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濟論壇第四場「心靈環保」 生命淨化的力量

慈濟論壇第四場「心靈環保」 生命淨化的力量

E-mail 列印
慈濟論壇第四場進行的主題是「心靈環保」,內容有「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慈濟環保志工與正向心理發展」兩項議題。來自證嚴法師思想為軸心發展出來的觀點,重要的是志工的實踐,這場論壇重視在心靈環保上對心靈正向的力量,還有人與環境、人與心靈之間的關係。

第四場慈濟論壇進行的主題是「心靈環保」,內容有「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慈濟環保志工與正向心理發展」兩項議題。[攝影者:李淑慧]
慈濟論壇第四場進行的主題是「心靈環保」,內容有「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慈濟環保志工與正向心理發展」兩項議題。主持人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林朝成教授表 示:「重要的是志工的實踐,來自證嚴法師思想為軸心發展出來的觀點,這場論壇比較重視在心靈環保上對心靈正向的力量,還有人與環境、與心靈之間的關係。」

◎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

慈濟大學上德下傅法師談「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說明慈濟環保二十年落實的精神。大乘佛教很重視心淨土淨,透過身體力行做環保,基本上在做的當中,從內心淨 化去除煩惱,因為證嚴上人說:「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從做的過程中,雖然身體流汗,但外圍環境變好了,內心的煩惱也能因此消除。

更重要的原因是,親自去體驗這個妙法外圍的環境清淨,感受到內心清淨的法喜,建構成現在所看到的人間淨土。

人間淨土並不是上到未來或是未世的需求所要到的地方,當下的環境生活本來就可以做到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證嚴上人希望大家惜福愛物與珍惜山河大地,方法並不是透過禮佛、拜 佛、誦經就能到達清淨的境界,而是要透過身體力行去體會妙法,做中增長智慧,實踐大環境淨化的境界;二十年來,慈濟環保志業的過程經驗,落實達到身心靈都能淨化的境界。

◎環保志工與正向心理發展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許木柱教授在兩天的研討會中,看到從很小的事物發展出不凡的思維。收集慈濟月刊與大愛台四十位環保志工的資料加以分析,另外透過北、中、南區總共六十 到八十位之間的環保志工深度訪談;目前研究的結論是,以故事來說明更能碰觸心靈深處。

很多志工因為做環保後,在身體與心裡狀態都有很正面的發展與效果。美國在1990年,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受到學界重視,主張人類的正向心理與正向思維,對人類的貢獻更大,是 社會往前走的動力。

環保志工因個人生命意義的轉化,對社會的貢獻也是正向的。其發展出的特質與影響,一個是意義的追尋,對自己與環境的意義;另外一個是價值,發現生命的正面價值。性格樂觀的 人對於創傷會趨於正向思考,尋求支持或建設性的情緒,才能很快找到正向的力量,投入正向的行動。

接下來,就「環境變遷和人類行動」、「經濟心理學消費的部分」與「文化生態學」等三方面,說明環保志工的心靈轉變;從志工的心理層面,對環境的認知、行為動機與意義的建 構。個人改善身心適應的經驗,體悟生命教育,成為草根菩提保護地球;所以環保是一個心靈的道場,慈濟環保志工各有獨特的過程與動機,覺知或追尋的意義各有不同,包括環保文 化、認知及利他行為;同時強化助人精神,及個人身心的安適。

◎見證環保正向思維

南港環保志工李時展原來有精神官能症與幻聽幻覺的現象,多年痛苦折磨因走入慈濟環保教育站,身心病痛得以痊癒,並進而產生歡喜心,帶著太太走進慈濟大家庭,改善全家關係。

李時展現在是位手心向下,可以付出的人,不但變得精神好,也會主動關心子女;每天聽證嚴上人的開示,生活找到重心。他的太太游芬彩說:「感恩上人的法,感恩慈濟志工的關心 與鼓勵。」李時展因做環保而心轉念轉,是一位生命的勇者。

內湖環保志工蔡志立在父親陪伴下,見證分享:「在環保道場找到別人對我的尊重、信任與託負,因吸毒被家人趕出家門時,做環保後第一個願望是回家。」培訓後的第二個願望: 「是後半輩子可以全心全力的做慈濟。」

中山區環保志工石皓文就讀高中時,在一群朋友的鼓動與彼此助勢下,因「結夥搶劫」被送進感化院,從此因交友不慎加上原本桀傲的個性,讓他多次出入監獄。三十七歲那年,感覺 手指異常的麻,接下來腳也開始麻,緊就檢查出是頸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到神經根。

緊急開刀後雖免除全身癱瘓的命運,卻必須終身與輪椅為伍。現在坐在輪椅上的他,或許無力改變年輕學子誤入歧途的大環境,但他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敲醒孩子們的良知善念, 鼓舞他們跳脫環境的無奈,尋回純真、美善的心境。

◎轉化的教育

慈濟志工陳阿桃師姊以「環保心靈轉化」為題,分享衣服、雙手髒了,可以用水洗;但是,心的污垢要用法水洗滌;幫客人洗頭順洗心,將佛法傳給客人。慈濟志工陳金海分享「慈濟 環保道場建立」,以三重環保教育站為例,每天約有百位志工投入資源回收,每年約有四十五所學校三千人參訪,同時也是親子互動的最佳道場。

來自高雄的慈濟志工陳哲霖是一位工程師,身為主管的他,以前從未接觸過環保,進入慈濟以後,才開始做環保回收。「在八卦寮做環保的時候,我發現那麼多東西被丟出來,覺得地 球資源有限,做了以後,知道我們應該更惜福。」陳哲霖說。看到那麼多小孩也在八卦寮做環保,深感環保應該向下紮根,用心教育環保觀念,落實珍惜資源為日常生活習慣。

陳哲霖付諸行動,開始搜集資料,發願分享一千場做環保的心得。今天在論壇分享「慈濟環保教育」,是五年來,進行的第七百八十六場演說,他期待藉由持續的分享,讓大家了解環 保的迫切。

陳哲霖引述「環保五地」,談天說地講氣候變遷;以「環保十指」來淨化大地;用「一天五善」淨化心地;藉「幸福密碼」來敬天愛地和依上人的「十在心路」達到腳踏實地。 .

圖左 : 慈濟志工踴躍參與論壇的學習,增長提升人與環境、人與心靈之間的關係。[攝影者:李淑慧]
圖右 : 內湖環保志工蔡志立(左一)在環保道場找到別人對他的尊重、信任與託負,期許後半輩子全心全力的做慈濟,為他人付出。中間是蔡志立的父親。[攝影者:李淑慧]

圖左 : 南港環保志工李時展(中)因投入慈濟環保教育站,身心病痛得以痊癒,並進而產生歡喜心,帶著太太游芬彩(右)走進慈濟大家庭,改善全家關係。[攝影者:張家基]
圖右 : 慈濟大學上德下傅法師談「佛教環保觀-以證嚴上人思想為軸心」,說明慈濟環保二十年落實的精神。[攝影者:張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