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迎新團拜 和融人氣興旺

迎新團拜 和融人氣興旺

E-mail 列印
2025年2月22日午後,在和緯環保教育站舉辦「新春團拜暨迎新活動」。雖已立春節氣但春天遲到了,還是有陣陣寒風。佛堂螢幕呈現「北辰高照仁傑地、區域和融歲稔豐」象徵臺南北區和氣和融人氣興旺。一年之計在於 春,迎接新成員加入傳承慈濟家風的美與善。

活動團隊設計了極具代表傳承的新委員、新慈誠「挑擔人」;「妙手生華 」手語演繹;認識「慈濟功能的大猜謎」;和極富人文饗宴創意的「石頭火鍋——桌遊」等,感受到大團圓溫馨的凝聚力。

「受證就是承擔的開始」活動一開始由組隊長暨資深志工挑起裝載喻寓慈濟四大八法的擔子,接力交給新委員、新慈誠們前行,也象徵傳承著跟隨組隊的腳步一起擔起如來家業,入人群、行菩薩道。《靜思語》:擔子愈重,收穫愈豐,要以甘願歡喜心承擔。

◎準備好了 勇往直前

這次新委員三位、新慈誠三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確有共同的目標成為「慈濟人」加入志工行列做利他的事,豐富自己人生價值。

新慈誠林家華看著當年同是慈青的夥伴陸陸續續受證,自問自己是否準備好了?2023年的一場歲末祝福,參與和上人溫馨座談後,林家華告訴自己,是時候了!於是當下立下回歸社區付出的目標,受證成為上人的第一代靜思弟子為首要。

身為職業軍人的林家華因為工作忙碌,下班或放假始終都持續在陪伴慈青的學弟、學妹,行有餘力也參與慈濟社區活動任務,林家華不斷在內心吶喊著「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佛心師志」在胸前不斷提醒林家華「對的事;做就對了」的使命感。

◎案家打掃 掃入內心

新慈誠葉書政參與社區為「米奇屋」案家打掃,親臨感受慈濟志工無畏施,體悟到案家的苦與無助,跟隨著訪視志工看個案,看到訪視志工王政欽的溫言暖語,關心個案的態度,感受到那是一份的用心,王政欽也時時提醒葉書政看個案注意事項。讓葉書政不得不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付出。葉書政分享著:「加入志工行列,自己脾氣改變很大,以前跟父親常常有口角,現在改變壞息氣跟父親關係越來越好了。」葉書政從訪視中體悟自己身邊的人不愛,怎能用心愛別人。

◎去除息氣 感恩蛻變

新委員顏美玲自認為是「歹命囡」(臺語),單親家庭從母姓,因此從小在心裡有著自卑感,不想與人交談,影響人際關係的經營。十五歲時母親因病往生,原本父親還會來探望倆姊妹,母親往生後父親也棄她與妹妹離去,倆姊妹寄住在母親結拜姊妹家,因此受到母親身旁親朋好友的接濟,顏美玲心中默默許下將來有能力也要回饋助人的願。

顏美玲國中畢業後從事成衣加工作業員,開始獨立賺錢。婚後也在家開店做修改衣服,可以照顧家庭又有固定收入。2006年常去光顧的麵店的女兒,是慈濟志工邀約顏美玲參與慈濟,因此顏美玲開始參與慈濟大愛媽媽進校園說《靜思語》故事。

顏美玲個性大而化之,比較不重視小節,說話直來直往的,她自己曾分享著:「自己息氣比較重,因此進入慈濟十八年,現今才受證委員。」要參與培訓時先生是反對的,先生說:「妳就去說故事就好,受證穿旗袍要一百萬呢!」經過培訓團隊志工解說,化解錯誤的傳說。

而顏美玲在培訓中,接觸更多慈濟事,還有志工們時時的提醒陪伴,改變很大她說:「從來不會跟先生說感恩、對不起,現在時時掛嘴上,先生開始會體諒她晚回,會先準備晚餐,顏美玲收斂脾氣,會忍住要說不好聽的話,忍住發脾氣,因為上人說:『生氣是短暫的發瘋。』」

顏美玲喜歡參與公祭、助念不僅是結好緣,看到志工們很莊嚴身形自己也會身受影響,調整身形,不多語。

◎平安是福 自助助人

在迎新臺前顏美玲分享著:「首先要先懺悔,在慈濟社區志工十幾年,因習氣未改變,曾經想要培訓,而被否決,曾心傷到想退轉,志工賴秀鸞、陳靜美,還有很多志工們不斷給我鼓勵與支持,讓我堅持道心,不要因人亂了心,才有今日蛻變的我。」顏美玲也跟志工陳靜美說:「組長!我隨時補位,當妳排班找不到人時,我就是補這個缺的人。」

因為法親們的陪伴與鼓勵,顏美玲有了親人的歸屬感,不再孤獨。她再說:「感恩的事說不完,讀書會中聽到的一句:『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和《靜思語》: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平安就是福,平平安安才能有能力幫助人。」顏美玲提醒自己做慈濟事回饋社會、回報從小支助我的貴人,將小愛擴大愛。

證嚴上人《菩提心要》中開示:「菩薩新發意是承擔使命的開始」。志工陳惠芳也勉勵與祝福大家要:「秉持那念想追求上人的法之初心,謹遵自己是『慈濟人』的身分,勇猛精進突破化城的考驗,放下執念跟緊不脫隊,照顧自身健康並精進力行傳法。」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更遠。不管您來自何處、什麼樣學歷、不同家庭背景,有志一同「佛心師志」在心中,做利他的事就對了。

圖左 :葉書政挑起裝載喻寓慈濟四大八法的擔子,象徵傳承著跟隨組隊的腳步一起擔起如來家業,入人群、行菩薩道。《靜思語》:擔子愈重,收穫愈豐,要以甘願歡喜心承擔。[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葉書政(右)分享著:「加入志工行列自己脾氣改變很大,以前跟父親常常有口角,現在改變壞息氣跟父親關係越來越好了。」葉書政從訪視中體悟自己身邊的人不愛,怎能用心愛別人。[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林家華告訴自己,是時候了!於是當下立下回歸社區付出的目標,受證成為上人的第一代靜思弟子為首要。[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林家華(右)不斷在內心吶喊著「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佛心師志」在胸前不斷提醒林家華「對的事,做就對了」的使命感。[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平安就是福,平平安安才能有能力幫助人,顏美玲(右)提醒自己做慈濟事回饋社會、回報從小支助我的貴人,將小愛擴大愛。[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在迎新臺前顏美玲分享著:「志工賴秀鸞、陳靜美,還有很多志工們不斷給我鼓勵與支持,讓我堅持道心,不要因人亂了心,才有今日蛻變的我。」[攝影者:李雅貞]

圖左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更遠。不管您來自何處、什麼樣學歷、不同家庭背景,有志一同「佛心師志」在心中,做利他的事就對了。[攝影者:李雅貞]
圖右 :因為法親們的陪伴與鼓勵,顏美玲(右)有了親人的歸屬感,不再孤獨。她再說:「感恩的事說不完,讀書會中聽到的一句:『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受證前佩戴胸花。[攝影者:李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