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中午十二點半,自由餐食開始,照顧戶、義診區嘉賓、志工大德井然有序地領取自己喜愛的菜餚及甜品,大家都對食物讚不絕口。[攝影者:李訂鋒]](/community/./images/community/1F4BA9A0D95311EFBE0205E52B7E8F1B_0.jpg)
慈濟志工宋翠蓮(慮蕾 )是2024年照顧戶歲末發放的協調之一,其他兩位協調是李文明(本瑃)和蕭團燕。宋翠蓮說:「當在十一月份接到這個任務時,大家馬上招兵買馬,尋求志工來承擔各個崗位,因為籌備這場發放的時間非常有限,幸好有許多志工願意來配合,讓活動順利進行。無論在布置場地,節目安排,食物準備等等,大家都排除萬難,合和互協把任務完成。」
◎現場洋溢喜氣熱鬧
當天早上,志工列隊在校門口拍手唱誦〈歡迎歌〉迎接照顧戶及其家人到來。報到後,義剪區的五位理髮師先為與會者修剪頭髮,迎接2025年元旦。兩位中醫師、五位醫生和三位物理治療師也在義診區,為照顧戶及其家人看診。
配合當天聖誕節的喜慶氣氛,由志工裝扮的聖誕老人和聖誕小姐,為到場的會眾派發聖誕小禮物,並成為大家爭相合影的焦點。
宋翠蓮透露,「今天出席的照顧戶有三十二戶,共九十五人,並沒有全數到齊。有些照顧戶需洗腎,或剛好生病,還有一些則要出席教堂早已安排的慶典活動。」
當天前來付出的志工大德共有一百一十三人,他們分別在義診區、義剪區、招待組、人文推廣組、節目組、糾察組、招待組、「竹筒回娘家區」及香積組服務。
◎父女同心投入志工
來自瓜拉庇拉醫院緊急部門的帕維特拉•德維醫生(Pavithrah Devi A/P Asogan)應父親阿索甘•薩尼亞西(Asogan A/L Saniasy)的邀請,參與了慈濟歲末發放西醫義診。
帕維特拉醫生早在大學時期,就聽過慈濟這個團體,當時看到一些同學積極參與慈濟活動,但因學業繁重,她未能參與。如今因緣具足,她把握因緣來投入。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與慈濟發放活動,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可以幫助弱勢群眾。」帕維特拉醫生應允加入慈濟人醫會(TIMA),繼續為大眾服務。
阿索甘感恩今天有機會與女兒一起來造福,他是淡米爾小學的退休校長,來自芙蓉新城。自退休後,他積極參與慈濟的環保和慈善訪視活動,每次活動結束後,都會向來訪的兒女們,分享自己參與的心得,認為參與社會公益非常有意義,孩子們也認同父親的付出。
◎感恩慈濟雪中送炭
節目開始,〈千手世界〉手語表演拉開序幕,茶陽會館舞蹈組的六位舞蹈員,也呈獻印度舞及扇舞助興。
照顧戶凱西(化名)的幼子布爾(化名)帶著患有心臟腫大、大頸庖、糖尿病和大腸病的殘障人士哥哥到來。哥哥在義診區,接受中西醫診斷和物理治療師的推拿。
布爾在臺上分享年老的父親得了帕金森病,不能行動和自理,母親因為要照顧父親和哥哥,不能出外工作。幸虧每個月都有領取社險補助金,也非常感恩獲得慈濟的每月補助,購買生活用品和尿片,解決了一家人生活上的困境。
單親媽媽蕭秀娟帶著兒女在臺上分享,目前兩個小兒女參與慈濟每個月第二個星期日的慈少班。在慈濟志工的關懷和幫助下,她們一家有機會參與慈濟活動,例如每個月的環保日,為拯救地球盡綿力,也成為慈濟竹筒會員,每天發願做好事助人。
◎終身不忘慈濟恩惠
照顧戶查里士(化名)來自亞沙路努里英達花園(Taman Nuri Indah),對慈濟十多年來的照顧和關懷深表感謝。
「慈濟人每個月來拜訪我,她們滿臉笑容,在我家門口叫我的名字時,我非常開心。慈濟不僅在金錢上幫助我,還給我先生帶來幾包紙尿片,解決他的失禁問題,讓他可以出門。我從心底感謝慈濟人,他們非常有愛心,經常提醒我不要回憶過去的不愉快,負面的思維不要留在腦海裡。」查里士說道。
隨後,查里士語氣轉為悲傷,雙手合掌沉重地說,「我只有一個兒子,但他很少回家。而慈濟人每個月都會來看望我,安撫我,我可以向他們傾訴心事。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他們都會幫助我解決,他們真的非常照顧我們。我們非常幸運能遇到慈濟人。」說罷,眼中含淚,哽咽地接著說:「我們終身都不會忘記慈濟人的恩惠。」
查裡士很激動,用雙手拭去眼角的淚水後,繼續講述另一則感人的故事。
「記得去年(2023年)中,我在中央醫院動腳部手術時,恰巧遇見了同樣在進行腳部手術的慈濟人宋翠蓮。我們在同一病房裡碰面,她見到我時,立刻喊出我的名字,我們互相擁抱、互相勉勵。這一情景觸動了在場的所有慈濟人。在手術後的七八天裡,我們成了好朋友。每當宋翠蓮的兩個兒子來探訪她時,他們總會多帶一份餐食給我,非常貼心,我好感動。」
她難掩內心的喜悅,補充說道:「很開心,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看到每個人都很快樂!」
大德蔡美琴(化名)是因為孫子幾年前,獲得慈濟的獎助學金而認識慈濟,她於去年開始洗腎,也獲得慈濟補助洗腎費而成為照顧戶。她非常激動地一直說要感恩慈濟。在女兒及孫子的陪伴下,蔡美琴首次參與慈濟的發放,看到這麼多人,不分種族齊聚一堂,大家喜氣洋洋,很開心。
◎福喜志工齊心付出
志工們將學校禮堂布置成自由餐餐廳模樣,中間長桌擺放餐具、菜餚、水果、糕點及糖水。
香積福緣組長王愛稊(慈稊)稱由於今年有進行兩個梯次的「彩色餐盤素食義賣」,接引到十位志工大德常來協助準備素便當。這次發放順道慶祝屠妖節、元旦新年及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同時要烹煮華裔及印度美食,幸獲得兩位印裔環保志工涅瑪拉(Nirmala A/P Ramakrishnan)和薩拉斯瓦蒂(Saraswathi A/P Govindasamy)協助烹煮印度餐,因此這次承擔香積,大家都很開心。
王愛稊稱在手機設置了「福喜香積團隊」,她說:「大家很歡喜來付出,都是有福的人。」
中午十二點半,自由餐食開始,照顧戶、義診區嘉賓、志工大德井然有序地領取自己喜愛的菜餚及甜品,大家都對食物讚不絕口。
最後,會眾齊唱〈愛與關懷〉;當英語版〈讓愛傳出去〉響起,大家牽起彼此的手,比劃著手語,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圖左 :由志工裝扮的聖誕老人和聖誕小姐,為到來的會眾派發聖誕小禮物。[攝影者:李訂鋒]
圖右 :帕維特拉·德維醫生(左一)第一次參與慈濟發放義診,為有需要的人服務,感到開心。[攝影者:李訂鋒]


圖左 :布爾(化名.中)非常感恩獲得慈濟的每月補助,解決了一家人在生活上的困境。[攝影者:梁律文]
圖右 :查里士(化名)感恩志工們如親人般關愛他們,志工給予她一個溫馨的擁抱。[攝影者:李訂鋒]


圖左 :志工王愛稊一早就為自由餐食張羅。[攝影者:簡秀芳]
圖右 :印裔環保志工薩拉斯瓦蒂,很開心來為照顧戶準備印度菜餚。[攝影者:簡秀芳]


圖左 :義剪區的理髮師為照顧戶剪個美髮,迎元旦新年。[攝影者:李訂鋒]
圖右 :照顧戶蕭秀娟(化名)帶著兒女,在志工黃秋玉的陪伴下,上臺分享慈濟如何關懷和幫助她們一家。[攝影者:李訂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