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音愛生命 生命因愛而發光

音愛生命 生命因愛而發光

E-mail 列印
清明連假的最後一天——4月6日午後一點,高雄靜思堂萬佛大廳前,迎來了一批批預先透過網路報名的國際獅子會會員與社會大眾。報到處熱絡不斷,短短不到半小時,國議廳內平臺下東、西兩側各十七排的座位,已幾乎座無 虛席。是什麼樣的活動,吸引了這麼多熱情的參與者?

原來,今天登場的是一場由玫瑰墓樂團、國際獅子會與慈濟基金會榮董團隊三方聯合主辦,別開生面的生命音樂講座——《音愛生命》。這是一場用生命來寫歌,用音樂來說故事,用生命教育暨反暴力反霸凌音樂會,以動人的旋律與真實的生命經歷,傳遞深刻的人文關懷。

內容是醫院患者、家屬、癌友、病童的故事化成一首首歌曲,透過故事,用歌曲來講述「生命教育」,圍繞生、老、病、死四大核心議題,每首歌曲都有個生命故事,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背後所交織的是人間生離死別所帶來的生命觸動。

◎玫瑰玫瑰情義重

玫瑰墓樂團的成員除了蘇世揚醫師外,還包括貝斯手兼主唱周逸凡、資深鼓手兼主唱趙家麟、小提琴與鋼琴演奏者陳沛彣、大提琴手莊佳音、吉他手兼和聲王偉恆,以及主奏吉他手兼和聲的陳竑道。樂團所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源自於醫院急診室中感人的故事。該樂團於2024年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成就斐然。

蘇世揚醫師,見證了無數生離死別,從中獲得深刻的體悟。在每首歌演唱之前,他會透過情境式的演講,引領觀眾進入故事的背景,以音樂的形式演奏與演唱,讓與會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每首歌曲的意義,感受隱藏在旋律背後的情感與故事。

活動開始,在介紹三方的主辦單位之後,首先由妙手生華團隊表演〈綠葉成蔭〉的手語演譯,「因為看過葉落的秋天, 學會離別之前該要把握時間,因為走過飄雪的冬天,了解相互取暖是怎樣的感覺 ,讓惜福的心, 綠葉成蔭……」歌詞的內容非常契合蘇世揚醫師成立玫瑰墓樂團的心境,蘇醫師說,玫瑰木頭非常適合做樂器,成員的樂器很多來至於玫瑰木,他希望珍惜生命做最有意義的事,讓生命像玫瑰一樣漂亮而莊嚴,因此「木」改成同音的「墓」。

今天,玫瑰墓樂團迎來了第四0二場公益活動。他們堅持不加入經紀公司,目的是讓更多的學校和機構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邀請樂團,分享生命故事,因此不需要做廣告,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最佳廣告代言人。霎時,現場響起了響亮的掌聲,這掌聲不僅是對蘇醫師的讚賞,也是對那份情感的認同與共鳴。

◎真誠淚水 感動才會永恆

故事中講述了勇敢的史瑞克,他是一位癌末的患者,為了實現他想陪伴家人一起看電影的心願,醫生特意為他包下了整個電影院。當影幕上出現的是插著鼻胃管和呼吸器的爸爸時,觀眾席中的每一個人都專注地聆聽著這個動人故事,欣賞著樂團的表演,眼睛不敢眨一下,生怕淚水會不自覺地流下來。

在演唱的〈沙漏〉這首歌中,歌詞道出了時間的流逝與人生的無常:「我是顆沙,埋在冰冷的瓶子底,地心的牽引,迷失在沙堆的漩渦裡。一顆顆沙,困在密閉的瓶子底,一點一滴迷失在時間的漩渦裡……」這些字句深刻傳遞了時間無情的流逝。

在觀眾席中,莊道生仔細地聆聽著,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他分享道,蘇醫師在急診室裡搶救生命,曾遇到一位熟悉的消防弟兄因為在火場裡搶救生命而不幸往生,這讓他對生命的無常有了更深的體悟。正如〈沙漏〉所唱,分秒不斷地消失,這也是證嚴上人所說的一句話:「要把握當下!」

◎三分鼎足力相挺

音樂與故事繼續交織,專業地演奏著生命的樂章,傳遞著深刻且令人反思的真實故事。慈濟高雄榮董團隊合心幹事林維揚表示,這場名為《音愛生命》的公益演唱會緣起極為特殊。獅子會的洪崇傑會長提及一位在急診室擔任主任的蘇世揚醫師,他不僅是這場演唱會的主唱,更是以生命故事搭配搖滾的方式,分享從過去到現在的動人案例。在籌備的過程中,三方之間的溝通極為順利,各方共同分工合作。慈濟負責場地的安排、接待與引導,並在會前舉辦了一場茶席,許多獅子會的朋友們都是第一次來到慈濟,這讓活動更添一份溫暖與親切。

獅子會和樂團的結合都是以愛以善為主軸,每一個生命都是只有一次,因此不要浪費時間,不要浪費生命,做有意義的事情,把握當下,不要在乎生命的長度,而是要在乎能夠做得多深多廣,給志工們多元的生命故事的聯想,不是只有在慈濟內部的感動,要策略聯盟外部,讓外部也了解慈濟,大家一起來合作美善,社會更加祥和,也讓獅友和樂團們更了解慈濟,無人不渡,也讓來的會眾們知道,三個團體的結合都是對生命的熱誠,讓生命發揮更大的價值,也是對這一場音樂會的期許!

生命的音樂演講持續進行,感動的氛圍更是沒有休止符。珍愛生命,舞動樂章。在這個時刻,蘇世揚醫師請大家一起高聲呼喊:「再怎樣都不要傷害自己!」這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承諾,因為自殺是一種最大的罪孽。

尊重生命,「活著真好」是最美好的佛陀語言。自殺和自殘在佛法中被視為最嚴重的殺生行為。因此,這場音樂會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傳遞這份珍視生命的信念!希望每一位聽眾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並在理念的引導下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國際獅子會300E3的洪崇傑主席,同時也是慈濟志工,他表示,將音樂會在靜思堂舉辦有著特別的意義和目的。慈濟的使命是為佛教和眾生服務,而獅子會則是為獅友、友誼與服務而存在,玫瑰墓樂團則專注於教育,致力於學生和孩子們的生命教育。這三個公益團體的結合,創造出一股強大的力量。

這次的合作不僅讓會眾、獅友以及樂團成員瞭解慈濟場域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的公益活動,也體現了共善的理念。透過這樣的合作,能夠讓更多人認識慈濟的人文精神,同時藉助彼此的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蘇醫師在學生和孩子的生命教育方面貢獻良多,透過這場音樂會,更能將這份精神發揚光大。

當節目進行到玫瑰墓的「老」時,蘇醫師邀請大家開啟手機的燈光,伴隨著音樂輕輕搖動,彷彿用愛照亮那些黑暗的角落,守護著家人、守護著臺灣、守護著志工,守護著世上的每一個人。大家靜靜地品味著,這就像是父親為女兒出嫁所懷的心情。醫師所引導的活動象徵著用愛與關懷照亮生命中的黑暗角落,讓參與者回顧過去,感受到陪伴與守護的重要性。

提到「已老到不知所措」,不免讓人感到一陣歲月無情的感慨,似乎在提醒著人人要珍惜當下,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值得珍惜的人與時刻,音樂是生命的一部分,活著真好!

◎用心看音樂下的每一幕故事後記-吳晶晶

「用生命寫歌、用音樂來說故事」這是場音樂劇結合演講,是主唱蘇醫師在急診室二十五年來的心聲。在現在充滿A I及網路的世界裡,大家在網路上用的時間有多少?在真實世界裡又花了多少時間來充實自己、強化自己?每個人都只有活一次,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確實令人震撼,要省思自己,在大腦的迴路裡,如何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在蘇醫師的口述故事裡有一位小朋友林豈臣,活了十七年洗腎十六年,經歷了三次的「死去活來」,依然信守與母親的承諾要活下來照顧好媽媽,希望以後可以幫媽媽推輪椅……他說「活著、真好」,但是造化弄人,承諾始終沒變,換豈臣化成天使永遠保護照顧他的媽媽,這是另一個旅途的開啟……

還有一幕是「血盟宣示」內容是在說明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庭,媽媽因生病急需十萬元醫藥費,校園內有黑道背景的老大知道這事,就唆使同學幫忙刺殺看不順眼的人,因同學急需十萬元,老大承諾事成就會給錢。就在當下校長察覺到這學生有事情,於是前去家訪發現學生的困境,至此以後校長都會拿著一包米到學生家中拜訪,也勸退了當時想要幫忙黑幫的學生,讓學生重獲新生,成為了日後的企業家幫助無數的人,成就了無限的幸福……

這麼多的生命故事,需要有一個團體、一份力量宣導出去,看到了無數多的人來參與這場盛會,感動了無數多人的內心,期待「玫瑰墓」能繼續走下去推廣更多生命故事,讓校園、社會大眾乃至每個人都能愛自己、愛社會,讓社會不再冷漠。

圖左 :國際獅子會300E3洪崇傑主席(站立者),同時也是慈濟的工,他表示,將音樂會舉辦在靜思堂有著特別的意義和目的。慈濟的使命是為佛教和眾生服務,而獅子會則是為獅友、友誼與服務而存在,玫瑰墓樂團則專注於教育,致力於學生和孩子們的生命教育。這三個公益團體的結合,創造出一股強大的力量。[攝影者:林美琴]
圖右 :玫瑰墓樂團團長蘇世揚醫師(左)頒贈的感謝狀給慈濟榮董團隊代表林維揚(右)。[攝影者:林美琴]

圖左 :玫瑰墓樂團團長蘇世揚醫師頒贈的感謝狀給國際獅子會。[攝影者:林美琴]
圖右 :妙手生華團隊表演〈綠葉成蔭〉的手語演繹。[攝影者:林美琴]

圖左 :演奏的故事中講述了勇敢的史瑞克,他是一位癌末的患者。為了實現他想陪伴家人一起看電影的心願,醫生特意為他包下了整個電影院[攝影者:林美琴]
圖右 :觀眾席中的每一個人都專注地欣賞著樂團的表演,聆聽著動人的故事。[攝影者:林美琴]

圖左 :玫瑰墓樂團、國際獅子會與慈濟基金會榮董團隊三方聯合主辦,別開生面的生命音樂講座——《音愛生命》,合影留下永恆歷史。[攝影者:林美琴]
圖右 :會後,大家響應捐款,濟助緬甸地震災民。[攝影者:林美琴]
圖左 :會後,玫瑰墓樂團團員在音樂故事書簽名活動。[攝影者:林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