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鼓勵慈少正向思考 以「好話」取代嘲笑

鼓勵慈少正向思考 以「好話」取代嘲笑

E-mail 列印
為了帶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與正向的態度,今天(12/19)岡山慈少班邀請燕巢國中游奇雅老師帶來「向好典範看齊」、「微笑不見了」兩堂課,希望學員學習自我約束,多說好話,以避免傷害別人;並鼓勵正向思考,不因別人的嘲笑而自怨自艾;更重要是知福、惜福,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課程中游奇雅老師讓學員們藉由以二指全力推即保留思考並可發洩情緒。林秀鳳師姊、陳韋君(右)。[攝影者:林萬壽]
2010年12月19日,又到了岡山志業園區慈少班上課的日子。隨著嫌貧愛富、缺乏正義感的人數增加,品德教育成為目前社會的弱點之一,因此特別邀請到燕巢國中的游奇雅老 師來與同學們分享,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不用言語傷害他人及如何處理他人對自己的冷嘲熱諷。

◎向好典範看齊

不到二十歲的電腦奇才沈芯菱,小小年紀考取三十七張專業證照。小學三年級時,利用網路替阿公賣滯銷文旦;小學五年級,為弱勢孩子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免費教學;國二時就靠 著個人網路工作室,賺進人生第一個一百萬,所得全數做公益。不只如此,她還獨力舉辦貧童英語夏令營。她說,今天有這個能力是老天賜予的,所以要回饋給社會。

和氣隊的凌字妤看完影片後也想向她學習,做一些幫助人的活動,發心先從照顧爺爺做起,體諒他行動不方便,回家要主動幫忙掃地拖地。

證嚴上人開示的影片中提到一位來自花蓮的王同學,家境貧寒,從小由阿嬤撫養長大,他不跟同年齡的孩子一樣貪玩或者埋怨父母;因不忍阿嬤辛苦地撿資源回收維持家計,所以時常 跟著阿嬤到處撿回收物。他說,雖然沒有碰過媽媽的手,卻碰過阿嬤的手,阿嬤的手是雙撿破爛的手,希望長大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照顧阿嬤、報答阿嬤。

他樂觀、陽光又很用功,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孝順,今年他也得到全國孝親模範獎以及慈濟新芽獎學金。此外他也感恩慈濟師姑時常來關心他,並發願以後要當慈濟人,讓別人體會這份 溫暖。

課堂上有一對穿灰色上衣的父子,一年多來每當慈少班上課,他們便主動來幫忙、一起參與課程,爸爸林秋涼師兄說,慈濟辦的活動都很好,帶兒子林穎傑一起來是要讓他知道,很多 人的家庭狀況不見得比我們好,學習「知苦惜福」,以後也要做有益社會的事情。

他也覺得影片中的王同學很有勇氣,值得讚賞,當其他小朋友好命的過日子時,他能懂得感恩惜福,這可當做自己的一個借鏡。大學二年級的林穎傑很喜歡沈芯菱的影片,看到她不僅 在電腦方面非常有天份,還非常有慈悲心,他說,雖然沒有這方面的長才,不過要學習沈芯菱的精神,幫助他人。

◎微笑不見了

游奇雅老師發現國中生在學校被同學嘲笑的機會很高,所以特別設計一份教案,樂觀活潑的她很開心能與慈少同學分享,希望能為孩子們帶來正面思考的觀念。她說:「很多事情我們 都朝負面的思考去想的話,學生就會愈來愈墮落,如果讓他們學習正面思考,對學生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課程一開始,游奇雅老師播放一首節奏快又相當High的音樂,特別的是音樂聲中有一個人在笑,笑聲從清笑、大笑到狂笑,最後變成乾笑。游奇雅老師要同學用心感受,再把聽到 的感覺寫出來,禪定隊洪振凱分享道:「聽起來像是在舞廳、又像吸毒人、惡魔、過度興奮的人、最後笑得太累了。」原來,「笑」有這麼多種類,可以從中分辨一個人的心情。其中 最不可取的「笑」即是「嘲笑」。

在國中及高中階段,嫌貧愛富的觀念使同學喜歡跟有錢的同學做朋友,看到衣服不整潔、外套有一點髒髒的同學就離他很遠,甚至說「那麼臭,走開」!

因此在班上總會有一兩個同學被排擠、被嘲笑。嘲笑別人是非常不智的行為,這些被嘲笑的同學只要態度正向,可能是未來的國家棟樑,就像雙腳麻痺無法行走的劉大潭老師,小時候 也常常被歧視,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力爭上游,成為發明家。所以不該把自己一時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若不在孩子的成長背景中導正這個觀念,長大還是會如此。

游奇雅老師藉由一本《不要嘲笑我》的繪本做介紹,書中有載眼鏡的小朋友、載牙箍的妹妹、打籃球時總是最後才會被挑中的人、街角的乞丐……等,他們不希望被嘲笑,在上帝的眼 中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總有一天會有同樣的翅膀。

游奇雅老師問:「同學請回想看看,是否有嘲笑過別人?被嘲笑的人或許表面一笑置之,但可能回家後躲進棉被大哭;再想想,你是否曾經被嘲笑?回想一下當時的感受、是否覺得受 傷?」有些人選擇一笑置之、不理會、表面接受其實放在心裡,又或者給對方一拳,甚至出現自殘的行為。因此不要以為對方不在意,就任意嘲笑對方、取綽號、開玩笑。

在大陸有一位女孩因為被同學嘲笑腳太臭,自卑到想截肢;也有一位男孩因取名「小強」被同學嘲笑,無奈到派出所改名子,但是名子改了,綽號就消失了嗎?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 變自己的心態,學習「正面的思考術」、正面的語言來回應他人的批評,這也能夠幫助自己克服困難。

游奇雅老師透過三個面向談正面思考術。「情緒」上,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可以當作沒聽見、一笑置之、接受他們的話再自我嘲笑一番;「行為」上,利用滿足需求的方式,例如吃 一點甜食、睡個覺,或者不斷向自己描繪成功的情境,以及讓正面的印象和語彙在腦中挖掘出正面的路徑;最後的「認知」層面,試著要求自己抽離情緒、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 件,不要全盤否定自己,鼓勵自己下次會更好。

◎好好出氣 學習正面的語言

接下來游奇雅老師要同學以互推的方式,來體驗面對嘲笑的處理方式。兩個人用手掌互推,表示不加思考,一味地責怪對方,可能會造成大的傷害;以二指全力推,表示保留思考,並 可發洩情緒;接下來是雙手抱住自己,如果一個人抱住自己不使情緒發洩,愈用力,則自己的傷害就會愈大。

當自己憤怒時可以用這種方法,或是手指角力遊戲、互推遊戲、計時發洩練習、打沙包、深呼吸、瑜加放鬆法、抽離情境等安全的方式讓自己抒發情緒。

此外還要學習正面的語言,當同學考取好成績,可以學習讚美他,而不是說出沒甚麼了不起等負面的話。

話,人人會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好話」,一句真心、關心別人的話,可以讓沮喪、挫敗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勇氣;一句輕浮、嘲笑的話,都會讓別人自尊受傷,心生痛苦。「現再 請拿起鏡子,對鏡子裡的自己講一句正面的語言和負面的語言,你看到了甚麼?」禪定隊洪振凱分享道:「說正面的語言看到自己嘴角上揚、很開心的感覺;說負面的語言時,覺得自 己情緒低落、惡言相向,比較喜歡說正面的語言的自己。」 .

圖左 : 「微笑不見了」課程中,游奇雅老師要同學用心感受音樂中的笑聲,告訴同學「笑」就和音樂一樣有不同的面向,讓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攝影者:陳雅琪]
圖右 : 課程中游奇雅老師讓學員們藉由手掌互推表示面對嘲笑的處理方式,若不加思考,這力量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鄒進益(左)、張正佳師兄(中)、黃偉誠(右)[攝影者:陳雅琪]

圖左 : 對課程中的音樂感受,禪定隊洪振凱(右)分享道:「聽起來像是在舞廳、又像吸毒人、惡魔、過度興奮的人、最後笑得太累了。」[攝影者:林萬壽]
圖右 : 台下的慈少用專注的眼神,跟隨著志工一同學習比手語歌。[攝影者:林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