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花蓮靜思堂第九次的《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讀書共修會,於4月20日晚上七點,在〈懺悔業障:一一懺悔〉的唱誦中,揭開序幕。共修範圍是懺業障──別相懺悔:懺 口業、懺六根罪障 (水懺講記下篇P1030~1157)。
不同以往的,主持人慈濟東部新聞中心林大欽以和緩輕柔的語調,請八十七位參與的同仁、志工與慈青,起身跟隨旋律、歌詞,回憶過去曾造作的惡業;再由教育志業發展處高專嚴玉 真,走進每一位與會者面前,以嘹亮圓厚的美聲引導大家唱出心中的懺悔。因為「唯有自己至誠懺悔,才能有所得」。
◎諸懺歸一心
在靜心唱誦之後,專研佛教哲學與人間佛教思想的導讀人慈大宗研所助理教授林建德指出,「心(意念)」是驅動一切行為(身、口)的主體,亦即修行的根本,正如證嚴上人向弟子 強調的,心念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就會自然而然的表露在口語和行為中,所以要守好「己心」。
接著引述靜思語「口說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出毒蛇」、「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會沾上一兩滴」等,說明「口業」在生活中的頻繁與影響。
並表示要對「佛、法、僧」三寶,常存恭敬,珍惜現有的福報,勤修己心。即便懺悔無法使業報完全消除,但只要能發自內心,同時也放下心中對「消業」的執著,那也能達到「重罪 輕受」。
最後以「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勉勵大家,以柔軟、謙卑的心面對過去,深深懺悔的同時,也要虔誠發願,才能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人生期中考
聽完林老師的講解,慈院癌症中心副主任劉岱瑋表示,口業不能說是不可避免,而是最容易犯的錯誤,因為在醫院工作,都是不斷地人跟人之間的互動。自己也曾因為疲累、又擔心患 者的病情的情況下,在與同事溝通時,造成彼此的傷害。雖然覺得挫折,但也體會到若能學會「善解」,謹慎每一個當下,就能讓自己更強壯,也不讓身邊的人困擾。
又以臨床的經驗分享「善意的謊言」在當病患家屬提出要求時,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鼓勵」,讓病人願意更積極地接受治療;而遇到沒禮貌、不配合的病患,內心也會生氣。所以他 將懺悔當作是人生的期中考,目的不是在看自己能拿多少分、會多少,而是反省有哪些不足,不要一錯再錯。
◎邀您「素一素」
接著上台的祕書處同仁吳季春,一開始就邀大家加入「茹素種子」,響應4月14日的「108機關團體齋戒接力」活動。目標是從4月14日到7月31日的一百零八天中,每天都 能邀請到團體來參加素食體驗與人文巡禮,而現在已經預約到4月28日了。
又說:「上人常說,我們要別人做,自己卻做不到,是很不好意思的。」並發給每人一張茹素體驗分享單,說明今天大家在共修開始前的報到,為什麼要拍照,是因為自由時報發願每 天刊登慈濟人物吃素的分享,所以請大家寫下自己的心得,用真誠感動更多的人。
「邀請各位都是茹素種子,把素實體驗寫下來。朋友、家人,邀請他們一起來吃素,打個電話預約,三人以上成行。吃素一百零八天,我們相信透過大家的努力,一定會達成的!」
◎汲法得圓滿
最後由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的助理教授何坤益做法益分享。何老師分享自己在大學有開「溝通技巧」的課程,在參加水懺共修後,體會到比技巧更重要的,該是說話前的「心念」, 因此把靜思語融入教學,要讓每個學生都能保有一顆純正、純善的心。
接著指出修習佛法,首先就要醒悟「人身難得」,才能進一步的思考如何依循正法,禮敬「佛、法、僧」三寶,不要讓自己當一個蓋著蓋子、或髒、或破的器具,以時時承接法水,保 持自心的清淨。
還要把法當作「藥」,把佛、僧當「大醫藥王」,把自己當成病人,一切如法如儀的修行。有了這樣的開頭,自然能停止惡業的造作,並透過懺悔、發願,造新的善業,讓自己的人生 經過不斷地思維、深入,進而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圓滿。 .
圖左 : 為了凝聚出莊嚴的道氣,花蓮靜思堂第九次《水懺》共修,在開始時,就由主持人請所有與會者站起來唱誦〈一一懺悔〉與〈至誠發願〉。[攝影者:陳以靖]
圖右 : 擔任導讀的慈大宗研所的林建德老師,引述靜思語「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出毒蛇」,提醒每一個人,對口業的影響要知所警惕。[攝影者:陳以靖]
圖左 : 基金會秘書處同仁吳季春跟大家分享「素一素」活動的成果簡報,並邀請每個人加入「茹素種子」的行列,響應「108機關團體齋戒接力」。[攝影者:陳以靖]
圖右 : 整齊劃一的手語動作,在柔美中亦不失莊嚴。[攝影者:陳以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