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點滴永流傳做中得歡喜慧命永恆

點滴永流傳做中得歡喜慧命永恆

E-mail 列印
自0121(2025年)嘉義大埔強震後,全省慈濟志工2月10日,駐紮救國團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成立「慈濟服務中心」,啟動全臺工班團隊修繕鄉親房屋。「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哪裡有苦難,慈濟志工的身影就在那裡 。

2月26日,修繕工程已接近尾聲,遠道而來的慈濟修繕團隊也陸續撤離,只有臺南當區新化組隊生活組及香積志工及新營和氣陳家班、許茂忠兩位工班團隊繼續修繕剩下幾戶的工程;而圖像志工王永周記錄善後工作,至2月28日功德圓滿,發揮了慈濟人的精神,走在最前面做到最後,慧命才能永恆。

◎忙中有序臨危不亂用心記錄

0121強震第一時間,合心志工黃惠即通知人文真善美圖像志工王永周及新化和氣組長李金魚,駐入災區發揮其功能,服務受災鄉親。去年6月底,從鋼鐵公司退休的王永周,在家負責接送孫子上下學及陪伴父親,有時會載著父親到醫院回診。

1月21日凌晨,王永周也被強震所驚醒,聽到孫子呼喊:「阿公!阿公!地震了啦!趕快起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受損?」他跟孫子說:「不要亂跑!」隨即開始巡視,還好沒什麼東西損壞,只是衣櫥、櫃子跑位;稍晚也接到合心志工黃惠來電催促要他到楠西區做圖像記錄。

王永周來到善化聯絡處記錄香積熱食,也隨著將五百個熱騰騰便當,送往楠西老人文康中心旁所搭建的臨時應變中心發放。但志工所收到的訊息是五百個便當,可是現場卻來了近千人,雖很有秩序排著長龍,也因天氣較為炎熱,抱怨聲此起彼落,王永周一邊記錄也一邊安撫著鄉親,直到大林慈院再補送來一千多個便當,才安了心。

這次強震凝聚了臺南區志工的力量,守志奉道的王永周暫時排除私事,與父親協調:「只要您有需要,跟我說,我一定把時間空下來,慢性病的回診我會記得,會將事情擱下,載您去。」雖然父親應允了,但是,他的心還是覺得很過意不去。

◎修繕工程場地需安穩無憂

賑災這項工程不是一、二天就能完成,當在愁著找場地時,救國團總壇全力支持,於2月10日進駐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成立「慈濟服務中心」。

「救國團曾文青年活動中心」地理位置群山環抱,空氣非常地靜謐清幽,慈發處職工張明田很感謝羅秀純總幹事(羅總),願意租借活動中心的義舉,對慈濟來說是非常大的助力,希望王永周能做一個文字採訪。

「羅總」是一位長髮飄逸,秀外慧中的美女,聲音甜美,語氣柔和地介紹著活動中心的地理環境及部門,說道:「很早我們就知道慈濟這個宗教慈善團體,這團體非常地有效率且友善,哪裡需要幫助就往那裡去,你們進來在各項安排上,非常有規劃性,沒有造成我們的困擾,反而是可以讓我們學習與參考。」

羅總對這次能協助0121嘉義大埔地震恢復家園感到非常地榮幸,總是帶著微笑說:「其實現在面對的對象不同,服務性質也不同,救國團服務對象是以學校團體為主,剛開始我們同仁對於要租借這個問題,的確是有點猶豫,後來看到慈濟志工一進來就讓我們非常感佩——第一有效率、第二是工作精神跟態度及笑臉迎人。同時,讓我們同仁也了解到對地方、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服務精神跟理念,於是宣佈以後,第二天馬上就加入。」

慈濟服務中心不像在社區那麼單純只做活動記錄,所以,王永周在這裡不只要圖像記錄,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隨時都要去應對來自不同的變化球。

大會決定用第三會議室圖文影工作室時,「王永周,趕快來幫忙把這些不堪使用的桌子搬到一角,再到倉庫搬一些長桌及椅子,做為人文真善美的工作室。」他在遠方就聽到文字志工林靜君緊急的招喚聲。

「大家都很忙,自己能做的就自己來做。」王永周心中只想著,希望準備一個舒適寬敞的空間,讓文圖影志工能安心記錄。

◎膚慰鄉親感受溫暖啟發愛心

王永周跟著志工們到受災鄉親一一地去關懷做記錄。有一戶看到一群志工特地來「壓驚!」發放祝福禮及應急金,還關心房屋受損程度,並說:「請問有沒有哪裡需要慈濟志工的幫助?」此時,貼心的一句話足讓心靈脆弱的鄉親倍感溫暖,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一邊頻頻地拭淚,口中說著:「你們對我們這麼好,如何以報?」

志工不斷安慰著,手中拿著竹筒說道:「其實您也可以每天存零錢,捐給慈濟基金會,一起來行善。」說完,鄉親擦乾淚水,接受志工的竹筒,願意每天存著零錢去幫助需要的人。

志工在楠西地區所付出的體力修繕,流下的汗水及精神上的支持,在楠西、玉井區的鄉民耳裡傳開了。

有位退休消防人員自己開的手搖飲料店,知道慈濟來協助鄉親修房子,為了表達感謝志工們的付出,不但請志工喝飲料還願意放置零錢箱,成為慈濟的富有愛心店。這裡的人都很有善,王永周表示,「我聽說楠西的棗子非常鮮脆又多汁,就來到賣棗子的攤位,當攤商知道我是慈濟志工,怎麼說都不收錢,真不好意思。」

◎同心攜手修繕備感榮耀快樂

農曆年快到了,被安置在玫瑰綠柏園的鄉親,雖然有一群愛心志工不時地陪伴,但心中還是期盼家人的團聚,經志工們的共識,將在年前辦一個溫馨氛圍的歐式自助午餐饗宴。

志工們的用心及陪伴,將綠柏園佈置得非常地溫馨,餐前進行祈禱時,播放著攝受人心的音樂,這樣的氛圍讓一位阿嬤感動到說不出話來,頻頻擦拭著淚水,讓志工黃福全看得非常不捨,用最誠意的雙手擁抱阿嬤,安慰阿嬤。

王永周對於遠道而來的工班團自嘆弗如,道出心中的佩服:「每次出班都是歡喜付出,但還是不如遠地而來的工班修繕團隊的精神,例如:高雄榮董團隊以及遠大興公司的付出。」

雲林慈濟志工楊智欽是遠大興鋼鐵工程有限公司的老闆,不只親自投入修繕,也邀約五位員工一起投入。

任職於遠大興鋼鐵工程有限公司的林于傑,很感恩老闆的邀約,一起來做有意義的修繕工作,看到鄉親的房子能因此住得安穩舒適而快樂、安心,自己也感到無比榮耀與快樂。母親平時就有參與志工行列,經過這次的親身體驗,母子倆相約牽手一起參加慈濟見習課。

◎「被震出來的魚」做中得歡喜

在服務中心有位專心當下,專注地排著點心、餅乾,不時看看茶桶是否需要再補充咖啡、茶、飲料……等,一直默默地張羅吃、住的李金魚。

李金魚承擔新化區和氣組長,她常與大家分享:「我是九二一地震『被震出來的魚』。」當初九二一地震發生時,她還不是慈濟志工,就自己報名跟臺南區志工一起搭遊覽車,到南投戰基處(以往為稱戰車基地修護處),去幫忙蓋組合屋。

0121嘉義大埔地震時,李金魚也被驚嚇到,當下她的心是掛念著哪個地方有受災嗎?

天未亮就接到多通的電話,「可是沒車啊!心急如焚,乾著急啊!怎麼辦?」同樣也是接到合心志工黃惠的催命符(電話),實在沒辦法,只好找隊長楊瑞發開車前往災區了。

當時慈濟在楠西老人文康中心,搭起臨時應變中心時,她就像溫柔的媽媽用關懷的心,協助生活組備茶水、點心。

「賑災啟動在人力有限下,本就是變化不斷,重重都是考驗。」用心在當下,本來在綠柏園準備工班的茶水、點心,又接到訊息曾文青年活動中心也需要,這樣的兩處跑真得是……

李金魚希望自己有分身來運作,還好菩薩湧出善化和氣組長先負責窗口;在綠柏園餐廳就已安排組內每天四位志工到此值班,再來就擴大到佳里聯區、仁德聯區、安平聯區。

◎發揮生命良能不煩惱樂付出

2月10日志工啟動修繕,進駐青年活動中心成立慈濟服務中心,就開始召集組內志工一起來做生活組的工作。

「慈濟服務中心需要生活組人員來安單。」李金魚因有家庭要照顧,又想到自己不會開車,都要搭新化和氣隊長楊瑞發的車,如果進駐服務中心會更方便些,於是她採中庸之道(住三天,不住三天)的方式來圓滿任務。

在災區這麼多天同修不會抗議嗎?「同修(先生)也是慈濟志工,對慈濟志業的運作東奔西跑,常常不在家也習以為常了,因他還在上班,所以,無法共行。」李金魚很感恩同修把她捐出來,無後顧之憂地與上人同行菩薩道。

她每天安心地在服務中心為大家服務,最忙的時候是早上六點到七點這段時間,因應修繕工班要出班的時候,可以帶上茶水、點心出門。

「這些龍葵菜是楠西里民送來的!」生活組志工們圍在一起,一邊揀著菜一邊閒話家常,和氣融融,笑聲不斷;「揀這些菜做什麼用?」志工好奇地問。

「這些龍葵菜是工班的法親幫鄉親修繕時,鄉親送的,趁著龍葵菜鮮嫩青翠,揀挑好之後送到楠西區請志工廖花末煮給修繕菩薩們享用。」李金魚一臉喜眉笑眼地回答著。

自2月10日起即駐紮慈濟服務中心,到今天2月26日,當初租借時所答應「羅總」,將歸還清芳樓一樓的房間,此時所住的工班都已撤離,志工黃惠即安排各功能開始收拾,也對著生活組的李金魚:「今晚清芳樓一樓將有營隊住宿,麻煩有空的志工幫忙收拾,要做退房清場的工作。」

一會兒功夫李金魚與組員志工手上各提著一桶盥洗用品、一桶衣架子,並推著吊衣架從房間出來,動作迅速、俐落,已將一樓房間內歸屬於志工留下的物件清空完畢。

◎走在最前面做到最後心無憾

2月28日已是修繕團隊最後一日,王永周繼續為陳家班及許茂忠兩位工班團隊進行最後工程的記錄。當天他到自己的菜園摘一些菜,請香積團隊(廖花末住家旁邊的空地,臨時搭建的廚房)幫忙為修繕工班做最後一天的便當。

有頭有尾「做中得歡喜」李金魚十八天來的忙錄,到今天總算是功德圓滿,看到鄉親們有一個安穩的住所,以及看到鄉親菩薩從地湧出,心中非常地快樂。

上人開示說過,慈濟人,做慈濟事,不管怎麼樣總不是為自己,人有困難,就去付出,力量不管有形無形,都可以啟動去幫忙;慈濟人總是為善,付出了以後會回向自己,好歡喜,用善法對人間,好開心。

總之,大家要儘量和眾生結好緣,要無所求去付出,與眾生的好緣要從大愛無私的付出中得,用大愛無私的心付出,慧命才能永恆。

一場無情的地震,誰也不喜遇到,但災難來時臺南區志工合和互協,展現了團隊精神,不分你我他,皆往同一方向、同一心願去完成,為楠西、玉井鄉親修繕災後屋損;當喜見鄉親展開笑顏,且願意加入志工行列,同行菩薩道,這分愛善的力量,見證了慈濟人無私大愛的身形,也深植在鄉親心中。

圖左 :慈濟志工進行0121地震安心家訪及應急金發放,其感動的畫面攝入相機影像中——志工拿出竹筒勉勵善佈施,也可用一分微薄力量幫助需要的人。[攝影者:王永周]
圖右 :雲林慈濟志工楊智欽是遠大興鋼鐵工程有限公司的老闆(右),而員工林于傑參與此次修繕工程,今年將與媽媽一起加入慈濟見習行列。[攝影者:王永周]

圖左 :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羅秀純總幹事,接受王永周訪問,如何協助慈濟進駐中心的緣由。[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2月28日,在最後幾戶修繕工程中,新營和氣陳家班班工,為磁磚剝落處進行打除重做,不畏灰頭土臉。[攝影者:王永周]

圖左 :0121嘉義大埔地震發生時,志工李金魚(右二)連續四天在楠西救災服務中心協助發放熱食。[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2月10日各區修繕工班進駐救國團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李金魚(右一)開始承擔生活補給工作。[攝影者:洪素芬]

圖左 :修繕工程告一段落,撤離時,李金魚與組員志工負責清理房間,見她手提一桶盥洗用品、一桶衣架子,還推著吊衣架從房間出來,動作迅速、俐落。[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這些龍葵菜是楠西里民送來的!」生活組志工們圍在一起,一邊揀著一邊閒話家常,揀挑好之後再請楠西區志工廖花末煮給修繕菩薩享用。[攝影者:林碧枝]
圖左 :李金魚做起生活、香積,一點都不馬虎;準備餅乾,用心在當下,將餅乾排列整齊,展現慈濟人文。[攝影者:林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