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青年志工與慈濟志工同心協力,以人龍接力的方式搬運安心家訪的溫馨祝福包。[攝影者:温寶琴]](/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5D172C0E69211EFBE0605E52B7E8F1B_0.jpg)
◎慈濟家庭 以愛與善傳家
早上六點多臺南仁德聯區、佳里聯區志工陸續來到玉井大愛園區,七點不到青年志工就集結了,大家一起動手將慈濟玉井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前帳篷做調整,排椅子、擦椅子等待參與訪視的志工到來,半小時不到已準備就緒。
七點半開始物資車進來,大家馬上集結,以接龍方式搬運物資下車,依動線數排列,長長的人龍接力、呈現著溫馨的畫面,放眼所見是慈濟青春的希望。
有一條家訪動線是志工王智民、蔡慧樺與兒女一家人同行,他們一家三代都是慈濟人。今天(1月25日)女兒王宣涵負責拍照工作,兒子王泰崴負責記錄鄉親姓名、門牌資料、屋損狀況和訪談內容。地震發生後,一家人就很想到災區服務,適逢假日全家人一起動員。王泰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到過約旦難民營服務,也去過寮國當志工,他希望能多看看世間的苦相,是學習也是見苦知福。
王智民一家人在家訪過程中,遇到洪阿嬤八十八歲一人獨居,她表示住的是鐵皮屋沒有牆壁倒塌的情形,東西倒下掉落或移位,撿一撿掃一掃,基本上房屋都還好。洪阿嬤表示,平日她會存零錢到竹筒,也都會交給志工,看到一群志工到來又送這麼多祝福禮,洪阿嬤堅持以她的竹筒回饋志工,連同自己撿到的百元鈔一起請志工帶回。王智民收下愛心竹筒,青年志工王泰崴仔細留下阿嬤的姓名、通訊與電話,阿嬤靦腆地說:「一點點,恁真工夫!」
◎青年志工 集結心力付出
畢業自嘉南藥理大學的青年志工林家華參與了玉井安心家訪,他曾是慈青,2024年12月26日受證慈誠,目前是一位職業軍人,在臺南炮校服務。地震發生的前幾天都在上班,沒有辦法來幫忙,看到年輕人群組布達大型發放安心祝福禮的訊息,一定要把握機會參加,為受災受驚的鄉親加油打氣。
在家訪過程中,林家華觀察到這一路來的住戶多是水塔毀損或水管破裂的問題,屋損不算太嚴重,但是鄉親都受到了很大的驚嚇,志工便向前握手或擁抱受災的鄉親,林家華表示:「看見這膚慰的畫面,真的很讓人感動。」鄉親見到慈濟志工或收到祝福禮時,也頻頻向志工到感謝,讓林家華感受到:「安心家訪可以達到安定人心,有助災民穩定地、很快地度過這個難關。」
今年二十七歲的黃若姍來自基隆,在青年醫療志工(以下簡稱青醫)群組裡,看見0121嘉義地震,臺南需要青年志工支援記錄安心家訪及彙整登打資料,以利後續列冊追蹤,1月24日就搭高鐵南下,與志工潘信成等人會合。
黃若姍告訴家人說要來臺南,家人問說:「妳要去賑災哦!」黃若姍回答:「對呀!」她分享在安心家訪的過程中,有些人不在,也為了尋找「消失的門牌」而來來回回,其家訪動線所見的屋損還好,只有較輕微高低地基分離的情況。
黃若姍和家人原本都沒有接觸過慈濟,2024年0403花蓮地震,因她的一分善念想幫助花蓮的鄉親,而自己上網查詢是否有團體可以協助,而找到慈濟結下好緣。
在參與青醫志工過程中,她曾到金山協助土石流清掃,也跟著人醫會走訪偏鄉,往診貢寮和三芝。她原本不了解慈濟,透過賑災看見慈濟志工的動員速度非常快而被驚訝到,「每個人的力量很小,可是加起來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這是黃若姍加入青醫的感動之處。
◎醫療青年 行動關懷鄉親
二十五歲的黃媺璇來自臺北,是北區青醫的一員,從青醫群組得知家訪和資料建檔的訊息,剛開始很猶豫是否前來臺南,但想到證嚴上人所說,哪裡有需要就要走進去,今天(25日)凌晨才決定來楠西。
黃媺璇是在2023年土耳其地震,從網路上得知慈濟內湖園區有打包物資的需求,而與慈濟結緣。「我來臺南之前是希望可以給其中一個人、其中一戶,能夠有心裡的小小支持。」今天家訪的最後一戶屋內裂開很嚴重,只能一家四人先住在外面住帳篷,因為家中有長者,並且家中成員的工作也都在楠西,所以很擔心後續居住的問題,這樣的情境讓黃媺璇心疼不已。
目前就讀城市科技大學三年級的温于庭是慈青,也是青醫的一員,從臺北來臺南,她說:「看到臺南有地震,想盡一分心力來幫助大家。」她來自慈濟家庭,從國小就和媽媽一起蒐集學校午餐的骨頭,送給收容所流浪狗吃,也會和慈青同學做素食的狗點心送到狗園給狗狗吃,順便推廣素食。
當日(25日)下午温于庭和黃媺璇隨著志工來到楠西區玫瑰綠柏園安置中發放禦寒衣物與安心祝福禮。憑藉自身醫療志工的經驗,志工發送物資時,她們就關懷在一旁等待的長者,為他們量血壓。
「阿嬤,你的心跳有點快,不要緊張喔,現在沒事了,好好休息。」温于庭以溫言暖語安撫一位心跳偏快的阿嬤,耐心地陪伴。然而,由於不熟悉臺語,她請其他志工協助溝通,讓關懷更加順暢。
「年輕人願意走這條有愛心的路,真不簡單,很好!」剛從老人文康活動安置中心搬來的李奶奶,欣慰地稱讚青年人的愛心付出。「謝謝阿嬤!」聽懂李奶奶的鼓勵,温于庭立即感恩回應。她耐心地聆聽李奶奶的分享,當餘震來時,當時找不到防護帽的李奶奶,便用慈濟發的毛毯披在頭上,結果大家都說她戴得很好看。這場互動讓長者流露純真,也讓青年志工更貼近受災鄉親的心情。
同行黃媺璇則在一旁細心紀錄與陪伴,見證這分世代間溫暖的交流與關懷。每位青年志工都有其加入賑災的不同因緣,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不忍玉井、楠西鄉親們受地震驚嚇,想要盡自己一分小小心力陪伴、膚慰受災的鄉親們。


圖左 :七點不到青年志工就集結了,大家一起動手將慈濟玉井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前帳篷做調整等待參與訪視的志工到來。[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安心家訪前,青年志工前來慈濟玉井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協助場地佈置,有人負責擦椅子,有人負責排椅子。[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七點半開始物資車進來,大家馬上集結,以接龍方式搬運物資下車,依動線數排列,長長的人龍接力、呈現著溫馨的畫面,放眼所見是慈濟青春的希望。[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在家訪過程中,青年志工林家華(左二)觀察到住戶多是水塔毀損或水管破裂的問題,屋損不算太嚴重,但鄉親都受到了很大的驚嚇,志工便向前握手或擁抱受災的鄉親,林家華表示:「看見這膚慰的畫面,真的很讓人感動。」[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慈濟志工王智民、蔡慧樺與兒女一家人同行,他們一家三代都是慈濟人。今天女兒王宣涵負責拍照工作,兒子王泰崴負責記錄鄉親姓名、門牌資料、屋損狀況和訪談內容。[攝影者:温寶琴]
圖右 :青年志工王泰崴(右二)利用假日父母一起來玉井安心家訪,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到過約旦難民營服務,也去過寮國當志工,他希望能多看看世間的苦相,是學習也是見苦知福。[攝影者:温寶琴]


圖左 :來自北部的青醫志工利用假期集結在楠西慈濟災害應變中心,參與安心家訪、發放物資和整理家訪後的資料。[攝影者:林香足]
圖右 :青醫志工前往玫瑰綠柏園安置中心關懷受災鄉親,來自基隆的黃若姍(右一)拿起相機紀錄夥伴與長者互動的情況。[攝影者:郭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