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北雅加達社區歲末祝福 感恩共善祈祥和

北雅加達社區歲末祝福 感恩共善祈祥和

E-mail 列印
迎接新的一年,慈濟印尼分會都會舉辦歲末祝福活動。2025年1月5日,雅加達珊瑚新村區(Pluit)和紅溪區(Angke)共一百三十七位慈濟志工在雅加達靜思堂舉辦「社區歲末祝福」,迎來兩百九十八位民眾參 與,其中包括慈濟會員和照顧戶。

◎見苦知福 心懷感恩

歲末祝福活動負責人曾愛玲(慮僖)表示,「歲末祝福主要是感恩大家於2024年的付出,感恩所有慈濟會員的護持,感恩所有志工的陪伴和付出,以及感恩所有照顧戶願意提供我們付出的機會。」

今年慈濟印尼分會特別指導各區志工能自行舉辦「歲末祝福」,促進彼此的溫馨互動。證嚴上人曾說,在慈濟,我們都是一家人,不分你我。照顧戶同樣是慈濟大家庭的一員,因此歲末祝福是全家人相聚的最佳機會。

「我們每個人本具慈悲心,但上人希望我們更進一步,不僅僅只是捐善款,而是親身走入社區,見苦知福再造福。」紅溪區志工組長黃麗君(慈君)在致詞中說道。歲末祝福活動中,眾人匯聚善念為2025年祈福,希望大家以平靜祥和的心,迎接新的一年。因為唯有內心安定,才能生起純淨無染的愛心。上人也屢次強調, 應把握時間精進造福,不斷在善的道路上學習,直至開啟覺悟之心。唯有人心淨化,才能實現安和的社會與世上無災難。

播放上人開示影片後,被稱為「蓮花生」的慈濟助學生,帶來〈幸福的臉〉手語演繹。這些助學生之所以被稱為「蓮花生」,是因為他們去年(2024年)參加慈濟印尼分會慈善部舉辦的「蓮花盃」比賽,榮獲第二名。這也充分證明助學計畫的推動,對弱勢孩子特別是在教育方面,提供了實質的幫助,使他們得以成長為品學兼優的孩子。

◎母愛無限 慈悲長存

慈善志業不僅是幫助有需要的人,也是為有能力的人提供福田,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中最早開展的志業。歲末祝福活動中,志工彭福來(濟然)分享照顧戶雷漢(Muhammad Reihan Efendi)的感人故事。雷漢從一歲起便罹患腦性麻痺,導致身心發展異於常人,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和活動。

雷漢一家的家計並不富裕,他母親芝芝(Cici)因要照顧患病的他,而不得已必須放棄工作。如今雷漢已經十七歲,芝芝幾乎嘗試了所有可行的治療方式,在慈濟的幫助下,她才能支付雷漢除了健保以外的其他醫療費用。為了方便帶雷漢四處尋醫,芝芝甚至還自製了揹帶,將他固定在機車上,在求醫道路上,展現了無限的母愛與堅韌。

陪伴個案的志工珍妮(Jenny Leo)表示,很感恩能夠陪伴這個家庭,總是覺得自己很有福。芝芝也在活動中,表達對志工的感恩之情:「我非常感恩和開心,感謝所有志工對雷漢和我們家的支持、幫助與陪伴。願上天回報你們的善行。」

◎親如一家 造福社會

志工、會員與照顧戶親如一家人地互動,大家一起在活動中,觀賞由慈少帶來的手語,以及分為幾個小組參加互動遊戲,增進彼此的情誼。志工吳慧標(懿宸)帶領各組進行製作燈籠的任務,最後獲得優勝的是第二小組。

第二小組最年輕的隊員菲爾妲(Firda),歡喜分享他們隊伍的策略,透過有效分工來完成燈籠製作。她說:「今天的活動非常有趣,不僅讓團隊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還促進了隊員之間互相認識、交流與良好的合作。」

在接下來的分享環節中,志工盧德汕(本深)分享了慈濟於北雅加達實施的「扶困援建計畫」。最初,慈濟是協助修繕當地的清真寺,但深入了解後發現,村民的房屋和學校同樣需要進行援建。除了援建項目外,志工也協調人醫會的醫護團隊為村民舉辦義診,並為弱勢孩子提供助學金,以及贈送小販手推車和創業資金工具。

目前,已有三十八戶房屋完成援建和交接,其中包括已故的照顧戶薩爾瑪阿嬤的住處。援建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因此為志工提供很大的福田。志工「募心募愛」的精神可以從小開始培養,例如,慈濟國際學校的高中生就發揮愛心,為援建的學校捐贈教室辦公室的桌椅和捐贈書籍給圖書館。

◎助學計畫 成就追夢

慈濟的到來為社會帶來無限感恩,不論是受惠者還是布施者,都深感欣慰。來自雅加達法達希拉高中(SMA Fatahillah)的學生希麗(Sri Nurelinda Putri),曾因家計不佳無法就學,鄰居建議她到慈濟尋求援助。此建議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讓她看到了繼續升學的希望。在慈濟助學計畫的幫助下,她得以繼續完成學業。

希麗也在慈濟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在慈濟,我學習彼此包容,因為慈濟不分宗教、種族、膚色,施援有需要的人幫助,並且志工給予大家同樣的關懷。我還學習了慈悲喜捨,發揮愛心幫助他人,自己的內心也會非常快樂。」

希麗表示,自己在慈濟結交了許多朋友,特別是在準備手語表演時,一起練習的過程,讓她倍感溫馨。她希望未來「助學計畫」受惠的學生,能參與更多慈濟活動,例如:訪視安養院或育幼院,讓大家也能體會見苦知福,而心生感恩,以及學習付出愛心。

「成為慈濟會員,讓我的內心感到非常快樂和平靜,總是感到滿滿幸福。」慈濟會員清紅(Ching Fung)女士也分享了她捐贈愛心後,自己心生感恩與安定。每次收到志工的活動邀請,清紅女士都很歡喜並虔誠參與。這次歲末祝福活動,她便與先生一同前來參與,共同感受慈濟帶來的祥和氛圍。

今年的社區歲末祝福,慈濟的照顧戶與會員都帶著歡喜心來參與盛會,提前感受過年的熱鬧溫馨氛圍,也深深祝福他們新的一年,都能平安健康又幸福。

圖左 :紅溪區志工組長黃麗君(慈君.左)在致詞中說:「我們每個人本具慈悲心,但證嚴上人希望我們更進一步,不僅僅只是捐善款,而是親身走入社區,見苦知福再造福。」[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右 :醫療個案雷漢(Muhammad Reihan Efendi.坐輪椅)的母親芝芝(Cici.右)在活動中,表達對志工的感恩之情:「我非常感恩和開心,感謝所有志工對雷漢和我們家的支持、幫助與陪伴。願上天回報你們的善行。」[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左 :志工吳慧標(懿宸.右一)帶領各組進行製作燈籠的任務,最後獲得優勝的是第二小組。[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右 :歲末祝福活動負責人曾愛玲(慮僖)表示,歲末祝福主要是感恩大家於2024年的付出,感恩所有慈濟會員的護持,感恩所有志工的陪伴和付出,以及感恩所有照顧戶,願意提供我們付出的機會。[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左 :2025年1月5日,雅加達珊瑚新村區(Pluit)和紅溪區(Angke)共一百三十七位慈濟志工在雅加達靜思堂舉辦「社區歲末祝福」,迎來兩百九十八位民眾參與,其中包括慈濟會員和照顧戶。[攝影者:真善美志工]
圖右 :志工代表上人,為照顧戶和慈濟會員們發福慧紅包。[攝影者:真善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