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蘇瑪返台受證 想帶「慈院」回巴拉圭

蘇瑪返台受證 想帶「慈院」回巴拉圭

E-mail 列印
巴拉圭的慈濟人不多,在推動訪視志業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人們普遍貧窮,「幫」與「不幫」常是一大抉擇。蘇瑪將受證成為第一位巴拉圭籍的慈濟志工,從巴拉圭出發到抵達台灣,整整花了三個小時,但參訪大愛台、慈濟醫院等志業體後,讓她收穫滿滿,很想把「慈濟醫院」帶回國,幫助更多貧窮的人。

現年46歲來自巴拉圭的蘇瑪師姊(中文譯名)是一位天主教徒,從事教職,從2002年接觸慈濟迄今八年,是第一位巴國授證的慈濟志工,此行希望能把慈院規模帶一點回國。[攝影者:楊福龍]
◎種樹 撒播希望

2010年6月,巴拉圭慈濟人發放一萬棵「馬黛茶」樹苖,給印地安原住民種植。因為「馬黛茶」是當地居民不可或缺的茶,只要能將樹苗培育成功,就能販售得利,改善生活經 濟。這是蘇瑪最開心的事,因為她終於看到貧困的同胞能擁有「夢想」的權利。滿懷欣慰的她說:「現在就只等待下雨,讓樹快點長大。」

蘇瑪在2002年開始加入慈濟的活動,跟著志工訪視、發放、義診。由於她是當地人,沒有語言上的隔閡,對於慈濟志業落實當地有相當大的助力。2009年,巴拉圭東方市在加 蓮地印地安村援建小學教室。硬體建蓋完成後,周圍空曠無樹,加上相鄰的大豆農田噴灑農藥,蘇瑪擔心影響小朋友的健康,提出在教室周圍種樹的計畫。

蘇瑪的家有一棵很大的紫檀樹(LAPACHO巴拉圭國樹),為了節省購買樹苗的經費,她收集紫檀樹掉落的種子,耐心地培養三個月後,動員全體志工將一百多棵樹苗移植到印第 安村。種下小樹苗後,大家萬分期待「小樹長大」,因為季節一到,紫檀樹就會開出滿樹花朵。蘇瑪用她剛學會的華語說:「漂亮喔!等樹長大了,印地安村的孩子就有綠樹遮蔭 了。」

◎貧窮 遺撼難挽

巴拉圭的慈濟人不多,在推動訪視志業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其中最讓她為難的是,「幫」與「不幫」的抉擇。儘管學習慈濟助人的理念和原則,然而,巴拉圭的「普遍貧窮」, 仍是她心中的最痛。「因為貧窮,身體的病痛總是拖到很嚴重了,才會送到醫院,很多人會因來不及醫治而往生。我想幫,也幫不了……」談及無法挽回的傷痛,蘇瑪幾度哽咽,只能 抿著嘴,無奈地搖頭。

太多令人無能為力的事總是不斷發生。她雖然難過,卻不會逃避,因為還有許多人等著被救助。擦了擦眼淚,蘇瑪哭紅著雙眼說:「能救一個是一個,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想 慈濟醫院

訪視的路上有悲,但也有喜。她曾經關懷一個極為貧窮的家庭,為他們購置一台二手的洗衣機;當蘇瑪看到家庭裡的八個孩子穿著乾淨的衣裳上學,彷彿像看到紫檀樹開出滿樹的燦爛 花朵,那是可以握在手中的希望,不再是無能為力的了。

想到花蓮見證嚴上人,想親眼看看慈濟的發祥地,想受證成為慈濟委員……這些想法及念頭,縈繞了好多年。終於在進入慈濟八年後的2010年,她風塵樸樸地從巴拉圭搭了七個小 時的飛機到巴西聖保羅,再到荷蘭,然後飛到泰國,再轉機來到台灣。11月25日出發至27日抵達,整整花了三天。很累,但是很甘願,因為她將在12月7日受證成為慈濟委 員,成為第一位巴拉圭籍的慈濟志工。

來到台灣後,蘇瑪參觀了慈濟醫院、環保站、大愛台等諸多志業體,最想帶巴拉圭的,是「慈濟醫院」。沈吟了一會兒,蘇瑪正色地說:「巴拉圭最欠缺的是醫療和教育,如果能有慈 濟醫院,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慈濟醫院』,我就心滿意足。」

她還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希望慈濟能夠出版西班牙文的上人著作,她說:「我周遭的朋友都很想認識慈濟,如果有西班牙文介紹,我就能接引更多的菩薩。」 .

圖左 : 儘管學習慈濟助人的理念和原則,然而,巴拉圭的「普遍貧窮」,仍是蘇瑪心中的最痛。[攝影者:楊福龍]
圖右 : 台灣人文真善美志工,張晶玫師姊(中))訪前為蘇瑪師姊(中文譯名)別上麥克風。[攝影者:楊福龍]
圖 : 來到台灣後,最想帶巴拉圭的,是「慈濟醫院」。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慈濟醫院』,我就心滿意足。」 [攝影者:楊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