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以人為中心 喚起重視環保議題

以人為中心 喚起重視環保議題

E-mail 列印
面對全球暖化的議題,最後造成糧食危機、能源、公共安全等問題,都急於尋求解決的方法。但是證嚴上人的法是非常全面,而且契合佛法,有系統回應整個事件的困難。最大的根源就在人心,從佛法來講,要從人心淨化開始做起。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表示,證嚴上人的法是非常全面,而且契合佛法,有系統回應全球暖化的議題。[攝影者:張進和]
◎內心的清淨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在慈濟論壇中提及,對於全球暖化的議題,最想要讓全球人知道的是什麼?很多人在做環保的時候,是從不同面向、不同的點,但是在同樣的觀念下在做 的。在現在的社會和國際局勢,對於氣候變遷產生了嚴重的後果,也都舉出了各個不同的解決方式。

不管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引起災難,最後造成糧食危機、能源、公共安全等一切的問題,都急於尋求解決的方法。很多人都用科技的方法來開發新能源,解決現行社會所面對的困 境。

但是證嚴上人的法是非常全面,而且契合佛法、有系統的去回應整個事件的困難。最大的根源就在人心上面,從佛法來講,要從人心淨化開始做起。有一個很清楚、完整的心靈環保道 場,從人和人的互動、生理(人的生老病死)、物理(成住壞空)來印證。

謝景貴表示,剛進來慈濟的時候,認為上人是宗教家,所以所發的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世界無災難,是因為上人慈悲,希望天下眾生都得救。其實不是如字面上如此簡單。所謂 環保、清淨在源頭、人心淨化之後,社會祥和,人和人沒有衝突,怎麼還會和天下災難有什麼關係呢?

他舉例說明,保特瓶在家裡就要清洗乾淨才拿出來回收,這是一個法,而這個方法背後所代表的「清淨在源頭」,最重要的是人心,也就是個人內心的清淨。人們現在的災難是過去兩 百年來貪婪的結果,災難發生了還是要去救災,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消費行為,還要想辦法去減緩。最後令人感覺有希望的還是清淨在源頭的「源頭」,也就是人心的淨化。

◎佛法人間化

「環保與宗教研討會」第三場的議題,由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盧蕙馨教授主持。

盧教授以三位教授的論述,分享了她的看法:「魏德東、林朝成兩位教授幾乎都是從宗教的觀點,論述佛教的緣起論、平等論,基本上有其生態思想,不是以人為中心、萬物平等的, 而是從經典的教育來取材,給予推動環保的行動做參考。雖然經典比較強調個人的自覺,相對可以產生信心而行動,其背後有深厚的影響、很好的詮釋,這和慈濟靠著眾人的力量來成 就有一些差異。」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產品,在傳統的社會裡是根本不可能有的題材,提供現代佛教一個不一樣的教育。」盧教授補充說明何日生教授提出的社區環保:「其實環保就是一個道場,道 場也不離宗教的的觀點,在慈濟的環保道場,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菩薩、佛,這是一個很理想的境界。」

盧教授接著說,慈濟環保站的環保志工,在每個動作、起心動念中,都在修行的範圍裡,把佛經的道理體現得非常徹底。慈濟是回歸到原始佛教,佛陀的本懷,魏德東教授希望能在大 陸地區,透過力行實踐,讓人們體悟「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道理。盧蕙馨教授讚嘆魏德東教授:「把佛法人間化,做了最好詮釋。」

「林朝成教則從佛經演繹出,對環境變遷、生態、土地的倫理觀念自然結合,有了很好的方向。」盧教授稱許這觀念是很值得推崇的。盧教授很欣慰,在慈濟裡有很多伊斯蘭等其他宗 教的教徒,發現宗教間共通的地方,因此不會因參加慈濟而改變信仰,反而更堅定。

◎舉手之勞 用心做

近年來,全球暖化日趨嚴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球,就像一位母親,居住其中的人是孩子;如果孩子們失去這位母親,也會無所依靠。慧日講堂廣海法師因此以關心的態度,參與了 第一屆慈濟論壇。

在論壇研討會中,聽到許多專家學者的意見,與環保志工的實例分享後,廣海法師也想從自身開始,盡己之力改變現況,將汙染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聽到慈濟基金會何日生的論述,廣海法師得知環保志工的所做所為,也感受到證嚴法師的大愛,是從每個人的周遭,最細節的部分開始做起。雖然環保只是舉手之勞,如果每個人從這 個舉手之勞當中用心做起,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環保志工付出心力、勞力來做環保,可以得到內在的安心,自己的煩惱也不會升起。

廣海法師認為,環保志工把心安住在環保工作上,對個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幫助;社會上因為實行環保,會減少污染。簡單的舉手之勞,就能喚起大眾重視環保議題,進而擴展到世界每 一個角落。

環保志工必須建立如何做環保的概念,再從教育著手。廣海法師表示,環保是專業的工作,它細微的分類方法,必須從教育著手,實際去參與。就像上人所說的,做的同時,身心會變 得很柔軟,待人接物也會改變,人心也改變。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廣海法師發現自己應當省思,因為周遭許多現象,與慈濟的環保概念落差很大。他說:「我感覺到慚愧,因為我常常忽略到微不足道的細節。」在惜福方面,廣海 法師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圓滿。從這次的論壇中,廣海法師學習到上人的精神與慈濟環保志工的用心,而這樣的精神,可以為他帶來內心的鼓舞。

何日生分享自己剛入慈濟,洗碗的時候,水龍頭的水開得很大,很浪費。廣海法師聽了,內心自省,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氣。他感受到從小地方,可以看出自己的不用心,即便是一 滴水,它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資源,不能浪費。

最讓廣海法師感動的是環保志工的所做所為,他說:「他們來自社會各階層,能夠把自己的時間撥出來投入在環保上面,我覺得這是這個社會最珍貴的。」廣海法師覺得,這種精神應 該要被發揚光大。這當中不分階級、不分貴賤,每個人都能投入心力在環保工作,深深感動著廣海法師。

帶著這樣深層的感動,廣海法師回去之後,想要與講堂的同儕分享,讓他們能夠參與這樣的分享進而改變他們,能夠從小地方著手,開始做環保。 .

圖左 : 盧蕙馨教授表示,慈濟環保站的環保志工,在每個動作、起心動念中,都在修行的範圍裡,把佛經的道理體現得非常徹底。[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 廣海法師(左)表示,環保是專業的工作,它細微的分類方法,必須從教育著手,實際去參與。[攝影者:張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