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黃春蘭女兒,目前就讀北市教育大學四年級的陳玟參與與伴讀教學,面對不同的孩子,當作教學實習。[攝影者:周慧文]](/community/./images/community/F6D6CF90032D11F0A8944589D7133C83_0.jpg)
◎愛的接力 好事大家做
伴讀班從九月持續到十一月,三個月之後,韓世珊要回到美國繼續完成學業。班上有五、六位孩子,志工李美金放不下,這幾位都是關懷戶的孩子,對孩子的輔導才開始有一點點進展,想到教育工作是要長期經營,不忍心剛開辦的伴讀班就此解散,因此她想多找些人力支援,邀約更多愛心爸媽加入。電話另一端的周慧文,聽到李美金懇切的邀約,體諒年紀不小的美金媽媽,還要掛心每個周六的伴讀班,不僅答應前往幫忙,立即再拿起電話撥打,邀約更多年輕人可以利用周末一起來做好事。
當下的周慧文腦海裡浮現的都是志工家裡的孩子或孫子,也就是所稱的「慈二代」、「慈三代」。很慶幸的首先邀請志工說明清楚,接著再邀請她們的孩子,正在讀大學的大哥哥、大姊姊,一起來陪伴孩子讀書、做功課。曾是大愛媽媽的志工黃春蘭,帶著目前是北市教育大學四年級的女兒陳玟伃一起來。另外邀約了志工黃儷慧讀外文系的女兒張曉晴,志工周慧文的大學生侄子周宸霆家住板橋。多年前上過松山聯絡處的親子班,現在回來加入伴讀,陪孩子做功課。後來陸續邀約幾位青年志工,可惜因緣不具足,無法持續來伴讀。
另外也邀約退休老師蔡宜蘭、陳貴美、徐光慶等專業輔導教學。認真的蔡宜蘭老師還隨身自備電腦,準備許多練習本、測驗卷,送給就讀西松高中九年級及七年級的兄妹檔賴廷、賴瑾。父母都在打零工的賴家兄妹,媽媽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不捨父母賺錢辛苦,沒有餘錢上補習班,功課不懂不敢問。妹妹賴瑾說:「在這裡一對一教學,比較敢問老師,壓力不會太大。」即將要上高中的哥哥賴廷,讀書自動自發,勤快配合蔡宜蘭老師給的功課,希望能有好成績拚直升西松高中。
◎品格教育 信心大增
二月九日在松山聯絡處舉辦的新春茶會上,志工周慧文再度介紹「周末伴讀班」,邀請到一位在臺北市立西松高中長期專業輔導青少年的志工蘇秋姈。對於輔導孩子非常有經驗且熱心的蘇秋姈,她都是來者不拒,可以針對不同的孩子給出寶貴意見。對於個性表徵我行我素的班長顧鳴,她認為每周二小時的陪伴,除了幫孩子檢查功課、解惑外,還可以跟孩子做朋友,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格,這和慈濟一貫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另外一對兄妹,目前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哥哥丁宇 ,與就讀國小三年級的妹妹丁依三年級 。由於兄妹倆的父母是泰國人,很用心地帶他們每個月來上一次的慈濟親子班。志工李美金發現孩子的華語跟不上,英文也需要加強,遂推薦他們來伴讀寫功課。比較沒有自信的哥哥丁宇憨厚老實,志工就要不斷地鼓勵讚美。活潑外向的妹妹丁依學習力就比較強。她說:「喜歡來這裡,可以讓我們功課進步。」每次上課都會陪在旁邊的媽媽也開心說:「有看到他們的成績進步了。」
過年後寒假才加入的陳喆,就讀競爭激烈的慧燈中學二年級。父母在前幾年雙雙往生,目前與外祖母同住。失去親人的痛還要面對生活、升學的壓力,心情的調適需要時間。訪視志工發現他課業困難,帶他來上課。沒想到上了一次課回去,數學考試得到九十五分,讓他信心大增。之後每次都提早到教室,來問功課。他說:「本來成績沒有很好,補習費很貴,想要靠自己也有困難,外婆告訴我,有這個課後輔導地方,上了幾次後,老師講的聽得懂,越來越有信心,成績變好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特殊生涂忠,他是位可愛的喜憨兒,由珊珊姊姊陪伴靜靜地抄經和畫畫。兩年前嚴重車禍受傷的柯珊,顏面腦部重創,經歷多次手術救回生命,恢復一眼視力,認知智力只有十五歲左右。她很感恩還能活著,經常在靜思書軒服務。這個時段自願當生活組,為大家準備點心。還有書軒店長邱靜芬,隨時補位與幫忙招生。給孩子希望,給孩子未來。因為大家堅信「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圖左 :每周六下午二點到四點,松山聯絡處志工們為感恩戶和有需要的孩子開辦了伴讀班,陪伴孩子讀書、做功課。[攝影者:周慧文]
圖右 :曾是大愛媽媽的志工黃春蘭(右一),邀約女兒一起加入周六伴讀行列。[攝影者:周慧文]


圖左 :就讀外文系的張曉晴第一次來授課,和小學四年級丁宇教學互動。[攝影者:周慧文]
圖右 :家住板橋的大學生周宸霆,也曾在松山聯絡處上過親子班,受姑姑邀約,回來加入伴讀陪孩子做功課。[攝影者:周慧文]


圖左 :退休老師蔡宜蘭,每次上課自備電腦,還準備許多練習本、測驗卷,給就讀西松高中九年級及七年級的兄妹檔賴廷、賴瑾。[攝影者:周慧文]
圖右 :徐光慶老師陪伴陳喆解習題,成績進步很多,讓他愈加有信心。[攝影者:周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