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每個人,虔誠地唱誦,當下的心皆沉定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聲聲佛號中,二字一步……三步一跪拜規律地朝靜思堂方向禮拜前進。[攝影者:李啟華]](/community/./images/community/25A7144019BF11F0868E2FF92A5FA2C8_0.jpg)
◎敦親睦鄰 誠摯邀請共赴靈山
4 月11日晚上七點至八點左右,仁德聯區的東一、東二、大橋、永康、仁德、歸仁等六個和氣共四十六位志工,相邀於菩提廣場集合分動線,準備一起到附近住宅區做敦親睦鄰拜訪。
分六條動線,手提伴手禮和活動傳單,踏著柔和的月光,存著夜訪老朋友的心情,一一地拜訪臺南靜思堂附近的住戶。
出發前,仁德和氣組長陳秀珍向大家一番愛的叮嚀:「我們舉辦朝山活動是在戶外,多多少少一定會干擾到附近的住家,除了向鄰近的好厝邊告知:『4月13日星期日靜思堂將舉辦朝山活動,會有短暫的聲擾,請多包涵。』並真誠的邀約他們闔家一起來參加殊勝的經行朝山活動。」
上人慈示朝山的意義:「朝山時一寸一步向前進,即使前進緩慢,最終仍達到目的地;學佛亦是如此,只要把握正確方向邁出第一步,路途再如何遙遠,所費時間再如何漫長,終能到達目標。」並強調學佛之路,必須正而不偏;具有正知、正見,方向就不會偏差。
「是身體禮拜恭敬懺悔;是放下身段降伏我慢,口中念誦供養諸佛,意想自己身行一致,力行實踐,不輕慢他人,廣結善緣。」活動主持人精進組蔡育馨在經行朝山前,將意義與儀軌一一地詳細說明,「且用三步一拜的心、虔誠的心,肯發這分心去身體力行就是福,發願就有力,這就是福力、福德智慧的力量。」
整齊劃一、莊嚴道場的隊行,分布在臺南靜思堂東側及西側,當法音響起〈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讚佛偈〉,法音繚繞天際。
每個人,虔誠地唱誦,當下的心皆沉定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聲聲佛號中,二字一步……三步一跪拜規律地朝靜思堂方向禮拜前進。不畏天空中下著毛毛雨,不畏一陣陣的涼意,如同上人的慈示:「具有正知、正見,方向就不會偏差;大家都知道要把握當下,一起為天下的苦難祈禱、為緬甸的災民祈禱。」
◎一場甘霖 淨塵埃迎接心開始
來自東一和氣培訓委員王翊綸,承擔場外引導人員,隨後也加入在朝山隊伍中,她表示:「感恩老天成就今日的因緣,讓我能順利參與下午的朝山,每一次跪拜,都是一次的放下與淨心。」
在那一刻,煩惱彷彿暫時遠離,心也回歸平靜。雖然步伐緩慢,但每一步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彷彿在提醒自己:「只要方向對了,不怕路途遙遠。」
修行的路也是如此,跟隨著志工的腳步,她學著調整自己——有人走得快,便學會謙卑;有人慢了,也放慢腳步,與大家和諧共行,成就莊嚴而整齊的畫面。
行至轉彎處時,王翊綸的心緒有些紛亂,幸好旁邊的志工提醒「用心當下,自會對齊」,果真如此,最後大家的步調,自然而然又一致了。她分享道:「讓我深深體會到,只要專注當下、信任團體的力量,就能重新回到正軌。」
抵達靜思堂門口時,天空忽然降下甘霖。那場雨,她心有所感:「如同菩薩慈悲的洗禮,洗去一身塵埃與疲憊,讓身心煥然一新,也彷彿預告著新的開始,迎接接下來人生的種種挑戰。」
◎虔誠的心 祝福上人法體安康
「就是很喜歡朝山」八十五歲的謝蘇翠敏表示很喜歡朝山,覺得朝山的時候可以虔誠禮佛,也祝福上人法體安康。
進入慈濟就一直在訪視區塊,在團隊中無論資歷、經驗和毅力都是令人佩服,政府的補助方案條文都熟記在腦中,在訪視時,隨時可以說出門檻條件及金額數字,這總是令志工們讚歎不已。
謝蘇翠敏以往參加過花蓮的一次朝山,在臺南也參加過三次,當時都是全程跪拜禮佛。本來也一直希望能夠再到花蓮朝山,但是因為年紀大了,擔心自己要拉行李箱行動,體力漸差和腳步較慢會影響團隊的行進,也不想麻煩同行的志工們,所以就放棄去花蓮的想法。而當臺南的朝山訊息一公布,協力組長願意陪伴同行,就決定參加了,全程不但很法喜也很滿足。
◎法水淨灑 滌心靈欲望與五毒
參加大橋和氣區見習研習課第二年的沈雅婷,得知靜思堂有朝山活動,因為不了解朝山的意義,便上網查詢,原來朝山就是祈福的行動,所以,她希望藉由這次的朝山,祈求緬甸、臺灣、全世界無災無難。
沈雅婷很感恩途中所下的雨,分享道:「剛剛在禮拜朝山時,下著毛毛雨,好像是觀世音菩薩在幫我們灑淨水般,淨化我們的心靈,後來,禮拜到菩提廣場時,雨勢下得更大,彷彿將心靈的欲望,貪嗔癡五毒都洗掉了。」
隨著法音〈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號聲中,似乎告訴自己又向前精進了,緩慢的腳步,正走往正確的方向,只要堅持不放棄,進而終究會到達佛法的境界。
沈雅婷期許自己永不離佛法,將上人的法運用在生活中,一起與上人行菩薩道,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好。
◎三步一跪 懺悔中清淨身心靈
來自歸仁的賴金真,非常支持證嚴上人的理念,今年(2025年)是第三次參加朝山活動,每年都會參加歲末祝福,還有參加歸仁和氣星期四舉辦的品書會,她之所以喜歡朝山,主要原因是能淨化自己的心靈以及在懺悔中得到清淨。
心有千千結的賴金真,與先生同一家公司從事板模工作,個性屬內向,凡事的委曲只往肚裡吞,她三步一跪沉浸在法音〈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號聲中,她表示:「很感恩今天的禮敬禮拜朝山,對突然下的一陣小雨並不畏懼;只有虔誠的心,堅定的意志要來完成此次朝山之行,把握因緣,珍惜當下所擁有。」
「今受了師姊的提醒,讓我從牛角尖鑽出來,想說自己過的好就好的心態,原來是錯的,想要改變別人,應該先改變自己,先愛自己;放下別人,也是對自己的放下。」賴金真感受真切也深深懺悔,平常對先生的粗暴語氣的確要改成輕聲細語,對孩子也是。
由於,心跟著佛號、腳步也跟著佛號;此刻的心是安定,是平靜,賴金真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更加清楚了。
大自然的威力任誰也無法去抵抗,3月28日緬甸發生強震造成八千多人傷亡,局勢的不穩、動盪不安,唯有虔誠齋戒茹素才能轉危為安;藉由這次的經行朝山,法音繚繞,「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聲聲上達諸天聽,為天下祈求平安。


圖左 :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傍晚七點至八點十分仁德和氣組長陳秀珍向全體參與敦親睦鄰活動的志工們,說明動線及注意事項。[攝影者:方玉葉]
圖右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上午七點,東二和氣志工齊心一致在貼地標。[攝影者:洪國章]


圖左 :主持人精進組蔡育馨在經行朝山前,將意義與儀軌一一地詳細說明,「且用三步一拜的心、虔誠的心,肯發這分心去身體力行就是福,發願就有力,這就是福力、福德智慧的力量。」[攝影者:洪國章]
圖右 :當法音響起〈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讚佛偈〉,法音繚繞天際。[攝影者:童素娟]


圖左 :整齊劃一、莊嚴道場的隊行,分布在臺南靜思堂東側及西側。[攝影者:高鵬州]
圖右 :慈濟59週年,在臺南靜思堂菩提廣場舉辦殊勝的經行朝山活動,約有四百七十三人虔誠參與,不畏天空中下著毛毛雨,不畏一陣陣的涼意,一起為天下的苦難祈禱、為緬甸的災民祈禱。[攝影者:李啟華]


圖左 :「就是很喜歡朝山」八十五歲的謝蘇翠敏(左二)表示很喜歡朝山,覺得朝山的時候可以虔誠禮佛,也祝福上人法體安康。[攝影者:林碧枝]
圖右 :參加大橋和氣區見習研習課第二年的沈雅婷(左一),手中拿者讚佛偈小抄,專心跟著唱誦。[攝影者:李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