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法語敲醒夢中人 堅定道心不退轉

法語敲醒夢中人 堅定道心不退轉

E-mail 列印
1958年出生鹿港的張秀靜,個性開朗樂觀,勇於承擔,進入慈濟,一直謹記證嚴上人慈示「把握因緣、做、就對了」,目前,承擔精進組和氣幹事及協力副組長,1987年受證,法號慮佒。黃國寶,1953年出生員林,每有大型活動,總是可以看到他掌廚的畫面,平日,承擔義消副隊長工作,1987年受證,法號惟倧,夫妻倆同行慈濟菩薩道,勤耕福田,令人稱羨!

張秀靜(左)和黃國寶夫妻,同心協力將切好蔬菜抬起,準備入鍋。[攝影者:莊明傑 ]
1958年出生鹿港的張秀靜,個性開朗樂觀,勇於承擔,進入慈濟,一直謹記證嚴上人慈示「把握因緣、做、就對了」,目前,承擔精進組和氣幹事及協力副組長,1987年受 證,法號慮佒。黃國寶,1953年出生員林,每有大型活動,總是可以看到他掌廚的畫面,平日,承擔義消副隊長工作,1987年受證,法號惟倧,夫妻倆同行慈濟菩薩道,勤耕 福田,令人稱羨!

◎法語敲醒夢中人

張秀靜,出生於淳樸的鹿港小鎮,家中務農,排行老六,從小非常孝順,國小畢業後聽從父母的話,馬上投入職場。十七歲那年,她的大哥成立紡織工廠,秀靜協助廠務,但管理工作 繁瑣,讓她深刻體悟要用心善待員工。

二十三歲那年,透過相親,嫁給黃國寶,生長員林鄉下的國寶,從小家中貧困,因而非常刻苦耐勞,認真工作。婚後,夫妻倆於台中逢甲商圈經營小吃店,生活幸福美滿。

幸福的日子,在生下長子後就變調,孩子的身體健康不佳,常進出醫院,醫生告知孩子的病無法醫治,請秀靜隨時做好心理準備。身為母親看到兒子的病痛,卻無力分擔,心中好苦好 痛,每天愁眉苦臉過日子,並且到處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蹟。然而,孩子八歲那年,終究抵不過病痛的折磨,與世長辭。

孩子過世後,秀靜更勤跑寺廟,念經拜懺,一次偶然因緣,聽到證嚴上人在廣播電台講《藥師經》,談到「因緣生滅法」,提及:「孩子如果出生在我們家,就是『緣起』,要好好珍 惜,如果往生了,就是『緣滅』,我們要把對孩子的愛,去愛更需要的人。」這些話敲醒夢中人,讓秀靜內心很震撼,深感這位師父的話她聽懂,決定緊跟,從此揮別陰霾的過往,不 再恍惚度日。

◎以身示教 做孩子的模

秀靜將想法告訴國寶,他也很認同,於是,決定和妻子一起加入慈濟志工行列。投入慈濟志業後,夫妻很用心做,任何活動幾乎都可看到他倆身影。東大園區開創初期,他們承擔香積 工作,園區沒廚房可煮食,必須先在家中處理好再送到園區,很是辛苦,更把握時間,幫忙打理雜務,哪裡有需要,就去做。

1999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災情慘重,尤其是埔里地區,更是嚴重。國寶和秀靜夫妻倆,每天往返埔里、台中兩地,協助救災。「父母是孩子的模」,這段期間,夫妻的付 出,孩子都看在眼裡,潛移默化下,善的種子已慢慢在他們心中萌芽。

有一次,一位會員向秀靜訴苦,談到兒子很不聽話,白天關在房間不出門,深夜才會出來,有好幾次險造成火災,讓她很頭痛,希望秀靜能協助。秀靜專程前去關心,但當她敲房門 時,裡面都沒反應,腦中忽然想到可以帶兒子一起來,或許同是年輕人會比較好溝通。

回家和兒子商量,原本他擔心做不好而拒絕,秀靜鼓勵他並告知:「這孩子很可憐,我們是不是應該幫助他?」兒子點頭。隔天,當兒子敲房門並告知身分,沒多久,房門就打開了, 迎面的是一位表情憔悴、神情呆滯的孩子,當下秀靜嚇到了,更堅定決心請兒子一定要幫助。往後日子,只要有空,兒子一定都會陪伴,經過一段期間,這位孩子終於願意走出象牙 塔,並恢復就學。

二十年前,證嚴上人致力推動環保,張秀靜不但響應並帶動附近大樓,每星期日固定到大樓做回收,當時人手不足,有時會請孩子同行,並告知做環保可以救地球,因此,孩子回收觀 念根深蒂固,不僅在家中做,連在學校也會主動做環保。

◎堅定道心不退轉

秀靜是位很精進的菩薩,當然,最感恩的是先生的護持,才能讓她無後顧之憂。入慈濟前,兩人常因小事發生口角;踏入慈濟後,有問題時,會好好理性溝通,彼此懂得惜緣,並用智 慧去面對爭執。雖然現在國寶比較少參加活動,但他平日擔任義消工作,仍熱心公益,默默行善,不落人後。

還沒踏進慈濟,張秀靜平日就很喜歡念佛,常參加「念佛團」,入慈濟後,常參與精進共修,因而往精進組功能深入,也曾回花蓮精舍學法器,就這樣很自然承擔精進組幹事。每有共 修,總可見她在台上當維那,帶領志工用很虔誠恭敬的心唱誦、念佛,並引導大家將心沉澱下來,用心體會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承擔精進組,也須聯絡助念,當新進志工第一次接觸,內心有恐懼時,她會貼心牽著對方的手,陪伴坐在身旁,讓志工不會感到害怕。而參加過程中,更讓她深刻警惕自己要有「人生 無常」的觀念,更要把握每個當下。

入慈濟,秀靜勇於承擔任務,當然也不忘照顧好家人,近幾年,夫妻倆協助女兒帶孩子,雖然,承擔機會少了,但只要女兒一休假,秀靜一定主動打電話給協力組長,願意配合組內工 作,平常,也會利用時間,承擔訪視、香積、量血壓、茶水等工作,分秒不空過,除了組內工作,更常回娘家探望年邁全盲的父親,陪父親話家常。

多年來,秀靜深感身體健康最重要,要珍惜身體,這樣慈濟路才能走得更久。當年,長子病痛時,曾要求吃便當,但因考量身體情形而拒絕,想不到竟成秀靜今生最大的遺憾。「人生 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當親人有需要,千萬不要拒絕。秀靜期盼,大家都能照顧好身邊每一個人,不要讓人生有遺憾! .

圖左 : 張秀靜師姊(左),於逢甲商圈宣導骨髓捐贈。[攝影者:莊明傑翻拍]
圖右 : 社區志工研習日,黃國寶師兄承擔香積,在廚房裡先點火準備煮飯。[攝影者:莊明傑 ]

圖左 : 曾開過小吃店的黃國寶,拿大鍋鏟炒菜難不倒他。[攝影者:莊明傑 ]
圖右 : 東大園區朝山日,總可看到張秀靜(拿麥克風)帶領志工虔誠念佛。[攝影者: 管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