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印度拉胡納加爾政府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們,收到大愛之襪,開心合影。[攝影者:胡媛甄]](/community/./images/community/D9A8764000A711F0A8944589D7133C83_0.jpg)
◎送愛到印度 另類 兒童節
2024年11月19日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TCISKL)學生,呼應師公回饋佛陀的故鄉計畫,所以共同討論,如何在11月20日辦個有意義的慶祝兒童節活動。
當天大馬學生製作三明治等方式義賣物品,籌募愛心款並結合日存竹筒的錢,全數捐到「弘法利生」,希望能幫助到印度的孩子。
而印度教育團隊在前次送鞋子後,發現少數學生沒有穿,詢問其原因在於不習慣鞋子會磨腳,因而教育隊思考本次可以發襪子,組成完整的一套愛心。
其次,教育團隊也考量前次發書包及鞋子的經驗,如果單純的襪子也由海外採購,運費會拉高成本,而且處理耗費人力,不如改由當地採購以節省經費支出,更可降低碳足跡,同時可以讓在地廠商有利益之餘,也有機會更了解慈濟在做什麼,爭取善緣。
本次也改變了一些發送的做法,因少數學生可能多校註冊,學校始終沒有正確學生數,之前未到校者委託學校代送,卻發生放超過半年而無人領取狀況,造成資源浪費,所以本次各校均由以工代賑師資人員及志工到校發送,並逐一核對名單。
另曾參加演繹者在演繹前已領過一雙冬襪,故此次加發一雙夏襪給孩子們,未參與者則發冬夏襪各一雙。
2025年3月3日從第一所拉胡納加爾政府小學(Primary School Rahul Nagar)起,截至3月10日止,共發了一千一百雙襪子。
以工代賑教師在各校均會播放馬國慈濟國際學校孩童,用各種方式匯集經費送給印度學童的影片,儘管他們無法理解「義賣」的意涵,但看到影片中國際學校學生捐竹筒、做三明治,感受到點滴匯大愛的心意,以及素食對健康的重要,進而紛紛認真地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回饋遠方愛 表達心中感恩
拉胡納加爾政府小學的二年級學生阿維德(Arvind Kumar)表示,因為他不太會寫字,所以會透過畫畫來表達他的感謝。
三年級班導師縲努(Renu Kumari)告訴學生們說:「馬來西亞的孩子們透過將錢存起來幫助他人,我們學校的孩子也應該學習這一點,每天將零錢存入竹筒中。其次,當你收到這個禮物時,應該妥善保管,以避免它很快損壞。」
五年級導師德那拉源(TekNarayan Prasad )也表示:「即使我們的資源有限,我們仍然可以幫助他人。」如果沒有錢,也可以說一句「謝謝」來表達善意。
曾經和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連線的蘇利普拉政府學校(Middle School Suryapura)的學生卡霖娜(Karina Kumari)還提到,兩邊的學生透過視訊看到彼此時都感到高興,那是個愉快的交流。
她說:「今天送給我們的襪子,更代表了所有馬來西亞學生的心意。我們也可以透過在竹筒裡存錢來幫助其他國家。就像馬來西亞的學生向我們傳遞愛一樣,即使彼此之間很遙遠,也要為彼此祝福。」
而莎蘿(Saroj Mam)老師則強調,馬來西亞學生對學業的專注,同時每天上學努力學習,這是值得學習的。透過這樣的努力,相信孩子們也能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做出貢獻,她強調了彼此關心和表達關愛的重要性。
◎教育團隊用心 看見心中富
牧羊女村政府學校(Sujata Bakrour Government School)八年級的蒲麗洋卡(Priyanka Kumari)表示,之前不知道有國際兒童節的存在,但現在知道了,看到馬來西亞的學生在國際兒童節進行了許多活動,在此同時:「我想感謝慈濟基金會,因為他們給了我學習的機會,並激勵我去幫助他人。」
六年級的班導師比妮塔(Binita Kumari),則分享了她的看法:「慈濟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我們要非常感謝慈濟基金會及馬來西亞的孩子們,你們心繫印度的孩子,傳遞了愛心,這非常鼓舞人心。」即使生活得很遠,只要彼此之間有愛,就能分享愛。
五年級的米特胡恩(Mithun Kumar)分享道:「收到了襪子,我會在我的生活中好好利用這個,我會保持襪子的整潔,每天都打理乾淨來上學。」
二年級的薩布南(Sabnam Kumari)高興之餘,還分享了一首詩,意思是:「當火車行駛時,它會吹走灰塵;當火車行駛時,它會吹走灰塵,就像孩子們快樂時,花雨會降下。」用它來和馬國學生分享這份愛。
以工代賑老師阿莉亞(Aliya Rahman)來到蒂卡比加政府小學(Primary School Tikabigha)時,分享馬來西亞的學生為印度孩子製作的祝福卡,並激勵現場所有學生﹕「你們也想寫一張給他們嗎?」
另一位以工代賑老師迪亞表示,她從第一天進來這所學校就開始觀察五年級的瓦依莎莉(Vaishali Kumari),迪亞表示她的變化非常大,起初她並不專心於學習,但自從學習靜思語後,她現在不僅專注於學業,並且在「保護動物」的課程中受到啟發,決定成為素食者。
而今,瓦依莎莉用兩條小絲帶綁起頭髮,還將裙子繫好腰帶,整潔地穿著校服來上學。此外,她已經背誦了五句靜思語,並承諾會時刻銘記在心。她非常感謝慈濟基金會,因為透過這些課程,她在生活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道理。
◎禮輕情意重 改變舊生活
恆河比哈村課輔班(Ganga Bigha tuition class)學生的學生,3月7日在清理另一間新教室後,也得到和其他學校一樣的襪子和心形祝福卡。
四年級的魯西(Rushi Kumari)說,今天我們學到,說「謝謝」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美麗。其次,她也分享:「非常感謝慈濟基金會,因為他們給我們提供教育,還提供免費的輔導班,教會我們很多好知識,當然還給了我們一個舞臺,讓我們可以用手語表演。」
「今天我們獲得襪子,是個很實用的禮物。我們常對一回到家就要洗衣服並晾乾感到壓力。但現在我們會每天使用這些襪子並清洗它們。」拉克沙迪普私立學校(Lakshaydeep World School)八年級的莎克什(Shakhshi Kumari )在班上分享,從馬來西亞的孩子們身上學到了大愛,因此對他們要保持感激之心,並永遠不忘別人的愛。
二年級的 索姆雅(Saumya Kumari)也分享到:「那些孩子做三明治,教導我們素食的概念,而我本是一個非素食者,但我將從今天開始,每餐都吃素食。」
阿卡拾(Akash Kumar),十年級的班導師分享說:「今天的主題是關於偉大的愛,每當你們來的時候,總是給孩子們講好事,我們希望他們能從這些人的身上學到東西,並運用在生活中,且始終專注於學習。」相信孩子們收到了來自遠方的祝福,都感到非常快樂。
襪子稱得上是「禮輕情意重」,每一雙都是馬來西亞慈濟國際學校孩子的心意,透過義賣及平日存竹筒的金錢,千里傳送祝福,這不只表達了地球村的大愛,更激發印度學童的思維視界,一句感恩為童稚的心注入滿滿的愛。


圖左 :印度恆河比哈村課輔班的孩子們,拿到襪子都很開心,也在心型卡片上畫上滿滿的祝福。[攝影者:胡媛甄]
圖右 :在拉胡納加爾政府小學,以工代賑老師欽圖(Chintu Kumar,右)把大愛之襪及心型卡片虔誠交到學生手上,希望孩子們能感受到來自馬來西亞孩子們的愛。[攝影者:邱俊良]


圖左 :在印度當地採購的「大愛之襪」,可以減少在海外採購的運費,也能節省包裝人力,更能讓印度當地的供應商了解慈濟在印度所做的事。[攝影者:胡媛甄]
圖右 :印度牧羊女村政府學校八年級學生,拿到馬來西亞的祝福後,也在心型卡片上寫上回饋,感恩馬來西亞學生的祝福。[攝影者:邱俊良]


圖左 :印度牧羊女村政府學校二年級的薩布南(Sabnam Kumari),因為還不會寫字,於是現場念了一首童詩,感恩來自馬來西亞的祝福。[攝影者:胡媛甄]
圖右 :六年級的班導師比妮塔(Binita Kumari),感恩慈濟基金會及馬來西亞學生們心繫印度的孩子。[攝影者:胡媛甄]


圖左 :印度帝卡比加政府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慢慢在服儀及頭髮上的改變,讓以工代賑老師覺得很欣慰,「大愛之襪」發放也表現得很有禮貌。[攝影者:邱俊良]
圖右 :而帝卡比加政府小學另一班低年級的孩子,仍要以工代賑老師阿莉亞(左)不斷的提醒保持指甲乾淨的重要,更示範如何洗手。在檢查後才開始大愛之襪的發放流程。[攝影者:胡媛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