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三民正興寶龍互愛寶中協力,慈二代新委蔡桂鳳(中)如同一張白紙般,單純、善良又孝順。2024年5月浴佛節後,蔡桂鳳的父親便不幸辭世,如今母親也身染重病,但她仍親力親為地為母親洗澡、餵食,有時一餐飯甚至要餵上三個小時。此外,她也積極參與組內各項勤務,從不挑剔。[攝影者:陳盛英]](/community/./images/community/DA6E079003C511F0A8944589D7133C83_0.jpg)
◎迎新聯誼 各展才藝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彼此未知的過往,放棄過去的無知與徬徨…放下自我的執著及方向…認識你真好,慈濟路上有你相伴走得好…」迎新活動在輕快又充滿歡樂的〈認識你真好〉歌聲中揭開序幕。緊接著,靜思Live現場音樂匯由志工張益彰組樂團帶來電吉他演奏曲〈我當你是空氣〉、〈珍珠芋圓〉,張益彰的女兒張怡婷也以清新的歌聲,為活動注入一股青春活力。
新受證委員蔡桂鳳、莊雅纓,在資深志工的陪伴下,以手語演繹〈心願〉,傳達「善哉慈濟人…嚴冬化陽春…行貫菩薩道…喜捨無遠求…一起為全世界,迎向幸福門」的慈濟大愛。
安發互愛團隊則帶來手語〈感謝〉,感恩「感謝經過的大風大雨,增加我勇氣…感謝上天和大地,我們擁有平安的每一天…」;並以手語演繹〈綠遍天涯香四方〉,讚歎「山蒼蒼水泱泱,康樂村上 一 道場…芳草綠紅花香,美化心靈共欣賞,花草有德行善事…綠遍天涯香四方…」。
志工張淑芳更帶領五位孫子,落落大方地登臺表演手語〈感謝天感謝地〉,其中,年僅兩歲的小孫子,蓬鬆的頭髮隨著大姊姊們比出可愛的動作,萌翻全場,引來眾人讚歎「有夠古錐喔!」張淑芳的用心,從小就在孫子們心中種下菩提種子,期許未來能萌芽茁壯。
寶龍互愛團隊則以〈想師豆〉傳唱對上人的感恩之情,「上人賜我紅豆兩粒…感恩之情油然而起…激發我心向佛行善,救助貧病出錢出力…務把想師之情,點滴溶進慈濟…紅豆雖小,菩薩道上給我鼓勵…」。
兩位新受證委員皆來自寶龍互愛團隊,因此,當她們一同上臺傳唱慈濟歌曲〈問心〉時,內心更是百感交集。「我曾一個人在探尋,何處是慈濟的大門…一切善念來自善心…我繼續在探尋…要歷經多少風和雨,才能找到自己…」
陽明和氣陳洸永也特別前來支援吉他伴奏,徐天成則以悠揚的木笛聲,為〈人間有愛〉、〈想師豆〉、〈問心〉等歌曲增添更多色彩。
寶龍互愛團隊並以團體合唱〈人間有愛〉,感恩「感謝你給了我溫暖的擁抱,讓我擺渡過生命低潮…學會把肩膀給人依靠…我相信人間有愛可以去期待…最動人的愛是信賴」。
此外,活動組幹事許敏華在架設麥克風時,不慎重心不穩跌倒,幸好有慈濟人醫會周國義中醫師在場,立即以專業的徒手推拿,減緩她的疼痛,充分展現了法親之間互相關懷的溫馨情誼,也印證了「人間有愛」的真諦。
◎新委立願 代代相傳
三民正興和氣寶龍互愛、寶中協力,孕育出慈二代新委蔡桂鳳(法號慮毅),她是資深慈濟志工許寶珠(法號心寶)與蔡錦堒(法號本澳)的女兒。2022年,資深志工劉秀妹邀約蔡桂鳳參與經藏演繹及社區讀書會,並詢問她是否願意參與慈濟見習培訓課程。起初,蔡桂鳳只想單純地當一位志工,但在劉秀妹的鼓勵與引導下,她開始省思生命的價值與未來方向,並在耳濡目染中,體會到父母做環保的用心,以及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的慈濟精神,因而決定報名見習培訓。
在兩年的見習培訓過程中,蔡桂鳳感恩培育團隊的用心陪伴與關懷,以及法親家人們的善知識指導與扶持。花蓮尋根之旅,更讓她深受感動,法喜充滿,尤其是夜晚,男眾志工們一路提燈照亮,守護大家在菩薩道上走得更平穩、更安心。懂得感恩的蔡桂鳳謹記上人的教誨:「發願要發在腳底上,走得正站得穩,不是發在口中只說不行。」她期許自己在慈濟道路上,能堅固道心,恆持初發心,精進再精進。資深志工劉秀妹曾讚歎蔡桂鳳如同一張白紙般,單純、善良又孝順。2024年5月浴佛節後,蔡桂鳳的父親便不幸辭世,如今母親也身染重病,但她仍親力親為地為母親洗澡、餵食,有時一餐飯甚至要餵上三個小時。此外,她也積極參與組內各項勤務,從不挑剔。
另一位新受證委員莊雅纓(法號慮殷),則是自幼便接觸慈濟,跟隨著擔任慈濟志工的姑姑,參與過環保、八八水災、造血幹細胞捐贈宣導等活動。她感恩父母賜予她健康的身體,也感恩姊姊——慈濟志工莊雅雯一路陪伴她加入慈濟。
◎把握因緣 同道精進
影片中,證嚴上人慈示:「正道、正知、正覺、正思維,心念要在正道中,走正道中,步步踏實走向修行的方向,修得正思維,時時感恩父母三寶恩,有感恩心,心念一定正,方向一定善,就能成就福因緣。在修行中,共同精進,付出無所求,步步進步利益眾生,是我們的本分事。走路、說話、做事,秒秒在累積中,心心念念在道行中,佛法的教導要真珍惜,善待人事物,各位用心!修心不離用心,用心說話,用心不離動靜,人如何帶人,結人間好因緣,今生來世,生生世世度化教育眾生,這是佛陀的心念,將他修行過程告知眾生,佛陀怎麼說,我們怎麼做。」
司儀洪玉秀也以上人的法語,與大眾共勉:「上人教導我們要好好說話、好好走路,是否真正落實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唯有以誠意互相對待,才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踏實。祝福人人秒秒分分,語默動靜皆能心存感恩,念念在正道中。」
資深志工蘇友義頒發皈依證予2024年受證慈誠曾國欽、委員莊雅雯及謝麗芳,並勉勵大家:「皈依證代表著皈依佛、法、僧三寶,期許大家把握當下,精進付出,先將家庭照顧好,再利用時間投入慈濟,將我們的幸福分享給更多人,讓社會更加平安祥和。」
資深志工何敏滄則以「福在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這句靜思語,與新受證委員及法親家人們共勉。他表示,從付出中,能學習到許多知識,並培養良好的態度,進而廣結善緣,增長智慧。他期許大家,在歡喜之時,要懂得警惕;在失意之時,則要往好的方向思考,如此才能增長智慧,福慧雙修。
正興隊長李義忠感恩地說:「今天是正興的大喜之日,也是增添新力的好日子,祝福大家天天都充滿法喜。感恩雅纓、雅雯的爸爸媽媽也親臨現場,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恩他們的付出。期許正興和氣未來也能如此歡喜,大家共同精進付出。」
正興組長張麗柚也分享:「每年一度的迎新暨感恩茶會,是正興的大事。雖然正興不是一個大型的組隊,新受證委員人數也不多,但我們每年都能接引新菩薩加入,今年有三位培訓委員,以及五位見習學員,為明年的培訓做準備。期許大家都能把握因緣,在同一個道場中,彼此扶持,共同精進。」
歷年來,正興和氣都會贈送法品給新受證委員,今年則特別準備了滿納海繪本《靜思語》。這本繪本講述了敘利亞難民流落異鄉的故事,由於大人們無法工作,孩子們便必須超時工作,心中充滿了仇恨與痛苦。然而,靜思語卻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們的心房,讓他們放下仇恨,心中充滿了愛。
◎感恩聲中 募愛楠西
為了喚起大眾對臺南楠西地震的記憶,志工曾國欽更特別扮演成「楠西大地震」的受災鄉親,灰頭土臉地帶著幼兒,在會場中重現逃難的景象,呼籲大家踴躍響應募心募愛。
張麗柚也向大眾說明,這次地震造成臺南楠西地區約有四千七百多戶房屋需要修繕,其中,紅單、黃單由政府協助修繕,白單則由慈濟負責。她呼籲大家:「現在正是伸出援手的好時機,有福的人要走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無論金額多寡,都代表著一份愛心。這次舉辦茶會,我們也將省下來的經費,全數投入臺南楠西震災的援助行列。」在眾人的隨喜捐助下,募得的善款將全數用於援助臺南楠西震災。
慈濟花道老師廖妙蓮,因病已兩年未曾參與慈濟勤務,今日她抱著虔誠感恩的心,以巧手將包裝紙摺疊成精美的花器,並將鮮花烤漆,使其能保存兩年之久。她表示:「要感恩正興組內法親們對慈濟的付出,所以特別製作這份心意,祝福大家在慈濟路上,細水長流,恆持精進。」
時光飛逝,活動也來到了尾聲,在〈感恩尊重愛〉的歌聲中,由組隊長李義忠、張麗柚逐桌分送結緣品蘋果與巧克力給法親家人。此外,也感恩志工廖妙蓮以「永生花」妝點會場,與大眾結緣,並感恩志工張淑芳提供精緻甜點,與大家分享。在彼此互道感恩與祝福聲中,2025年的迎新聯誼活動圓滿落幕。


圖左 :志工廖妙蓮用「永生花朵」布置會場來跟大家結緣 ,志工張淑芳提供甜點跟大家結緣。[攝影者:蔡鳳琴]
圖右 :司儀洪玉秀:「上人說好好說話、好好走路,是否真正落實生活人與人之間比較好修行,什麼是修養,讓人歡喜,時時用誠意互相對待,祝福人人秒秒分分,語默動靜皆感恩,好好走路、好好說話,念念在正道中 。」[攝影者:蘇信惠]


圖左 :活動組幹事許敏華(左)在架設麥克風時,不慎重心不穩跌倒,幸好有慈濟人醫會周國義中醫師(右)在場,立即以專業的徒手推拿,減緩她的疼痛,充分展現了法親之間互相關懷的溫馨情誼,也印證了「人間有愛」的真諦。[攝影者:蔡鳳琴]
圖右 :志工曾國欽(披毛毯)扮「 楠西大地震」的鄉親,灰頭土臉的帶著幼兒在震災中一起逃難,喚起大家對楠西地震的記憶,於是大家踴躍響應募心募愛。[攝影者:蘇信惠]


圖左 :慈濟花道老師廖妙蓮,自生病兩年內都沒有出席慈濟任務,今日抱著一個虔誠的心 ,用包裝紙去摺,她帶著一個感恩的心,她表示:「要感恩正興組內法親對慈濟的付出,所以用這個鮮花去烤漆,可以放二年,祝福大家做慈濟細水長流可以長久久。」[攝影者:陳盛英]
圖右 :志工張淑芳更帶領五位孫子,落落大方地登臺表演手語〈感謝天感謝地〉,其中,年僅兩歲的小孫子,蓬鬆的頭髮隨著大姊姊們比出可愛的動作,萌翻全場,引來眾人讚歎「有夠古錐喔!」張淑芳的用心,從小就在孫子們心中種下菩提種子,期許未來能萌芽茁壯。[攝影者:陳盛英]


圖左 :資深慈濟志工蘇友義(前)頒發給2024年受證慈誠曾國欽(左一)、莊雅雯(中)、謝麗芳(右)皈依證,蘇友義勉勵說:「皈依證是皈依佛、法、僧,把握當下 多付出,把家庭先顧好,有時間多出來付出,把我們的幸福分享給大家 ,社會才能平安。」[攝影者:陳盛英]
圖右 :組長張麗柚(右)呼籲:「很需要大家的幫助,有福的人要走出來,去幫助需要的人,大家都能夠付出,不是金額的多少,需要大家那一份愛心, 這次辦茶會,把省下的錢來幫助楠西地震。」在大家的隨分隨力之下,募得善款將援助「臺南楠西震災」。[攝影者:陳盛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