1.9美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是美國;2023年沉落在高雄港外海的天使輪造成的海外垃圾及危險物是貨櫃。
學生真的很認真作答,雖然也有吸引孩子的獎品鼓勵,但是寓教於樂,環保防災教育融入了趣味,就這樣一屆一屆,已經第四屆,隨著時間自然的推進,當年可愛青澀的種子已經進入高中校園了。
「2024年有八十幾所學校參與PaGamo競賽活動,年輕志工有十個以上,平常會和學校有互動關係,例如山陀兒颱風過後,開學的前一天,慈濟人主動協助清理校園,讓學生能夠隔天就馬上進入學習,不影響課程進度間。」吳宗樺帶著一群年輕人參與PaGamo競賽,歷經第四年了,除了理念溝通,需要時間的付出,一開始培訓,也要不斷地像電腦更新,不斷地複習及演練,熟悉遊戲規則及內容。
是甚麼動力讓大家跟隨證嚴上人的腳步,把握分秒不空過,努力與各校結緣?宗樺表示感恩高雄市教育局,四年來和社區的學校一直都在建立良好的互動,縣市盃還有環保手作,不只是遊戲也可以讓校方透過實做體悟,校長們也都會認同這樣的比賽對學生教育的啟發,是正向影響。
◎愛地球陸續萌芽 有願大手拉小手
經過四天十個班級的競賽,班競賽的前三名在1月15日早上進入校決賽。沒有之前的熱場活潑嘻哈,今天(1/15)的氣氛安靜,不禁讓人多看了一眼,最旁邊的三位同學都是六年十班,個子小眼睛大而明亮的蔣汶宸同學,樂笑開口,靠外面座位;充滿自信的陳冠廷同學,班比賽那天二人並列一、二,校內決賽居然是二人互相對換角色,一樣是名列一、二,不一樣的是可以代表學校參加縣市盃比賽。
決賽得到第一名的陳冠廷同學說:「蠻開心的,學到很多環保的知識,覺得很有趣,沒想到會得名,第一次參加比賽就能獲獎!」第二名的蔣汶宸同學,較深刻的題目是原來電動車不一定比油車環保,生產電力也是要發電,知識都是從答題中平常累積判斷學到的,有時候猜到就學到了。說到互助合作一起練習,彼此靦腆又調皮地互看嘻笑:「不一定!哈哈。」六年十班的汪雋斐同學,這次決賽沒進入名單,但是一樣很樂觀的說:「至少我分數有過半。平常都會做環保,也有在玩這遊戲,這遊戲還蠻好玩的,很喜歡,回去會再練習,為下次比賽加油。」
校長陳逸隆是2024年8月1日自大寮中庄國小調任中山國小,之前就很推展PaGamo比賽,認為地球壓力來自於大家製造龐大的垃圾和天災的形成,PaGamo寓教於樂,孩子比賽的過程中產生興趣,也是另一種肯定,能讓孩子懂得環保天災議題,才能知道更愛地球,學校也很重視垃圾資源分類落實在生活教育中。志工媽媽也會利用廢棄的牛仔褲來做包包等等。
陳校長說:「特別要向慈濟團體致謝,不僅傳遞了環保概念而且身體力行,慈濟師兄師姐都做得非常的好,2024年10月颱風影響最大的是山陀兒,校內十幾棵大樹都被連根拔起,除了同仁、龍水里里長,還有兩輛遊覽車前來的慈濟志工,群策群力整理校園,不管是蹲著、趴著就是盡心做好事,當天駐區督學前來關懷,相當佩服隔天就可以開始上課的中山國小。」
◎做環保減緩暖化 地球美麗與哀愁
1990年,上人的一句話:「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帶動慈濟志工做環保;2003年,「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正式成立,致力於賑災及環保再生理念「友善大地、關懷世界」
韓國《中央日報》(Korea Joongang Daily)就指出氣溫上升1.6℃,逼著蘋果農「飄向北方」,全球氣候暖化,蘋果農也要成「北漂族」。為了維持生計,未來飄向北方是不得不的選擇。
2024年日本大地震到2025年美國洛杉磯火災,甚至美麗臺灣的楠西、玉井地震,島國一命,如何善待自然守護美麗的臺灣、美麗的地球,讓孩子從小正確認知環保觀念,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是從校園出發。
《天下雜誌》有一篇報導如何愛地球:「做四十件小事超減碳,一人逛街也算,因為減碳不騎車,為地球製造問題的是人類,能補救的也是人類。從吃飯、穿衣到旅行,一起輕鬆實踐綠生活!」


圖左 :校內盃總決賽開始參賽學生眼睛專注在畫面上,遊戲看似輕鬆自在,同學很認真的作答。[攝影者:魏淑瓊]
圖右 :中山國小校長陳逸隆(第二排左二),頒獎給六年十班前三名同學,第一名蔣汶宸(左三)、第二名陳冠廷(左五)、第三名汪雋斐(左二),並與志工吳宗樺(第二排左一)等合影。[攝影者:張福峰]


圖左 :中山國小校長陳逸隆(右一),頒獎給六年九班前三名同學,第一名蔡宜瑾(右二)、第二名蘇以愛(右三)、第三名楊尚融(左二),並與志工吳宗樺(左一)等合影。[攝影者:魏淑瓊]
圖右 :校內盃總決賽比賽正式開始,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看學生很專注在畫面上,同學們都很認真的作答。[攝影者:魏淑瓊]


圖左 :中山國小總決賽前三名同學,第一名陳冠廷(左三)、第二名蔣汶宸(左四)、第三名陳妍心(左五),並與志工吳宗樺(右二)蔡立文(左一)等合影。[攝影者:張福峰]
圖右 :有別於之前的熱場活潑嘻哈,此次的氣氛安靜異常,正式決賽開始了![攝影者:魏淑瓊]


圖左 :志工王藝琤(左)發給每位參賽同學一枝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筆,拉起了一場比賽的序幕。[攝影者:魏淑瓊]
圖右 :看同學們平時常常說到互助合作一起練習,彼此靦腆又調皮地互看嘻笑: 「不一定,哈哈!」[攝影者:魏淑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