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看到孩童們領到小小的絨毛娃娃,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放下相機,只想透過擁抱多給他們一絲溫暖。[攝影者:人文真善美團隊]
人生中有多少個完整的二十天,能歷經電影情節般有緊張刺激、有溫馨感人、有歡笑淚水、也有成長的喜悅?
望著潮水褪去,海地的未來將是如何?我無法預知。但,我對自己未來該走的方向,卻已然清清楚楚。
◎前進海地之臨門一腳
2月24日,約莫中午時分,家裡電話響起,來電顯示是正在海地參與賑災工作的許智源(誠喜)師兄打來,心中覺得納悶並接起電話。好熟悉的聲音傳入耳中:「師姑!您可不可以 來海地支援?」 經深談後,知道接下來的梯次人手嚴重短缺,而發放物資仍陸陸續續在送達。原本也要在這個周末和大家一同返回加拿大的智源、許心圓及鄭俊儀師兄,乃將回程時 間延遲至3月8日。
聽到這個訊息,心中很感恩也很心疼在海地的家人,覺得自己也應盡一份力量。 其實,當初分會在招兵買馬前往海地時,就很想報名,只是下不了決心,考慮安全、衛生、身體狀況 等問題而裹足不前。眼看著加拿大第一、第二梯次隊伍出發,心想是否此次因緣就會錯過。
真的很感恩智源的這通電話,讓我的思緒頓時清晰。他的呼喚提醒了我,上人發心做的事就是弟子該做的事。慈濟的事是要慈濟人一同來完成,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當家人需要幫忙 時,一定要勇於伸出援手,更何況這是救人助人之大事,一切擔憂也都不足為慮。
心中既已下了決定,就即刻打了通電話給黃佩莊(慈楷)師姊,邀約她一同前往。很感恩她一口就答應,讓我信心及力量大增。
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是要取得雙方同修師兄及其他家人的支持。林祖權(濟演)師兄開玩笑說,我只是知會他不是和他商量;梁治發(濟模)師兄則說,我和佩莊討論去海地好像是在 討論要去逛街一般地快速及輕鬆。在此,也要感恩師兄們成就了此次前進海地的因緣。
3月4日清晨六點,我們一行五人在加拿大分會集合,向佛陀及上人法相告假後,即驅車前往西雅圖國際機場,開始了我們的海地之行。
◎海地! 我來了!
沒想到生平第一次坐頭等艙,竟是在前往海地賑災的旅途上。當初訂票,因時間急迫沒留意,只要便宜就好。那料得到,用一般票價就可獲得頭等座艙的享受。
雖然,在飛機上很舒適,但精神仍無法放鬆。隨著數次轉機,愈來愈接近目的地,我的心情也就愈發複雜。在海地的前一站,羅德岱堡的上空,望向窗外,眼中所見是一片燈火通明的 美麗夜景。但腦中卻思索著,不知相距兩個小時的海地,此時又是何等的景象?
當飛機降落海地機場時,我認真地尋找,想找那一丁點兒都市的熟悉感。無奈,映入眼簾的盡是一片灰濛濛的土地。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仍不免感傷。
機場大廳是臨時搭建的,行李是要自己去行李堆中尋找,等待接機的鐵門外是一群不同膚色的海地人。他們伸長了脖子往內張望,當四眼相對時,我趕忙挪開視線,深怕成了某些人的 囊中物。此時,說不緊張是騙人的,不知出了這座鐵門,會是什麼事情等著我們。
好不容易看見了藍天白雲的身影,接機的師兄要我們耐心等候,因當天有場大型發放,車子較難調度。
在等待過程中,汽車的廢氣混雜在燥熱的空氣中,幾乎令人喘不過氣來。我們一下子戴上口罩,一下子又忙著噴防蚊液,又要守護著行李,一刻都不敢放鬆。直到踏進了營地,即海外 工程公司(OECC)大門,所有人似乎才鬆了一口氣。
◎發放誠可貴 ,安全價更高
第二天(3/6),清晨四點三十分,大隊出發前往「神之家」教區發放。這是一個很特別又刺激的經驗,印象中只有在大學時期,參加夜遊才會摸黑出發。每個人裝備齊全,背包裏 有手電筒、工作手套、水壺、乾糧、雨衣等。
睡眠雖然不足,也尚未吃早餐,但似乎都精神抖擻,蓄勢待發。在阿根廷維和部隊的護送下,我們很有紀律及效率地完成第一場的發放。感覺上,我們也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緊接著,又趕往「東正教會」進行四十戶的第二場小型發放。一進入教區,有一股緊張的氣氛彌漫著。時間尚有兩小時,但教會外已擠满了一群年輕人,經領隊與神父瞭解狀況後,原 來外頭等候的是一群幫派份子,前一天已到教會脅迫神父交出領物劵。 上人常慈示我們:慈悲要有智慧,國際賑災一定要以安全為首要考量。
幾位師兄們開會後,當下決定取消發放,快速離去。原本放鬆的細胞,又全副武裝起來。我們依序跟隨司機保鏢及維和部隊,匆匆通過躁動的人群快速上車離開。
此過程雖有些驚險,但讓我深刻體會到,慈濟團體之所以會攝人心,乃在於每個人身著整齊制服並遵守慈濟的行儀。我們的隊伍莊嚴有紀律,自然會令人心生敬畏之心,而化險為夷。
◎守之不動,才能化解人心浮動不安
雖然,地震發生至今已將近兩個多月,但在災民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非短期內可袪除。許多人寧可在自家院子打地舖,也不願進入屋內睡覺,害怕不知何時又會有餘震發生。在3月 19日的一場一千四百人左右的大型發放中,我就身歷其境,虛驚一場。
當日清晨下了一場滂沱大雨,大家相當擔憂,因災民很早就排隊等待進場,想必一定全身溼透。還好,海地人民生性樂觀,仍歡歡喜喜地進入發放現場。我雙手觸摸著他們身上的溼 氣,不知不覺地我的雙眼也浸溼了。
在發放典禮開始前,和往常一樣,志工們隨著音樂帶動會眾,希望也能同時將歡樂與愛傳遞給他們。突然間,講台另一邊的群眾驚慌地由看台上方往下急奔,我尚不知發生何事,這方 的民眾也失措地開始四處逃竄。
身處於慌亂之中的我,在不明狀況之下,告訴自己,要鎮定,千萬不可自亂陣腳。除雙手緊握身旁的欄杆,雙眼則平靜地注視著每一張驚恐的臉。
其實,內心也很憂慮,萬一此亂象持續,一千多人的推擠,難免會發生傷亡。還好,不多久,透過廣播安撫了群眾。原來,是音響聲音過大,而造成了地震假象,
晚上,和上人視訊連線,並報告此一事件的經過。上人慈示:噪音會鼓動人心,造成不安。慈濟人遇突發狀況,唯有自身守之不動,才能化解人心的浮動不安。
◎破除膚色的迷思──感恩海地菩薩
剛開始面對海地人,心裡尚有一些障礙。從未如此近距離和不同膚色的民眾接觸。初到的前幾天,手不太敢伸出踫觸他們,也不太敢直視他們,只有保持距離,用微笑釋出自己的善 意。直到參與「十字架教區」發放時,才真正打開自己的心門。
當日除擔任真善美攝影志工外,兼做音控的工作。發放儀式完成,民眾魚貫地穿越教會領取物資。我突然驚覺,在教堂內,只剩下我和排隊的民眾,他們望著我,我也望著他們,氣氛 有些尴尬。
基於使命感,我便馬上播放音樂以打破沉悶,但仍無法奏效。接下來,想起自己也是區裡的活動幹事,炒熱氣氛更是我的責任。刻不容緩,馬上隨著音樂起舞。
我走到了每位海地民眾的面前,鼓起勇氣,想盡辦法凝視著他們的眼睛,並又唱又跳。終於,看到了他們從害羞、靦腆的微笑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刹那間,我真的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不論是何膚色,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有差別,乃是環境及人心所造成。
我真心感恩這群海地的菩薩,他們用真誠的笑容來破除我對膚色的迷思。自此的每一場發放或互動,我都主動伸出雙手,再也不猶豫。
◎愛的痕跡
無所求的真心付出,沒想到獲得回報最多的竟是自己。
印象最深的一次感動,是在海地參與的最後一次發放。當天天氣不好,地上泥濘不堪,我們仍一如往常般地帶動民眾。
為引起共鳴,播放了許多海地的歌曲,起初聽不懂,只是隨著節奏打拍子。但當我和其中一位民眾眼神交會時,我接收到了一個訊息,便試著模仿她的嘴型,和她一起合唱,她感受到 我的用心,她的嘴巴動得更起勁。當我成功地唱出他們的歌曲時,得到許多人的喝采。看到他們開心的模樣,我覺得自己真正融入了這片土地。
我使出渾身解數,顧不得身穿白褲,一股腦坐在滿是泥水的階梯上,手拉著手一同唱著海地的歌。當起身時,前排幾位婆婆揮著手要我過去並轉身,我不知是何用意,但仍照做。
在她們拿出一塊乾淨的布,幫我擦拭身後的泥水時,我愣住了。
身後的那幾雙手,對我而言是菩薩的手。他們不僅擦拭了我身上的污穢,更擦拭了我內心的無明,我會永遠記得此刻的感動。
回到營地,許多師姊們看到我白褲上的黑色污垢,都關心地提醒我。其實,我一點都不在意,好想大聲的說:這是愛的痕跡,我要永遠留住它,時時警惕自己,做一個真正的慈濟人。
◎海地賑災不可或缺的心靈資糧
從未有完完整整的二十天,全心全力做慈濟事,分秒不空過的體驗。這都是要感恩海地賑災的好因緣。
出發前,當得知自己被指派至人文真善美團隊,要為慈濟大藏經盡一分心力時,心中是充滿著感恩能有此付出的機會。智源師兄說,每天可能都要挑燈夜戰,睡不到幾小時。說真的, 我一點都不擔憂睡眠少,較擔憂的是,自己的經驗不足,會影響團隊運作。
記得第一天上任,因徹夜未眠而備受關懷,實在是愧疚不已。望著時鐘,每天只期待它不要走得太快。無奈的是,它的速度我們永遠趕不上。
因承擔人文真善美的工作,我們有機會和上人每天視訊報告。能和上人對話,是海地賑災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心靈資糧。
第一天和上人自我介紹,心情既興奮又緊張。上人親切地叫著我的名字,並叮囑「要做好人文真善美的工作,就要多吸收法,而且法一定要入心。」
在海地的日子,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論是透過鏡頭記錄,抑或是親身體驗,都要謹遵上人的慈示。
◎透過鏡頭,看見慈濟無遠弗屆的大愛
每天早晨一睜開眼睛,用最短的時間梳洗整裝完,前往交誼廳參加志工早會,恭聽上人開示,並瞭解各組當天的行程。隨後,便和真善美組員協調好個人工作重點,就分頭展開一天充 實忙碌的生活。
因為是第一次承擔攝影志工,經驗及技巧較不足,所以只要有機會都不放過。或許是這個原因,我從鏡頭中,看到了循序漸進的「愛」,散發出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不論是兩百人的發放,還是一千五百人的發放,志工們感恩尊重的態度始終如一,慈濟面霜也絲毫未減。當我放下相機,親身投入發放過程,雙手合十,面帶笑容,口說感恩,鞠躬不 下千次。
雖然,汗如雨下,口乾舌燥,比拿相機辛苦許多。但是,看到災民領了物資後,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時,我才體會到,為何志工們樂此不疲,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足球場附近的災民,經過一段時間和我們的互動,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都會露出陽光般的笑容和我們打招呼,甚至雙手合十主動問好。不僅災民改變了,海地志工們也改變了。
在以工供糧的計畫中,對他們而言只是一份工作,剛開始仍可看到海地志工懶散的一面。曾有志工說,長久以來生活的貧窮,令海地人變得非常自私,對周遭環境是漠不關心的。要影響他們,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
我看到,慈濟人運用慈悲與智慧做到了。每一天的工作結束,雙方志工集合,領隊刑敏(濟敏)師兄會把握機會進行愛灑,感恩每人都是助人的菩薩。幾天下來,海地志工們已會自動自發地幫助他人。
維和部隊在我們的意料之外也改變了。記得第一次在國家足球場發放時,來了六十多位的巴西維和軍人,有坦克車、軍車,空中還有直昇機在盤旋。他們個個雄壯威武,誰也不可侵犯的模樣,連我看了都敬畏三分。
在發放過程中,我注意到他們不時地觀察著志工們對災民所做的一切。時而竊竊私語,時而露出問號或驚歎號的表情。
看到他們漸漸靠近的身影;英挺的腰桿也慢慢軟化了;握著槍枝的雙手,也會及時地伸出幫助災民。相信是愛的力量,讓維和部隊體會到,他們不是來鎮暴,而是來賑災的。
發放結束後,他們還搶著和志工們合影留念。希望未來在他們強悍的外表下,仍能保有一顆慈悲愛人的心。
◎點滴記錄, 化做永續前進的力量
「師姑!有没有覺得回到了天堂?」
「淑靜,妳真的去海地了?危不危險?他們還很慘嗎?」
「師姊,您們是英雄,太令人佩服了。」
「好像變黑了,也變瘦了,皮膚都變乾了,要趕快保養。」……
雖離開海地已三個星期,但一切人、事、物,隨著大家的關懷與讚嘆,隨著不斷地分享,一幕幕鮮明的畫面,自3月4日出發起,為期二十天的海地之行,重覆在我的腦海中播放著,未曾停歇過。
地震後的街景、孩子清澈無染的眼神、災民領取物資滿足的笑容、海地志工獲得工作有尊嚴的神態、大醫王撫慰災民不捨的雙手、慈濟志工揮汗如雨付出的動人身影……等等,在整理照片及做記錄的過程中,令我數度紅了眼眶,久久不能自已。
在海地發生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衝擊著我的內心。當下看似是我們去幫助了他們,其實,反思己心,是再清楚不過了,收穫最多的絶對是自己。
第一次的國際賑災經驗,我親眼看到也感受到,「慈濟大愛」是那麼的無私、單純與遼闊。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除了骨髓捐贈未進行外,都一一地在海地展開了。
以往,我所接觸到的慈濟,都是許多師兄師姊早已鋪好的路,只要順著走就可以了。從不知他們是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淚。
如今,在海地,我們何等幸運,能親手將慈濟的大愛磚,一塊一塊地鋪在這片受傷的土地上及災民的心上。
難怪參與賑災多次的師兄師姊分享,慈濟的國際賑災,是一條不歸路,愈做愈上癮。
感恩海地!讓我清楚明白自己未來人生要走的方向。
圖左 : 即將返回加拿大的慈青學長林聰能與剛到海地的張蔚珊師姑,聯手為災民付出。[攝影者:吳淑靜]
圖右 : 從大醫王、慈濟及海地志工臉上的笑容,看出每個人都法喜充滿,已然是一。家人。[攝影者:何嘉笙]
圖左 : 三月十日在密斯德孤兒院為五十六位院童發放五穀粉及鞋子。[攝影者:陳俊賢]
圖右 : 在賑災過程中,只要有機會為災民服務,真善美團隊也都會全力配合。[攝影者:何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