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善訪視研習 談精神疾病探討關懷

慈善訪視研習 談精神疾病探討關懷

E-mail 列印
2011年4月9日在新北市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舉辦慈善訪視研習課程。有來自蘆洲、新莊、泰山、林口及三重區,共有四百三十位志工,參加此次的研習課程,志工把握上課的機 會,一同精進。

訪視是慈濟的根,慈濟人不忍眾生受苦難,走入照顧戶家庭,長期陪伴與關懷。雖然也會遇到挫折,但本著慈悲喜捨的心念,加上契而不捨的精神,走入他人的生命,為照顧戶心靈作 導護。

◎精神疾病的探討與關懷

今日課程,邀請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社服室張紀薇主任,為大家談「精神疾病的探討與關懷」。張主任表示:「慈濟人走入八里療養院,關懷病友多年,讓我很感動,今天與大家 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訪視志工面對的個案愈來愈多元,如何用同理心來關懷精神疾病問題呢?我們對於精神疾病的病患是不是會感到害怕?常見的精神疾病患者有幾種情況?他們在路邊會喃喃自語,比手 畫脚,有的會產生幻覺,時常覺得有人要害他,情緒波動不定。

另有情感性的精神疾病,感情受到挫折或面對種種壓力而產生;精神病患可用藥物治療、復建及職能的治療,精神疾病患者若能早期治療,其實對社會還是有貢獻的。

◎建立個案關係與相處

用同理心傾聽,試著了解對方的感覺,運用技巧與指引,做到不責備,不爭辯、不強制就醫。與精神病患的相處,要有耐性,多給予讚美;建立他們的希望與信心,讓患者感受其家人 的愛,也要引導他們感謝家人;要肯定他們,讓他們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

「精神疾病須要連續三至六個月就醫,才能辦理身心障礙手冊。若遇到患者自殺或殺人,須強制就醫,或儘快通知警察、消防或衛生單位。」紀薇主任提醒病人的權益不可不知。

◎訪視經驗分享

三重區志工林麗鈴與陳美玲說明訪視經驗:案主個性封閉,媽媽和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家中十多年來未曾整理清掃,髒亂不堪,志工五年來愛的陪伴,終於答應讓志工打掃。精神疾病 患者,害怕看到新面孔,過程中,情緒起伏不定,志工不斷地給予輔導及安慰,才得讓清掃可以繼續。

◎學員分享

志工李錦玲表示:聽了專業的說明,更能深入了解,並再對照以往所接觸照顧戶的反應,而有所連結。除對發病成因有所了解外,對以後的類似個案,也能有較專業的判斷,更以同理 心來陪伴與關懷。

「憫念貧苦病患,奔走長街陋巷……」慈濟功德會會歌中的歌詞,是訪視志工最佳的寫照。訪視志工走進社區暗角,對苦難人伸出援手,親身投入,唯有「做」才能體悟,讓生命更加 有意義。 .

圖左 : 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社服室張紀薇主任(左一)表示:「慈濟人走入八里療養院,關懷病友多年,讓我很感動,今天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攝影者:戴龍泉]
圖右 : 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社服室張紀薇主任,為大家談「精神疾病的探討與關懷」。[攝影者:戴龍泉]

圖左 : 志工李錦玲表示:聽了專業的說明,對以後的類似個案,也能有較專業的判斷,更以同理心來陪伴與關懷。[攝影者:戴龍泉]
圖右 : 慈濟志工林麗鈴(右)與陳美玲(左)分享訪視個案的經驗。[攝影者:戴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