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霸氣轉為柔軟心 宋華媛體悟「合和利益語」

霸氣轉為柔軟心 宋華媛體悟「合和利益語」

E-mail 列印
自3月開始,各社區投入齋戒和入經藏的演繹共修,宋華媛師姊承擔妙音種子,即用心經句的唱誦,法音入心,進而由身形傳達法益。

1999年南投九二一地震時,宋華媛體悟到人生無常,也震醒了她的浮世夢。自認為一生平安幸福的生活,一路走來順遂的她,不盡思忖著:「該如何為社會付出,做些有意義的 事?」經由傅秀美師姊接引,開始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參加慈籃在竹山舉辦的生活營,膚慰受災的鄉親。見苦知福後,發願追隨慈濟人的行經腳步,做個利益眾生的人間菩薩。

2003年受證後,勇於承擔慈濟志業,一念初發心恆持剎那,「人事困難,往往在人而非事。」藉著慈濟法髓,體悟調和聲色的影響力。今年(2011)承擔入經藏的妙音種子,

出生於新竹竹東,成長於台中的宋華媛,父親是位嚴謹的軍人;母親在財政廳上班,是位典型的中國傳統婦女;四個兄弟姐妹,在傳統父慈子孝的家庭生活中成長。宋華媛大學畢業後 在經建會上班,1985年經媒妁介紹與中醫師張治球結婚,婚後毅然退離職場,並鼓勵協助先生自行開業,「信願堂中醫診所」因而啟業,1989年時舉家遷徙至依山傍水的木柵 區定居至今。

宋華媛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個性急且自我要求甚高的她,事事求好心切。為恐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總以自己主觀的想法作為教育子女的方式,為他們安排許多才藝課程,以至於造成親 子關係日益緊繃,及夫妻倆對教育觀點歧見的產生。

九二一的大地震,打醒了宋華媛安於生活的浮世夢,體悟到人生無常,也思索著能為受災家庭盡點心力。於是參加慈籃在竹山舉辦的生活營,膚慰受災的鄉親。此時剛開始的慈藍,希 望在社區帶動家庭親子參與籃球運動,宋華媛為了讓孩子能薫習慈濟人文,和柯玉貞師姊等七對夫妻成立「萬芳慈籃」組,利用星期假日以球會友,參與策劃親子同步成長的課程。同 時承擔慈濟志業,在診所內主動關懷病患,說大愛拉長情,菩薩大招生,接引社區會眾加入慈濟大家庭。

接觸慈濟的每一件事,都讓宋華媛成長許多。台北慈院動土時,宋華媛是見習志工就承擔工地的紀錄,遵照別人的教導就去採訪人物,然後手寫二十幾張的文字稿交出去,累積了人文 真善美的經驗。後來在社區組成慈藍,這份經驗繼續參與策劃課程和紀錄,在活動組有發揮良能的機會。

由於宋華媛以前過於照顧子女,後來在調整時,讓就讀國中的兒子,感覺放學回家常常看不到媽媽的身影,更不能諒解減少上下學的接送,開始產生反彈行為,一句:「媽媽妳只愛慈 濟,不再關心我了!」曾經令宋華媛產生困擾和掙扎,該如何堅持往前走,正考驗著她的智慧和急切的個性。慈藍大家庭相互的扶持,易子而教的關懷,讓兒子漸漸理解母親的用心。

宋華媛的先生張治球,以其中醫專業投入慈藍的醫護照顧,透過大家庭參與環保、教養院關懷、靜思語教學和成員的分享,化解了長期夫妻倆為教育觀點的歧見,彼此尊重而有共同的 理念。

「要活出智慧的人生成長慧命,每個活動都是一個修行,時時付出才是生命的圓滿。」宋華媛師姊以堅毅的口脗,道出在活動組近十年行經之路,緣自於「慈濟法髓」福慧雙修的感 動。承擔慈濟志業,不但能拓展生活視野,也能激發個人的潛能。策劃活動的事前準備,包括計劃細流、工作執掌分工、團隊凝聚力,都在考驗著個人慧命成長的智慧。

俗話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工,而每個活動累積的能量,在文山區許多大型活動中,宋華媛師姊認真執行的身影足可見證。聞法能持益眾生,平常共修時,有關上人的靜思法語, 習慣抄寫在筆記本上,當遇到人事困擾時,她就會翻閱筆記本冷靜省思,進而改變自己的缺點。累積法益能量,讓她體悟到調和聲色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

婆婆對媳婦角色的扮演,有著高標準的期許,宋華媛自從加入慈濟大家庭後,學習感恩轉念看待婆媳問題。尤其是活動結束回到家,能吃到八十多歲婆婆已煮好的熱騰騰飯菜,更是感 動莫名,發願為家人圓榮董因而生。

「修行」是修身養性、端正行為、去腐存菁。宋華媛師姊表示,當逆境和是非來臨時,持一個「寬」字,打開心胸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也接受別人的意見。習氣由霸氣轉為柔軟心, 當自己的笑容多了,相對的也改變了親子之間、人際互動的關係。家庭幸福美滿之下,宋華媛自我期許心寬念純,把握當下積極的付出。

◎成就悲智濟蒼生

法譬如水潤蒼生經藏演繹,宋華媛與女兒一起入經藏,先生張治球捐人文榮董,闔府共修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滌心垢,同時承擔社區以及花蓮廣演妙音種子的任務。

3月中,拿到隊形圖時不知所措,在種子團隊腦力激盪下,積極研究出零.五特殊隊形的排練手勢法,互相協調成就文山區入經藏菩薩,分布在不同舞台區域演繹的特色。責任感與求 好心切的她,常會忘記自己的聲色,練習過程中不知何時傷到人而自責,如至誠發願偈語「紅塵滾滾迷自性、三心蔽障煩惱生、人人本具有佛性、三業荒唐起無名」所言,宋華媛每晚 想到此句經文發露懺悔,「心」漸趨明淨。

「水滴」隊形有三個方向,隊形如改變手勢方向就不同,此區入經藏的菩薩大部分是年長菩薩和社區會眾,常會忘記連接動作而令人生急。從花蓮五天集訓參加首場水懺公演後,穿梭 在社區練習及聯區彩排中指導的她,深刻體悟到「合和利益語」的重要性,尤其是老菩薩們堅毅入經藏的學習精神,令其謙卑以同理心相互成就,累世的習氣在經文的沉澱下不再起波 爛。 .

圖左 : 宋華媛師姊(第一排右一)2002年帶著北區慈籃的孩子參加花蓮慈院志工,女兒文怡(第二排右一)在志工早會時分享《自愛就是報恩》。[攝影者:詹勳池 (翻拍)]
圖右 :  宋華媛師姊(圖右二)承擔活動策劃、主持、場控、手語等。[攝影者:詹勳池 (翻拍)]

圖左 : 2010年12月22日在台北慈院淨如琉璃舞台,指導社區歲末祝福演劇彩排。[攝影者:周绣珍]
圖右 : 2010年12月25日文山新店社區歲末祝福,活動組團隊事前充分溝通討論。(左三宋華媛師姊)[攝影者:周绣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