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每周三夜間環保,總會看到陳桂珍師姊不停歇地一直做。[攝影者:王慧茹]
每周三晚上,是新竹縣新豐鄉新庄子環保站的夜間環保,環保車從周遭六個夜間環保點載回回收物,十多位志工集中在環保站裡開始做整理分類。其中有一位動作迅速俐落,做起事來 絲毫不輸給男人的慈濟志工陳桂珍,踩完寶特瓶,看見環保車回來,馬上過去幫忙卸貨,完成後,又馬上轉去拆寶特瓶蓋,一整晚不見桂珍稍微停歇。
◎苦難長養慈悲貧窮佈施不難
1955年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五指山的陳桂珍,三歲就過繼給舅舅當女兒。桂珍回想著:「從小家庭經濟環境就不好,曾被列為二級貧戶,也接受過天主堂的救濟。」十三歲便出外 打工,幫家中分擔經濟,從麵店洗碗小妹,到食品工廠、紡織廠當作業員等,到了1986年起至今,桂珍就一直在高爾夫球場當桿弟。也因為成長在辛苦環境中,即使曾有一段不甚 圓滿的婚姻,桂珍還是堅強面對生活,任勞任怨地一路走來。
到球場工作約一年後,一位來打球的林先生會看面相,桂珍跟著同事一起去找他,想瞭解何時自己的命會好一點?然而桂珍得到的答案卻是:「不看僧面,要看佛面,有因緣要多佈施 多行善。」同事跟桂珍說,既然人家幫忙看相,應該要包個紅包,但林先生客氣婉拒,反而順道提及花蓮有位師父,長得很清瘦,現在正在蓋醫院,若要捐的話,就捐給花蓮師父,於 是桂珍就把錢匯出去,從此每月固定劃撥給花蓮的師父。
兩年後,她看見一位來打球的客人很面熟,相談之下,原來客人與他的太太因護持慈濟,全家福相片曾出現在《慈濟道侶》,讓桂珍印象深刻,因而促成參訪精舍的想法。回來後,桂 珍開始募款,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於1994年受證。
◎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
1990年,一台從新豐鄉出發的遊覽車,要到板橋聽證嚴上人的「幸福人生」講座,車上坐著滿滿的人,桂珍也是其中之一。「用鼓掌雙手做環保」,聽完演講回家後,桂珍就開始 到處去收資源物,不論是在球場工作場所、路邊,或是跟會員收善款時做宣導,她都以摩托車一個麻袋、一個麻袋載回家。
直到收集了一定數量後,桂珍便載去賣,再將變賣所得捐給慈濟。後來,因回收量愈來愈大,為能一次載更多,桂珍用標會方式湊足了錢,買了一台小發財車,還一連考了兩次駕照才 通過,從此環保回收車在大街小巷、為愛護地球而奔走。
然而剛開始做環保,有些鄰居不諒解,引來一些批評,但桂珍心想:「人在做天在看,我誠正信實。」而當年那位反對聲音最大的鄰居,如今也跟著彎腰做環保。「信己無私、信人有 愛」,現在左右鄰居都會主動把回收東西拿到桂珍家。
有一次,一位日本人到球場打球,桂珍做他的桿弟。在等待打球的空檔,桂珍抽空去翻垃圾桶找尋寶特瓶,那位日本人見狀,生氣地指責桂珍。突然桂珍想到在背包裡有本《慈濟月 刊》,拿出來翻給日本客人看,其中有張環保站相片,桂珍比畫了一下,再翻到上人的法相。他一看就說,他知道這位法師,當場改口稱讚桂珍,說她是一級棒。
◎倍策精進勤求不息
桿弟的工作代表著時間就是金錢,但只要有任何活動需要人力,桂珍依然把握機會,絕不推辭,勇於配合。舉凡訪視、工地志工、生活香積、環保、精進助念、醫院志工等等,似乎總 能看到桂珍的身影。在每天忙碌的行程中,桂珍還能抽空去照顧一百多坪大的菜園,等到蔬菜水果熟成了,就到處分送與人結緣。
走過小時候的艱苦環境,長大結婚,卻仍需替先生處理不斷的債務問題,更要一肩扛起養大三個小孩的責任。「人生嘆苦苦何在,親身入苦去感受」,接觸慈濟後,桂珍體會到「人問 心無愧心最安,並非有錢才快樂。」既然碰到了,就去面對,遇到逆境時,桂珍總是翻閱上人的書,從中間尋找智慧法藥。
在精進念佛共修中,觀照經典文句,不斷地反思自我,「人生在世幾十年,何必斤斤來計較」。桂珍怡然地笑說:「好在我有這慈濟因緣,一路走來,滿心歡喜,雖然曾經過得很苦, 但吃苦了苦,把吃苦當吃補。」從參與助念、醫院志工,桂珍看見生老病死、人事苦難,凡事也愈來愈看得開。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人為善,福雖未至,但禍已遠離」、「隨緣自在,命裡該有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桂珍信口拈來都是上人的法:「我們何其有幸,這一 生跟對師父,一定不會錯。」擁有三心──赤子之心,駱駝耐心與獅子勇猛心,在慈濟菩薩道上,能做就是福,桂珍倍策精進、勤求不息。 .
圖左 : 在精進念佛共修中,陳桂珍師姊(中)觀照經典文句,不斷地反思自我。[攝影者:駱秀寬]
圖右 : 陳桂珍師姊(左)做起事來,女人當超人用。[攝影者:王慧茹]
圖左 : 陳桂珍師姊參與新竹聯絡處整地,鋪設連鎖磚工程。[攝影者:王慧茹]
圖右 : 每周三夜間環保,只要哪個分類區塊有需要,陳桂珍師姊(右)隨時補位幫忙。[攝影者:王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