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月刊接引大醫王 視病如親啟慧心

月刊接引大醫王 視病如親啟慧心

E-mail 列印
米雷颱風遠離,在間歇性陣雨洗禮後,群山環繞的台中市新社區中和村更顯蒼翠綠意。今日﹝6月26日﹞中區人醫會醫護人員及志工群共八十八人在紀邦杰醫師帶領下,各自發揮良 能為人醫會義診再添一樁美好佳話。

◎把握分秒入經藏

早上8點30分,志工群已完成前置作業,列隊歡迎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到來。以前總是活力充沛地跳健康操等候,今天卻是播放莊嚴的《慈悲三昧水懺》唱誦曲,只見志工各個屏氣凝 神、妙手生華,並且按照組別依序演示懺文內容,果然分秒不空過,時時汲取法水,點滴入心。

◎月刊接引大醫王

今日的醫護行列中,有一位特別年輕的身影,那是醫學院剛畢業的廖健富醫師。廖醫師謙稱自己是來觀摩學習的,從小學就開始閱讀慈濟月刊,對慈濟人施醫、施藥的報導印象特別 深,十多年的文字薰習,終於在此刻化為具體行動,主動和慈濟台中分會連繫,善用服兵役前的空檔,報名參加人醫會,無論是苗栗或新社義診,都把握機緣發心救苦。

廖醫師認為義診能幫助偏遠地區民眾及早發現病情,得到及時治療,其意義十分重大。而現場看診的醫師,在沒有儀器輔助下,只能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從外觀的病徵中,做出正確 判斷與建議,這對醫者而言,絕對是極大考驗。由此觀之,對於未來將努力成為什麼樣的醫師,廖健富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善巧慧心慰病苦

「視病如親」是大醫王必須秉持的精神,而「視親病悟世間苦」則為許多人開啟菩薩道的善門。「病痛真是苦,醫療很重要。」志工張王阿雪多年來,接連照顧患病的公婆、大伯、先 生等人,最瞭解纏綿病榻的苦楚及家屬的辛酸,所以當家人陸續痊癒後,便積極參與醫療志工培訓。

「有次遇到一位原住民患者,我先用泰雅語向他問好,發現他其實是阿美族後,再改用阿美族語問候。」為了拉近與病患的距離,阿雪師姊都會在出任務前先做功課,就醫院所在環境 的族群語言、職業分佈等先蒐集資料,並努力背誦學習,屆時往往能應機互動,迅速獲得病患的接受與信任。如此善巧的用心付出,更是「慈悲又有智慧」之最佳寫照。

◎探受傷志工送溫情

經常來參與義診的志工們會發現,今天的義診好像缺少了什麼?原來是不見那輛掛著紅布條的宣傳貨車,每個月志工詹景郎都會開著它穿梭蜿蜒山徑,一遍遍播放國、台、客三種語言 的義診宣傳帶,在偏遠山區傳送最溫馨的叮嚀與關懷。放送完畢,他又會隨車到各獨居長者家幫忙接送病患。今天怎麼沒看到那位一直強調「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的詹師兄呢?

平日承擔守望相助隊務的景郎,對於河川整治、農業產銷等社區事務不遺餘力,既要溝通協調,又要親力親為,還得照顧果園...,日前修剪樹枝時,不甚從樹上跌落造成手臂骨 折。紀邦杰醫師聞訊,立即前往探視,志工群齊唱祝福歌,向來被病患視為新社義診「土地公」的景郎,深深感受到慈濟大家庭的溫暖,離別時頻頻喊著:「下個月再見!」 .

圖左 : 志工們利用等候時間認真練習《慈悲三昧水懺》手語。[攝影者:羅嘉豐 ]
圖右 : 慈濟志工探視受傷的詹景郎﹝右﹞,送上祝福。[攝影者:羅嘉豐 ]

圖左 : 張王阿雪﹝左﹞為了拉近與病患的距離,會在出任務前先做功課,了解族群語言及職業,很快的獲得病患的接受與信任。[攝影者:羅嘉豐 ]
圖右 : 現場醫師親切問診,並審慎地對病情做建議。[攝影者:羅嘉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