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25年3月8日下午,由慈濟基金會和志玄基金會台南終身學習社教中心,合辦一場傳達正能量的青年講座;除了臺南靜思堂現場,還有開放直播觀賞。[攝影者:李啟華]](/community/./images/community/A75686E0FD8811EFA8924589D7133C83_0.jpg)
演講者是知名的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因為受到小時候成長環境的影響,所以最初拍的影片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小時候生活黑暗的背景張力來呈現。後來在偶然地看到中國陝西一位婦女的剪紙作品,啟發他去探尋並激發給自己展開剪紙藝術的天分。
◎用自己美好心意 突破心靈的困境
楊士毅在不斷創作的過程,把內心負面陰影轉化成正能量。現在的楊士毅,不只把小時候環境受限且自卑的心,轉換成長在藝術創作的突破。並且以正面影響社會、激勵大眾的正能量,傳達給聆聽講座的大眾,在人生旅途中,有繼續前進的力量。
「用美好心意與世界相聚」為主題的楊士毅說:「人與人相聚的方式,決定了世界的樣貌。我們渴望怎樣的世界,完全仰賴我們用什麼心意走到彼此面前……」
以前拍電影當導演的楊士毅,小時候因家裡窮,父母必須到外鄉工作賺錢,在他上學階段便要跟隨父母寄人籬下。因為媽媽幫人家做頭髮,在一邊做生意的環境中活動空間受限,不能隨意走動的他經常被罵、被打,心裡產生了陰影而變得自卑,也變成沒信心交朋友。
「人不應該被逼迫,是應該被引導的。」曾經怨嘆父母的楊士毅,長大後出了社會工作,才慢慢從跟社會的形態接觸之後,反芻出「家」其實是最溫暖的地方,因為「家」裡有光的溫暖。
楊士毅調侃自己求學時,是一個成績爛到爆的學生,永遠是班上吊車尾的名次。所以到了三十歲才開始學英文,因為拍影片作導演,常與外國人接觸,便用自己的破英文溝通,和外國人交朋友。不過,因為他展出「真誠」,感受出雖然文化有差異,但人與人的相處方式是一樣的,漸漸地也讓他開展出不一樣的特殊磁場。
他說:「其實,我們沒有多用心去『感受』當下的環境和人,所以都錯過了很多的意義。如果能去靜靜地觀察,那是會不一樣的。因為在內心裡感受領會的東西,別人是拿不走的。也因為有了『感受』,就會用心去想要讓世界更精采。」
◎創造生活幸福法 影響更多人共鳴
楊士毅說,「自己在努力的創作過程,因為有停下思考,領悟出『人,要往前走才會變得厲害。不是只有勇氣,而是要有方向;更要一直去找出自己想要的方向。千萬不要因為覺得自己不好而停滯,好環境是要仰賴自己的力量去翻轉。』」
楊士毅不僅分享了好多得過獎的影片,也一直以正向能量的幽默語彙分享:「不要讓彼此孤單、彼此沒有交流。因為我們都欠缺看遠,也都不說出來;心裡話說出來別人才會知道。就像自己小時候被壓迫心理陰影,其實常會怨爸媽他們,讓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在。」
後來等他長大些,漸漸地從不斷地創作中突破,終於闖出了「名氣」,也在反思轉念領會當下,他看到了「愛」的能量。再回去跟媽媽把心裡的話表達出來,現在他也想要把這些溫暖的暖流傳送給更多人。
因為「當你願意,整個世界都會幫助你。」這一句《聖經》裡的話。也是我們人彼此之間,要互相「親愛」,互相加油,讓社會更好的心意。
看到演講者,散播著美好心意、引發共鳴影響力給別人之時,志玄基金會台南終身學習社教中心的同仁曾善慧歡喜地表示:「這是第三年,慈濟基金會與志玄社會教育基金會合辦的青年講座。除了臺南靜思堂現場,將近有三百人感動聆聽;還有直播線上也顯示出有三百多個熱線觀賞者。
曾善慧接著說:「這次的青年講座,邀請到年輕藝術家楊士毅,他的演講療癒很多年輕人的心。希望藉這個因緣,給更多的年輕朋友有比較多的迴響;也藉由這次講座的分享,讓更多的年輕人從慈濟官方Line和其他相關的管道,和慈濟連結,多去關注現代社會……」
◎沒有自我的框限 堅定從心再出發
志玄台南社教中心志工黃綉錦,也曾經在奇美聆聽過楊士毅的分享,感動地說:「我覺得楊士毅的分享很正向,他的紛絲也很多。雖然現在科技資訊這麼發達,但每個人都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所以我就建議邀請他來演講,讓現代年輕人有所啟發、轉念和自我覺醒,懂得去關心社會。而且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能有力量去突破、有契機去轉念……」
講座內容很精彩,楊士毅不斷地以他的作品,向聆聽者傳達他的正能量。而且在許多的剪紙藝術作品中,讓聆聽者看到他和母親和解融化親情的感動,以及成功表現出沒有框限的自由幸福。
自稱現在也是臺南人的楊士毅,在臺南有許多他的作品,其中「扇形鹽田 生命之樹」作品,不只是一座美的藝術呈現,「只要你的方向堅定,海水也會為你讓路」他說的佳句,也是很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將近三百位來到臺南靜思堂的聆聽者,也以掌聲不斷來回應精釆的講說內容。今天(3/8)現場除了有許多年輕人,還有慈濟志工和社會大眾,更有志玄文教基金會上課的學員。本來下午還有一堂「達摩易筋經養生功」課程,授課的劉惠美老師特別提前一個多個小時上課,以便讓下課後師生在下課後一起到B2大講堂聆聽這一堂精釆的演講。
現場有許多是楊士毅的紛絲,其中有一位來自關廟,任職幼教老師的楊筱瓊,從聽演講中得到許多,讓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上若遇到困境時,得到心靈上鼓勵的力量。楊筱瓊說:「今天聽了阿貴老師(楊士毅的暱稱)的演講,也呼應剛才阿貴老師傳達的想法,讓自己不要有遺憾。」
楊筱瓊本身也是媽媽的角色,在工作上有時也會遇到必須應對的許多逆境。「所以我更要以寬闊的心去面對,不要為難自己。這樣,才能由心裡面去影響外面,也讓自己和別人愈來愈幸福。」
◎把善心意傳出去 共造社會的美好
有親切暱稱的「阿貴」老師,介紹自己在大專院校教授藝術創作,都會不斷地從授課中鼓舞學生,遇到逆境要去面對突破。還有,寫作出書傳達給大眾,一起美好社會的理念。
「我們常抱怨別人,卻很少動手去創造給人的理想;但人會遇善而堅定,沉澱而成長。」楊士毅因為自己走過心靈長路,希望邀請身邊的年輕朋友們,再忙也要讓心靈短暫沉靜。
演講後,是他與粉絲面對面《沒有門檻的幸福》簽書會。楊士毅在簽書時,也都用心地為每一位粉絲寫上祝福的話。其中一位來自北區的志工楊啟祥,很高興自己的兒子跟「阿貴」同名,與有榮焉地拿著書,給「阿貴」老師簽名並合照。
「用美好心意與世界相聚」的楊士毅,每次都以先愛別人的心念,才能有精釆演講給每位聆聽者。看到粉絲的迴響,他感動地說:「一個人的時候也不要孤單,大家都有良善的心意,只要每個人將待人的好心意和愛傳達出去,就能帶給社會更美好。也許我們不能常見面,希望能和你們一樣,讓我們的國家、社會更美好。


圖左 :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分享自己創作作品中,充滿傳達「親情與愛」的正能量。[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楊士毅的臺南「扇形鹽田 生命之樹」作品,不只是一座美的藝術呈現,更是很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臺南靜思堂辦一場很有鼓舞人心力量的青年講座,活動結束講師楊士毅與粉絲、志工,歡喜大合照。[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剪紙藝術家楊士毅除了演講,演講後也留下時間和粉絲們面對面《沒有門檻的幸福》簽書會。[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歡喜兒子和講師同名,志工楊啟祥也請購一本《沒有門檻的幸福》,並和楊士毅一起合影。[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來自關廟的粉絲楊筱瓊,從聽演講得到許多讓自己在家庭中和工作上,遇到困境時心靈上受到鼓勵的力量。[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臺南靜思堂舉辦青年講座,當天場外也有志玄文教基金會台南終身學習社教中心的教學成果展示,和優良課程推廣。[攝影者:姚朝榮]
圖右 :藝術家楊士毅因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所以最初拍的影片作品,大部分都以小時候的生活黑暗背景為張力呈現。[攝影者:李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