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癸巳年大年初一,臺中靜思堂新春祈福活動。[攝影者:劉錫昌]](/community/./images/community/338FA8C0DF0811EFBE0405E52B7E8F1B_0.jpg)
適逢癸巳年(小龍年/靈蛇年),靜思堂特別企劃「有捨才 有得」新春祈福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戶外活動包括南屯區楓樹里大鼓隊表演、祥獅獻瑞、迎春花及有捨必有得主題表演;室內活動則有福慧燈祈福、竹筒回娘家、燈籠製作、小提琴演奏及心經抄寫等,期盼與眾人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
◎新春祈福 吉祥福慧
活動在臺中靜思堂戶外舉行,隆隆的鼓聲與樂聲迴盪,吸引許多路人與捷運站的民眾駐足。車輛放慢了速度,行人也停下腳步,被精彩的演出深深吸引,宛如一場令人驚豔的快閃表演。
「蛇迎新春福慧來,新歲新象展鴻圖!」 司儀劉錫昌帶領大家同聲高喊吉祥話。每句由司儀引領,大眾齊聲跟隨,歡樂的氣氛感染了每一個人,現場洋溢著節慶歡樂氛圍,彷彿人間天堂。吉祥話此起彼伏,例如:「靈蛇獻瑞,富貴吉祥」、「蛇年如意,平安順遂」、「蛇年吉祥,萬事如意」、「有捨有得,恭喜發財」、「身體健康,闔家平安」等,聲聲祈願,祝禱心想事成!
由團長簡清河領軍,南屯區楓樹里大鼓隊首先登場,帶來應景節目《鐘鼓齊鳴迎新春》。大鼓在廟會慶典、進香遶境及迎神活動中,象徵祈福、喜慶與祝賀,其振奮人心的鼓聲,展現勇猛不懈的精神。
緊接著是慈濟志工林敏仲、鄭有益、徐國泰、劉承翰所表演的《祥獅獻瑞》。他們身手矯健,將舞獅的精髓展現得維妙維肖。「舞獅」象徵驅邪避兇、迎祥納福,其熱鬧的氣勢能驅散霉運,帶來健康與活力,寓意大吉大利。尤其,祥獅口中吐出的「新年如意納鴻福」、「佳節吉祥慶平安」對聯,更贏得滿堂彩。
◎跨國交流 溫情滿溢
新年是春天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美好時刻。在百花盛開的季節裡,象徵春天的迎春花總是最早綻放,用它的生機傳遞春天的訊息。節目「迎春花」富含文化底蘊的表演,十位志工用桃紅色的花扇,靈敏舞動,美麗身姿隨著音樂旋律,完美結合春花的飄逸,令人賞心悅目。
蛇與捨諧音,正呼應靜思堂蛇年活動主題「有捨才有得」。熱情活潑的舞蹈節目《有捨必有得》由十位慈濟志工藉由熱歌熱舞,跳出健康,跳出活力,跳出新年新氣象。活力四射的表演,感染了現場大小朋友,大家隨著節拍律動,歡欣鼓舞。從活潑奔放到害羞靦腆,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在陽光下揮汗,卻依然洋溢著歡樂,展現臺中靜思堂過年獨特的熱鬧氛圍。
分別來自印度與泰國的學生,在中興大學行銷系李宗儒教授的帶領下,首次體驗臺灣的年節活動。三位泰國學生Phatchayamon、Pennapa、Phanon雖然身處異地,仍感受到了濃厚的年節氣氛。他們藉由點亮「福慧燈」為遠在泰國的家人祈福,慈濟志工也貼心協助拍攝合照,傳遞溫暖與祝福。來自印度的學生Tejuswini則對燈籠DIY活動充滿興趣,儘管語言不通,慈濟志工熱情的笑容與肢體表達,仍讓她順利完成作品。 外籍學生們留下興高采烈的合照,留下難忘的回憶。
◎無私奉獻 譜新年樂章
香港小提琴老師徐鳴山特別演奏臺灣組曲,為新年增添優雅的樂章。 這份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如同靜思語中「捨得、有捨才有得」、「給人歡喜,自己得福氣」的詮釋,也為本次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能捨才能得,能放才能自在」、「付出無所求,得失心不重,自然歡喜自在」、「布施的人生最富有,計較的人生最貧窮」,這些靜思語,正是新年最好的祝福。
新春祈福活動在徐鳴山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中溫馨落幕。無論是參與表演的志工,還是駐足觀賞的街坊鄰里,甚至是遠道而來的國際學生,內心洋溢滿心的喜悅與感動。這一天,在靜思堂凝聚的,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更是對新的一年,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期許。這份希望,將隨著每個人的腳步,散播到每個角落,譜寫出更美好的新年樂章。


圖左 :南屯區楓樹里大鼓隊表演《鐘鼓齊鳴迎新春》,振奮人心的鼓聲,展現勇猛不懈的精神。[攝影者:劉錫昌]
圖右 :祥獅獻瑞呈現對聯「新年如意納鴻福」、「佳節吉祥慶平安」贏得滿堂喝采![攝影者:劉錫昌]


圖左 :志工鄭有益身手矯健,將舞獅的精髓展現得維妙維肖,全家都來為他加油。[攝影者:劉錫昌]
圖右 :十位慈濟志工手持桃紅色花扇翩翩起舞,舞姿輕盈曼妙,與音樂完美融合。[攝影者:劉錫昌]


圖左 :熱情活潑的舞蹈節目《有捨必有得》,十位慈濟志工以熱歌熱舞,展現健康活力,迎接新年新氣象。[攝影者:劉錫昌]
圖右 :來自泰國、印度的學生第一次在靜思堂過年。[攝影者:劉錫昌]


圖左 :來自泰國、印度的學生在靜思堂體驗手做燈籠的樂趣。[攝影者:劉錫昌]
圖右 :香港小提琴家徐鳴山演奏臺灣組曲,祝賀新年![攝影者:劉錫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