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新春祈福存感恩 赤子受教學與覺

新春祈福存感恩 赤子受教學與覺

E-mail 列印
在大愛廣場的中央,最吸引目光的便是大紅色的「學」與「覺」立體裝置藝術,呼應著 2024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正念勤修學與覺 精進力行菩薩道」。這不僅是活動的精神象徵,更是上人對所有人的殷殷叮嚀與祝福。

2025年1月12日,高雄清晨微寒,午後卻陽光普照,彷彿為新的一年帶來一股暖流與滿滿的正能量。當天下午兩點,高雄三民聯區的正興、寶興、本館、陽明、鼎金五個組隊,共四百五十六位慈濟志工齊聚高雄靜思堂,聯合舉辦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以感恩的心迎接新的一年。

◎弘法利生推茹素 活動圓滿眾成就

三民正興組隊約六十位工作人員於會前提前抵達靜思堂,投入各項準備與彩排,確保活動圓滿進行。同時,在220共修室及地下室停車場車道,資深志工蘇素濱、陳庭論、陳信福、涂世治、王素真、鄭喬寧、蔡秀燕、粘賴你等人默默分散各角落,細心打掃清潔,希望能提供與會者一個清淨無染的道場,讓這場歲末祝福更顯莊嚴祥和。

本次歲末祝福的主要活動會場——國議廳,志工們早早進場,投入最後的彩排與準備。負責紅包發放動線的志工潘振法、陳奕丞、張麗柚、劉秀妹、林美惠、劉淑惠等人,在「新春吉祥」司儀蔡秋燕的帶領下,緩緩、莊嚴地按照感恩會流程走位排練,確保動線流暢無誤。

「這排到那排的人數幫我數一下,我們要知道數量。」活動組窗口許敏華仔細叮囑志工賴永鳳,一旁的志工夏淑霞、莊雅雯也正忙著準備紅包與竹筒,確保一切無縫接軌。

在萬佛區至和敬廳的長廊,志工何克良、何碧雲、潘尾市、吳繼鸞、李季娥、蔡桂鳳早早就位,推廣靜思人文。他們不僅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淨斯產品,瞭解其天然、順應節氣、滋養眾生的特性,更期盼召募更多人響應茹素,讓慈悲愛心從餐桌延伸至生活中。

活動第二現場——和敬廳互動體驗區熱鬧非凡,現場攤位商品包羅萬象,從志工徐天成委託專人烘焙的咖啡豆、劉秀妹熬煮的桃膠銀耳露,到夏淑霞手作的核桃糕,每一項都蘊含滿滿的用心與祝福,期待將這份愛心傳遞得更遠更廣。「來啦!來看覓!」志工蔡秀燕完成生活勤務後,熱情地召喚駐足於「弘法利生」攤位前的民眾。「聞聞看!很香喔!」志工蘇碧雲打開玻璃罐,讓民眾親自體驗新鮮咖啡豆研磨後的濃郁香氣。志工洪林淑娥、謝佩諭、楊秀蘭、周建河、林鄭金英也投入推廣行列,向來樂於護持慈善志業的志工張淑芳,這次同樣鼎力支持「弘法利生」——回饋佛陀的故鄉。

來到蔬食體驗區,大人小孩排隊等待,滿懷期待地望著今日主角——「燕麥鬆餅」。志工蕭春霞、張芷筠、黃家穎、郭月紅殷切期盼著鬆餅機翻開的那一刻。「燕麥片粉、可可粉、豆漿粉,再加上香蕉打成泥……全部都是天然的淨斯產品!」志工蔡雅惠一邊介紹製作過程,一邊感恩志工蔡雅純出借五臺鬆餅機,讓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為了讓推廣更臻完美,志工們前一晚特地在雅惠家集合,反覆練習操作技巧,調整最佳配方比例,確保當日能順利分享美味又健康的蔬食點心。

遠遠望去,和敬廳玻璃門旁的長桌上擺滿紅潤飽滿的大蘋果,搭配「平安」立體字帖與2025年蛇年Q版紅包袋,充滿年節氣息。「只要掃QR Code……就能更認識慈濟!」志工謝惠君熱情介紹,志工尤淑芳接著補充:「加入後,我們還會送一個紅包和一個平安喔!」原來,謝惠君、尤淑芳、鄭慧君、黃美惠、陳孝信、杜孟純同心協力號召大家加入慈濟官方Line好友,讓更多人能夠透過數位平臺,隨時獲取慈濟的最新資訊,參與更多善行,讓這份愛在人間延續。

◎有心發想好巧思 合和互協迎新春

歲末祝福尚未開始,大愛廣場已熱鬧非凡,人潮陸續湧入,有獨自前來的民眾、有攜家帶眷的家庭,還有里長號召里民搭乘遊覽車,一同共襄盛舉。

「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您,歡迎您到慈濟來……」伴隨著歡樂的歌聲,接待組志工李怡萱、吳淑雲、林惠英、陳怡璇戴著特製的「歡迎」髮箍,站在「一心橋」兩側,歡喜地揮手迎接來賓,以活力滿滿的〈歡迎歌〉搭配手勢動作,讓大家一踏入靜思堂,便感受到濃厚的新春氛圍與溫馨祝福。

「我們來設計一個獨特的新春迎賓方式,好嗎?」這是接待窗口志工王曉平在歲末祝福籌備會時的發想。經過與各功能窗口討論,最終由陳奕丞(此次蔬食饗宴窗口)與和氣組長張麗柚確認方案,決定以「戴」取代「穿」,設計一款具有年節氛圍的「歡迎髮箍」。陳奕丞立即上網搜尋字型與尺寸,反覆調整定版後,由活動組幹事許敏華購買材料,最後在幾位志工合心協力下,成功打造出這款別具創意、充滿「迎新春新氣息」的迎賓道具。這場迎賓活動,讓歲末祝福增添更多喜悅與創意元素。

入口處,志工施智惠、楊美香、陳宣羽、陸淨桑、吳錦蕬、廖妙蓮、林惠玉、柯瑪莉、王曉平等人各司其職,有的發送鞋袋,有的協助量體溫,確保入場流程順暢。「跟我來哦!」「請往這邊走!」在萬佛區前,志工徐天成、賴永鳳、曾國欽與其他志工通力合作,引導來賓入場,內外動線無縫銜接。

不到一點半,國議廳內已坐滿大半,現場氣氛愈加熱絡。這場歲末祝福,不僅凝聚社區善念,更讓每一位到來的民眾,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祝福,為新的一年帶來平和與希望。

◎身體律動體人文 四大不調學與覺

歲末感恩會開場,由志工洪于婷帶領大愛媽媽及慈少,以輕快的律動歌曲與民眾熱情互動,希望透過身體擺動驅散午後的倦意,為活動注入滿滿活力。

當可愛的歌聲響起:「呱~呱呱 呱~呱呱……嘴巴大大不吵架,月兒見我笑咪咪,風兒聽我樂哈哈……」臺上是一群來自社區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們,他們用童稚的聲音、天真無邪的表情,感染了現場每一位來賓,彷彿瞬間融化了,讓整個會場洋溢著純真的喜悅與溫馨。接著,大班的孩子們以穩健的臺風,在千人面前莊嚴演繹〈藥草喻〉:「草木花卉百千,山川溪谷各安棲,顏色各異,形態不一……」他們的表現令人讚歎,也讓人感受到佛法傳承的希望,在這群小小身影中悄然萌芽。

隨後播放的 《2024年慈濟大藏經》影片,開篇即是證嚴上人開宗明義的教誨:「佛陀來到人間,就是為了要教菩薩『傳菩薩法』。我們現在正在學,正在學就要有『赤子之心』,一定要下定決心『受教』。學菩薩道,若沒有中間這條『菩薩道』,永遠不『見』道,就不能『覺』,慈濟行菩薩道的『真實道』。」這番話提醒著大家,學習佛法不只是聽聞,更要發願行道,真正落實於生活中,才能體悟「菩薩道」的真實義。

影片接續呈現2024年全球地、水、火、風「四大不調」的現象,災害頻傳,讓人不禁深思地球的未來。特別是2024年1月1日的日本「能登地震」,以及隨後0403花蓮大地震,再加上凱米、山陀兒、潭美、康芮數個前所未見的颱風,種種天災使家園殘破不堪,大地飽受摧殘,災民的恐懼與心痛溢於言表。

然而,在災難現場,總有一群「不請之師」——慈濟志工,他們不畏艱難,第一時間投入救援,提供熱食、撫慰人心,帶來安定的力量。慈濟至今已邁入第五十九年,援助過一百三十六個國家與地區,除了即時賑災,更興建大愛屋與學校,讓災民能夠安身立命,孩子能夠安心就學,讓愛如星光照亮人間。

◎時時日日存感恩 無形智慧有形福

影片播放結束後,迎來了大家最期待的時刻——領受福慧紅包與竹筒。由靜思精舍的德禪師父、德法師父、德愔師父與德潔師父代表證嚴上人,向一千零九十一位與會大眾表達深深的祝福與感恩。上人曾開示:「無(形)是智慧,有(形)是福。」因此,每年歲末祝福,慈濟人都會雙手奉上「福慧紅包」與「竹筒歲月」,讓人人都能在新的一年,既植福也增慧,行善造福、智慧同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總是忙忙碌碌,難得有機會讓自己沈澱下來……」來自鳥松區的民眾姜彣璇,因朋友推薦而帶著就讀小學三年級與一年級的兩個女兒,一同前來參與歲末祝福。「有慈濟人文薰陶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她驚歎地說,看到孩子們在舞臺上展現的沉穩臺風、優雅氣質,讓她留下深刻印象,也萌生了將孩子送入慈濟教育體系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夠受到更深的品德薰陶。在祈禱儀式中,姜彣璇與女兒們誠心捧燈,將影片中的啟發轉為內心的祝願。她分享,影片中「學」與「覺」兩個字最觸動她的心,讓她深思學習與覺悟的意義,並祝福自己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精進成長。

每一場活動的圓滿,背後都蘊藏著無數志工的無私付出。上人常說:「我天天從一覺醒來、眼睛睜開的那一刻開始感恩,感恩所有人的成就,造就我們的一天。」新的一年,願人人從「感恩」開始,從「學」到「覺」,並將所學所悟轉化為實際行動,持續付出,廣行善行。這場歲末祝福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回顧與感恩,更是對未來的承擔與願力。人人心存善念,共行菩薩道,讓天下無災世界和平。

圖左 :負責福慧紅包動線的志工陳奕丞、許敏華、張麗柚、劉秀妹、林美惠、劉淑惠(左至右),在「新春吉祥」司儀的祝福詞中,緩緩、莊嚴有次序地由場外走入場內,依照今日的流程一遍遍的排練走位著。[攝影者:張益彰]
圖右 :「這排到那排的人數幫我數一下,我們要知道數量。」活動組窗口許敏華(右二)和志工夏淑霞(左一)、莊雅雯(左二)、陳奕丞(右一)正忙著準備與確認福慧紅包與存筒。[攝影者:張益彰]

圖左 :擔任接待窗口的志工王曉平(右三)發想設計一個獨特的新春迎賓模式,經由志工陳奕丞設計、上網搜尋字型尺寸大小,由活動組窗口志工許敏華購買相關材料,最後在幾位志工們合力接力下,完成具有「迎新春新氣息」的道具——「歡迎」髮箍。[攝影者:陳盛英]
圖右 :靜思精舍的德禪師父、德法師父、德愔師父及德潔師父帶領大眾一同祈禱。[攝影者:莊雅纓]

圖左 :在蔬食體驗區,大朋友、小朋友長長排隊的人龍,志工張芷筠(左三)與大家一樣都殷殷期盼著,今日主角「燕麥鬆餅」熱騰騰的出爐。[攝影者:陳盛英]
圖右 :志工鄭慧君(右二)向民眾募集慈濟官方Line好友,加入後就能享有今日限定版獨家的驚喜小禮物——寫著「平安」的立體字帖及「福蛇迎春 有蛇有德」2025蛇年Q版的紅包袋。[攝影者:陳盛英]

圖左 :「聞聞看!很香」志工蘇碧雲(右)打開玻璃罐,讓民眾體驗咖啡豆粉的香氣。「弘法利生」產品包羅萬象,有志工徐天成請專人烘培的咖啡豆、劉秀妹烹調的桃膠銀耳露、夏淑霞製作的手工核桃糕等。[攝影者:陳盛英]
圖右 :志工何克良(右一)、何碧雲(右二)等志工進駐位於萬佛區到和敬廳間的長廊,今日的人文推廣除了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淨斯產品外,更期望召募更多人響應茹素。[攝影者:陳盛英]
圖左 :鼎力護持「弘法利生」的志工張淑芳(左一),和蘇碧雲、謝佩諭、洪林淑娥(右至左)大力推廣,共同回饋佛陀的故鄉。[攝影者:陳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