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照顧戶諾維雅蒂(Novianty.中)感恩志工的陪伴,讓她重新燃起希望。[攝影者:何君意]](/community/./images/community/78FA0130D71511EFBE0205E52B7E8F1B_0.jpg)
活動以〈開經偈〉與《無量義經》的唱誦拉開序幕,帶來一片肅穆與祥和。隨後,志工呈現手語演繹;志工們為此排練長達兩個月,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用心詮釋。
◎溫馨分享 啟發善心
播放《全球慈濟與巴淡的回顧影片》時,畫面中展現的故事,令現場許多人感動不已。其中,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的民眾麗達(Rita Wati)與家人一同前來。她說:「看了影片後,我才意識到,這世上還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也讓我學會更加感恩。」
活動中最感人的時刻之一,是來自照顧戶諾維安蒂(Novianty)的分享。她滿懷感激地敘述,慈濟如何在她的治療過程中,陪伴她度過困難的三年歲月。她回憶說,當時自己只能平躺,甚至面臨截肢的風險,但在慈濟的支持下,如今她已經能夠行走。她說:「治療的第一關是我們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康復。」
活動尾聲有「榮董授證典禮」,志工也向所有來賓發放福慧紅包,期許新的一年更加吉祥平安。歲末祝福的圓滿落幕,要感恩活動宣傳組的努力。志工張雲友作為宣傳組的一員,積極邀請志工一同推廣歲末祝福。他熱情地表示:「我們的熱忱要從自己開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善知識相伴。」
張雲友進一步期許說:「來參加活動的,有些人對慈濟還很陌生,有些人已認識慈濟。已經認識慈濟的人,會更加了解慈濟理念,而那些還沒熟悉慈濟的人,也會受到啟發,甚至進一步邀約更多人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此次活動也有十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志工參與。其中,葉順成分享他的父親葉榮光雖然視力受限,但憑著堅定的意志,跨越海洋參與活動。儘管面對生理上的限制,他也能從付出中獲得許多啟發。
此外,新加坡的志工謝友妹與謝水蘭,也對照顧戶分享的故事印象深刻。謝友妹表示,這次活動帶給她最大的體悟就是感恩。「慈濟透過具體行動幫助需要人,不僅給予幫助,也讓他們感受到這分真誠。」
活動負責人江亞曆(惟詣)說:「透過這次的歲末祝福,我們希望邀請更多居民與志工,一起學習與實踐上人的教誨。因為菩薩道不能只有一兩個人,我們需要招募更多人間菩薩,一起走在菩薩道。」他也感恩所有會員的付出,無論是出錢或出力,都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啟發心靈 散播大愛
其中一位照顧戶拓米(Tomi)如今已經加入志工行列,他也參與手語演繹。他回憶起慈濟如何幫助他完成學業。他說:「加入慈濟後,我對慈濟的大愛有了不同的理解,這分大愛是向眾生撒播愛心與善意。而手語的含義,是我們不只注重人類,而是關懷所有眾生,是真正的淨化人心。」
照顧戶葛冷妲(Chrenta Meity Sembiring)是另一位分享者,也是一位抗癌鬥士,生活中面臨了重重挑戰。作為一名無固定收入的單親媽媽,她必須接受六次化療與三十次放射治療。慈濟的援助,成為她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的後盾。
她最初是透過一位同樣抗癌的朋友,才認識慈濟,所以她也希望能支持其他有相同經歷的人。「雖然我經濟條件有限,但我可以付出我的時間來陪伴他們,為他們加油打氣,讓他們不放棄治療。」葛冷妲懷著感恩之情,向所有志工與會員致謝。她說:「如果自己內心沒有那一念心,就不會願意去做。這一切要從自身開始,就像是已經出錢出力、無私付出的志工。」
透過這次歲末祝福,志工邀約人人一起來付出,所謂的付出,並不僅限於物資,而是一念善心的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和諧、互相關懷的社會,落實大愛精神,將善的種子散播至每一處角落。


圖左 :志工虔誠地呈現手語演繹,莊嚴整齊,道氣十足。[攝影者:何君意]
圖右 :觀看回顧影片後,麗達(Rita Wati)很感動,啟發她要隨時感恩。[攝影者:何君意]


圖左 :新加坡志工葉順成與父親,堅持參加巴淡歲末祝福活動。[攝影者:何君意]
圖右 :活動負責人江亞曆(惟詣)邀請居民,一起參加歲末祝福活動。[攝影者:何君意]


圖左 :聆聽巴淡照顧戶的分享,來自新加坡的志工深受感動。[攝影者:何君意]
圖右 :照顧戶葛冷妲(Chrenta Meity Sembiring.綠衣),在活動中表達她的感恩之情。[攝影者:何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