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合心品書會法喜分享。[攝影者:吳鎮芳]](/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A2FEB9007A711F0868D2FF92A5FA2C8_0.jpg)
◎拜經清淨自心 發心立願力行菩薩道
司儀郭淑如開場:「學佛就是要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清淨自心,行菩薩道,運用智慧利益眾生,共聚一念為法親家人祝福。」由德劭師父說明禮拜法華經序儀軌,並開示:「用虔誠的心與恭敬的態度,上達諸佛聽。至心懺悔,發心立願,清淨自心,行菩薩道,以方便法門,接引不同根機眾生,到達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父母都是台中區慈濟志工的培訓學員蔡承翰,從小就跟著父親參加慈濟各種活動,看見慈濟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及堅守在菩薩道上的身影,很是感動。承翰表示:「今天最開心的活動是拜經,透過拜經沈澱內心,讓心獲得平靜,未來能更有精神面對學業。德玵師父講說《法華經信解品》,『有心就走得到』一句話受益良多,讓我了解要精進聞法、力行菩薩道,用真誠與正向的心面對一切困難。未來希望能幫助上人分擔慈濟事,承擔慈善志業,入人群付出,並且謹記上人的教導,用智慧面對所有的一切人事物。」
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業務工作的培訓學員賴怡潔,自認個性非常急躁,做事講求效率,高壓的步調讓身體健康亮了紅燈,家庭親子關係也變得緊繃,這樣的狀況讓她思索著人生意義,已是慈濟會員多年,決定報名參加培訓,尋回自己的本心。怡潔表示:「今天的研習課程,最大的感受就是讓自己懂得慢下來,上午的禮拜法華經序,在和緩的梵唄聲中,逐漸感受到自心的平靜,師父的教誨讓自己明白降伏內心,才能夠使心保持平靜。無量義經經藏演繹,透過唱誦與手語的結合,不僅能夠深入理解佛法,還能在運動中放鬆身心,達到身心的和諧。」
◎深心信解 有心就能到達
德玵師父講說《法華經信解品》,主題為「信解入覺道,自懺窮子喻」,開示中提及,學佛信、願、行,不論多疲勞,都願意盡己之力,有心就能到達。需深信,身體力行深耕信根,才不會退轉,並調伏心中無明。多看慈濟月刊、大愛台,自己感動並與他人分享,做慈濟、說慈濟,就是傳法脈。七聖財信、戒、慚、愧、聞、施、慧,缺則貧窮,自修、帶人修並廣度眾生,歡喜甘願付出,唯有願力才能抵消業力。
因寒流來襲又須五點多起床,原本想請假的培訓學員林純臻,內心善惡拔河掙扎後想到精進的法喜隨之而來。純臻表示:「感恩先生一大早載我前來會場,剛踏入靜思堂就感受到內心的愉悅。今天課程中德玵師父的開示,增加自己對法華經理解的信心,未來在募心募愛的路上,追求的不是『量』,而是『愛』,要用愛心去淨化人心,亦期待自己能如呂慈悅志工所說:『每次都能跟上,不要脫離太久』。」
◎念佛入齋堂 維那悅眾顯道氣
上午課程結束後,有別於過去學員自行供養及用午齋,精心安排念佛入齋堂。德劭師父前一日向承擔維那、悅眾者叮嚀:「執法器時要有恭敬虔誠的心,梵唄節奏完全由執法器者控制,法器聲音須融入身心,較有道氣。」
承擔「維那」的張秋梅志工執掌法器引罄,帶領大眾在儀式中起唱腔,隨著佛號聲,搭配「悅眾」木魚前行入齋堂,氣氛莊嚴而和諧。秋梅表示:「非常感恩精舍師父與王錦煌志工的悉心指導,包括梵唄的唱韻、儀軌及威儀,今日有緣承擔『維那』,引導大眾合掌唱誦佛號。回想過去,自己一直喜愛歌唱,加入慈濟後,能夠將這份喜愛轉化為誦經與唱佛曲,內心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法喜與深刻的意義。從梵唄中學習經文剛開始有很多錯誤,自己會再更精進努力,力求將每個拍點、每個唱韻都更加圓滿。」
首次承擔「悅眾」的黃詩云志工,在張秋梅志工陪伴下,持續兩週不斷地練習,讓緊張的心安定下來。詩云表示:「今天剛開始時有點錯誤,想到了德劭師父的叮嚀,不要敲的太僵硬要放鬆,調整好心情後,行進間將專注力放在佛號聲中,體會到專注與放鬆之間的平衡,當心和身都專注在腳上的時候,身心是可以合一的,讓心感覺到平靜。」
◎富有愛心店 點滴之愛
溫馨故事分享主持人馮善翊志工說:「擴展日存五毛錢的精神,成立富有愛心店,付出愛心,當個富有的人。」自從一年多前,上人開示:「富有愛心店,心很富有,點滴之愛,憐憫眾生,造福人群,祥和社會。」新竹區富有愛心店已超過一千五百家,善款累積超過二百萬元。
由各和氣區主責志工分享喜悅,陳美媛志工:「需有三心二力(純真的赤子心、駱駝的耐心、獅子的勇猛精進心,精進力及願力),把握因緣,凡事說做就做,不要錯過因緣。」謝依妏:「原本個性內向,勇敢走出來,學習如何勸募,與店家結好緣。」張秋梅:「募心募愛如托缽化緣,店家客人愈多,結緣機會就愈多,從做中得歡喜。」蔡艾茹:「在竹北鳳岡鄉下地方,推廣竹筒歲月精神,同時擴展微光力量,幫助需要幫助人。」劉春榮:「常遇到富有愛心的老闆,施比受更幸福。」王譽蓁:「店家放置竹筒,一起植福田,共聚善念,亦可教育小孩。」陳映秀與葉美娥:「開口說慈濟,不要怕被拒絕,有愛就有力。」合心志工洪麗鳳表示:「還有很多幕後英雄,鼓勵大家一起推廣富有愛心店,目標全國六萬家。」司儀郭淑如總結:「從做中增長智慧,匯聚愛心,幫助需要者。」
新竹區將於今年6月1日(週日)舉辦共善募愛園遊會,財務志工蕭淑津說明:「可使用園遊券及線上電子支付,不能使用現金及找零。」合心志工陳營基補充:「募款多少不是問題,是要啟發大家愛心一起共善,需靠大家努力菩薩大招生,才能慈善永續,敬請邀約法親家人們一起參與。」
◎淨化人心 弘善法
2025年慈濟基金會目標與展望由顏博文執行長負責說明,除四大志業八大法門持續推動外,新增慈濟一甲子靜思法脈傳承。執行長分享國外慈善家對慈濟的觀感:「在上人帶領下,慈濟人捐人力、物力、財力,甚至往生後捐器官及大體,是全球罕見的慈善團體。」
呂慈悅志工分享以梵唄傳法,將無量義經經文唱誦與八段錦動作相結合,由經文意義編出專業動作,易背又健身。慈悅表示:「經文與八段錦動作聯想,一邊動作、一邊唱,持續練習,容易把經文記熟又健身。師徒志同行,就是最大供養,珍惜因緣勤精進。」
課程最末,上人開示:「努力把法聽入心,以乾淨的心念來學習,佛法不離開人間事,合和共聚善念,共同一個方向,就是行菩薩道。」德劭師父:「遇到考驗時,須能臨機應變,妥善處理,並予以善解之,從做中學,學中覺。」德玵師父:「在付出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須善解、包容。學習富樓那尊者的無畏精神,努力向前行,把握身體還健康時,努力付出。」在祈禱聲中,圓滿今日的精進研習。
另外在精進研習課程前後,包括有靜思生活營溫馨座談、精進組精進研習、法親關懷、新住民聯誼志工分享、合心品書會法喜分享等,讓參與的學員有滿滿的收穫。


圖左 :禮拜法華經序,清淨自心。[攝影者:邱鏸斳]
圖右 :父母都是慈濟志工的培訓學員蔡承翰(中)表示:「今天最開心的活動是拜經,透過拜經沈澱內心,讓心獲得平靜。」[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自認個性非常急躁的培訓學員賴怡潔(左一)表示:「禮拜法華經序,在和緩的梵唄聲中,逐漸感受到自心的平靜,師父的教誨讓自己明白降伏內心,才能夠使心保持平靜。」[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精舍德玵師父講說《法華經信解品》,主題為「信解入覺道,自懺窮子喻」。[攝影者:楊德芳]


圖左 :原本想請假的培訓學員林純臻(左)表示:「德玵師父的開示,增加自己對法華經理解的信心,未來在募心募愛的路上,追求的不是『量』,而是『愛』,要用愛去淨化人心。」[攝影者:詹憶明]
圖右 :念佛入齋堂,行進有序,充滿道氣。[攝影者:詹憶明]


圖左 :精舍德劭師父向承擔維那、悅眾的張秋梅(左)與黃詩云(中)志工叮嚀:「執法器時要有恭敬虔誠的心,法器聲音須融入身心,較有道氣。」[攝影者:吳鎮芳]
圖右 :富有愛心店推廣,各和氣區主責志工分享喜悅。[攝影者:楊德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