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志工們以一對一的帶著老寶貝做「糖果抱枕」。在巧藝坊老師說明做法及完成後,就是一個可愛布抱枕,可以抱著、靠著、墊著睡覺,或是抱著坐在沙發上。[攝影者:吳珍香]](/community/./images/community/5D3A7B7019EE11F0868E2FF92A5FA2C8_0.jpg)
4月14日上午,汐止聯絡處巧藝坊十五位志工在課務精心安排下,進行一堂帶著十五位老寶貝做「糖果抱枕」,課程充滿療癒,也從中細細品味過往的歲月。
◎增強長者自做力 自信成就感
汐止輕安日照中心的課務團隊,每天都精心規畫多樣課程,有「老寶貝的身體筋骨動一動、小小藝術家之水彩畫、手作撕貼畫-許願樹、拿起粉筆一起玩色、玩創意、文康活動、陶笛演奏、古箏演奏、卡拉OK歡唱同樂……,也舉辦戶外郊遊賞櫻、到故宮博物院遊賞。」豐富精彩的活動,讓老寶貝對日日的生活有變化、有樂趣、不孤單,也從中訓練生活自立。
擅長製作各種手作品的汐止聯絡處的巧藝坊學員,在老師吳珍徵和籌備主辦人林怡君的帶領,以一對一的帶著老寶貝做「糖果抱枕」。巧藝坊老師吳珍徵向老寶貝說明做法「將整袋的棉花都全部塞進已車好的內袋布,棉花要一小團一小團的慢慢塞入,再將內袋布針縫合,接著再套入外袋布及二邊布繩綁好,就是一個可愛又柔軟的布枕,可以抱著、靠著,墊著睡午覺,也可抱著睡晚安覺,或是抱著坐在沙發上。」
吳珍徵老師說:「糖果抱枕的內袋和外袋,學員們已在上個月前就開始先做車縫,可以減輕阿公阿嬤們手作程序,他們只要做塞棉花和針縫與套入,就可完成。這件作品可以增強長者自做力,與升起自信心、成就感,讓他們可以自我肯定,認定我也可以手作針縫,可愛的長輩們需要大家多給他們一些肯定與讚美。」
◎我會縫了 好有趣
聽完老師的指導後,老寶貝們蠢蠢欲動的想快點做,志工們也以一對一的協助,老寶貝有的性情急,要將整袋棉花塞入,志工從旁溫言協助,要一小團慢慢塞入,才不會變整坨;塞完棉花要進行手縫,老寶貝緊張地說「我有眼疾、手不穩會抖,不會縫……」志工們一一帶著並指導如何手縫,當帶動第一針、第二針時,老寶貝就開始說「我會縫了,我要自己縫、縫隙大可以嗎?好有趣喔!讓我回到以前會車縫的手感,好有成就喔!……」
老寶貝們邊做邊縫的向志工說起年輕時的過往。九十二歲余奶奶(余美琴),是廣東省籍,她說:「我媽媽很會做手作、打毛線、彈鋼琴,很有才藝又很漂亮,把我照顧的很好,很少要小孩做家務,因媽媽太能幹了,孩子的學習力就變弱了。所以,我會的東西就變少了。」余奶奶憶起小時候與媽媽的甜蜜相處過往,也感嘆因國情因素,造成分隔臺灣與大陸二地的悲嘆。
陪伴並撫慰余奶奶製作的志工李貴雪說:「奶奶,你好幸福喔!兒子孝順,你做的糖果抱枕,一針一線的手縫,做出的成品超美的,好厲害喔!看不出九十多歲還能縫的這麼好。」奶奶趕緊的展示手縫線的作品,興奮又快樂的說:「今天好快樂,幫我拍照,我要跟你們合照。每天來這裡(汐止輕安居),都會讓我很快樂,也學到很多東西,回到家後,我都跟孩子、孫子分享快樂與收穫。」
余奶奶向志工表示,快樂過一天或痛苦煩惱過一天,她要選擇快樂過一天。汐止輕安日照中心主任王敏惠向奶奶表示,已將合照的照片LINE給兒子了。
會手車縫的林奶奶(林美子),是第一位完成作品。林奶奶說:「做的好快樂,好有趣喔!中午睡午覺,我要抱著它睡午覺和晚上睡覺也要抱著它。這件抱枕是自己做成的,我很厲害吧!今天沒來的同伴,錯失機會,很可惜。」
◎新鮮體驗 展現自我價值
埋頭塞棉花、針縫抱枕的孫爺爺(孫三郎)與黃爺爺(黃榮雄),雖然不大會縫,但在志工的協助下,也克服完成,看到完成作品,爺爺開心地抱貼在臉頰,他們說:「睡午覺、晚上睡覺,我都要抱著它。」
八十六歲蘇劉圓是志工林怡君的婆婆,身手俐落做抱枕的蘇媽媽是左撇子在縫抱枕,讓周圍的奶奶們驚訝不已她的手藝,居然針縫的這麼地好又快速。因蘇媽媽常常協助媳婦林怡君做義賣的手作品,也常到環保站做環保,因此訓練出眼明手快的功夫。
穿梭於每位老寶貝身旁,不時讚賞,也不時捕捉拍照做足跡的汐止輕安日照中心的主任王敏惠說:「從陪伴互動中,觀察到長輩們很投入,做得很開心,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新鮮的體驗,可以舒展筋骨、活用手腳,更能為長輩們帶來樂趣與實質的幫助,很有意義價值的活動。」
協助老寶貝針縫的社區志工林子紋,大家都暱稱小貝,是巧藝坊學員,今日把握結緣機會。小貝說:「教得很快樂,我們是跟著阿公阿嬤玩在一起,看到他們自己做自己完成作品,開心滿足的身影,我也感染到他們的喜悅與快樂;也意涵他們願意動手做和從中學習的成就感。」見證到學習的快樂。
巧藝坊學員鄭素珠是志工林素蘭的二姊,七十三歲素珠說:「很樂於協助和陪伴,這些長者有的比我大一些,有的跟我同齡。長者身體機能隨著歲月有所減退,但精神和活力依然存在,我們讓他們自己做自己完成,是給予認同感和讓他們重拾自信心,這是一種鼓勵與關懷。」
活動圓滿,規劃籌辦的林怡君說:「汐止園區成立巧藝坊,因此我與夥伴們商議以回饋社會舉辦手作針縫抱枕活動,讓老寶貝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和享受手作的快樂時光,同時也讓學員學以致用與長者結緣,再更私心一點,也嘉惠到我的婆婆蘇劉圓,看到他們快樂縫製的笑容,我們都跟著一起快樂。」
老寶貝們一一地完成抱枕作品,他們將抱枕抱在懷裡或貼在臉頰,展現出幸福與快樂的身影。長輩們跟志工分享,有的要送給老婆,有的要帶回家展示給孩孫看,讓陪伴的志工們都跟著起歡喜心。看到長輩滿足的笑容,王主任於當下向志工徵詢是否可再安排應景的端午節做香包課程,志工隨即應允安排。


圖左 :汐止聯絡處巧藝坊十五位志工在課務精心安排下,進行一堂帶著十五位老寶貝做「糖果抱枕」,課程充滿療癒,也從中細細品味過往的歲月。[攝影者:吳珍香]
圖右 :穿梭於每位老寶貝身旁,不時讚賞,也不時捕捉拍照做足跡的汐止輕安日照中心的主任王敏惠說:「長輩們很投入,做得很開心,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新鮮的體驗,為長輩們帶來樂趣與實質的幫助。」[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巧藝坊吳珍徵老師(左)說:「糖果抱枕製作可以增強長者自做力,與升起自信心、成就感,讓他們可以自我肯定,認定我也可以手作針縫,可愛的長輩們需要大家多給他們一些肯定與讚美。」[攝影者:吳珍香]
圖右 :規劃籌辦的林怡君(左站立者)說:以回饋社會舉辦手作針縫抱枕活動,讓老寶貝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和享受手作的快樂時光,同時也讓學員學以致用與長者結緣。」[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余奶奶甜甜的依偎著志工李貴雪。貴雪說:「奶奶,你做的糖果抱枕,一針一線的手縫,做出的成品超美的,好厲害喔!看不出九十多歲還能縫的這麼好。」[攝影者:吳珍香]
圖右 :小貝(左前)說:「教得很快樂,我們是跟著阿公阿嬤玩在一起,看到他們自己做自己完成作品,開心滿足的身影,我也感染到他們的喜悅與快樂,更意涵他們願意動手做和從中學習到的成就感。」[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七十三歲鄭素珠(右)說:「長者身體機能隨著歲月有所減退,但精神和活力依然存在,我們讓他們自己做自己完成,是給予認同感和讓他們重拾自信心,這是一種鼓勵與關懷。」[攝影者:吳珍香]
圖右 :八十六歲蘇劉圓(前)身手俐落做抱枕,是左撇子在縫抱枕,讓周圍的奶奶們驚訝不已她的手藝。因蘇媽媽常常協助媳婦林怡君做義賣的手作品,也常到環保站做環保,訓練出眼明手快的功夫。[攝影者:吳珍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