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這次活動具有雙重涵意,除了追思慧如師姊,也感恩人醫會成員,並誠意邀約醫師及醫護人員加入慈濟。[攝影者:林晉成]](http://tcit.tzuchi.net/community/ESA01/2/F6718EC496FB0FBC482578DB0011C0D5/s20117280012603.jpg)
台柏師兄看到的是,紐約慈濟人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發動各功能組志工發心出力所成就的結果;他心懷感恩,看出處處是愛與用心。
◎籌備晚會,不辭辛勞
紐約法拉盛市政廳現場共擺設十三個圓桌,供應一百四十多份餐點,桌椅套上精心製作的藍白色系桌巾和椅套,桌上放著色調素雅,但內容豐富的節目單;三個多小時的晚會安排了十 個表演節目,從親切感人的吉他演唱、扣人心絃的古箏演奏、流暢動人的臺灣組曲鋼琴創作演奏、一直到專業水準的藝術歌曲和歌劇與音樂劇曲目演唱和鋼琴、小提琴演奏。
人醫會許左龍醫師家師姊洪青月將日文歌曲翻成中文,以懷念慧如師姊與承諾傳承。觀眾隨著美麗樂聲,沈浸在感動的心境當中, 即使晚會時間比預期來得長,大家仍屏息專注。
晚會現場背後的籌劃,則是無數工作人員的誠懇付出。為了在三個小時內,呈現慈濟人對人醫會的感恩以及對慧如師姊的思念,承擔工作的志工利用有限時間製作邀請卡、曾惠霞師姊 拿著邀請卡親自登門一一敬邀醫師和護理人員參與;也準備大小道具、設計現場佈置,隨著節目逼近,影視文字工作人員連續好幾天熬夜,趕製搭配表演節目用的影片和歌詞字幕,直 到表演前一天,還為了配合表演者更動曲目和表演名單,而臨時修改投影片,許多考驗琢磨著大家的耐心和定力。
「沒想到辦一個晚會,會牽涉到這麼多細節。為了完成任務,我學著從一大堆鎖事中找出輕重緩急,循序處理,體會到定下心來不著急,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次參與慈濟大型活動 幕後工作的志工有感而發,體悟到「做中學」的涵義。
這次活動具有雙重涵意,為了追思慧如師姊,也為了感恩人醫會成員,並誠意邀約醫師和護理人員加入慈濟人醫世界; 因為背負多重任務,工作人員前後共開了四次籌備會議討論細 節。
◎之前不捨,現在感動
台柏師兄在歷經慧如師姊生病、往生,至今仍難脫不捨之情,所以當慈濟紐約分會決定舉辦晚會並邀請他出席時,他非常猶豫,因為「不想再參加任何追思活動了」,台柏師兄致詞時 數度忍住激動心情,一再強忍哽咽,說著:「這整個過程裡,我經常哭泣,到現在想起來,也還哭泣。」不過,「過去先是不捨,後來變成感恩和感動。今天來這裡,看到處處那麼用 心,一進場當下就感動。」
一席話說得真切,雖然刻意避開悲情傷感,還是令在場賓客掉下眼淚,還好桌上早已準備手帕,讓大家拂去傷感。
許多人醫會醫師應邀參加音樂晚會,追思慧如師姊之外,也表達對人醫會期許,希望能夠為眾生做更多事。蘇素香師姊參與慈濟醫療志業已長達近二十年,她說,經過與專業醫療機構 合作、從中學習,慈濟如今已有辦法獨立推動、執行預防醫學方面的事務,如果能培養出願意全心奉獻投入的管理人才 ,將可萌發源源不絕的創意、再度尋求突破,希望人醫會能夠 在病患「心靈」膚慰方面更盡心盡力。
廖敬興師兄則期許紐約人醫會建造門診中心,將沒有醫療保險的弱勢族群轉診到人醫會大醫王診所,接受專業貼心的治療。波士頓的陳光偉師兄不在醫療領域工作,卻順利在波士頓地 區推動醫療志業,他期許人醫團隊在面對困難時,靜下心來想想當初加入團隊的「初發心」,從中找回繼續前進的力量。
慧如師姊於2011年5月26日在臺灣花蓮安然往生,慈濟紐約分會等著台柏師兄處理完事情回美國,才在7月份以音樂會的形式致意。二個月過去了,應將悲傷化為正面力量,因 此定調為人醫感恩音樂晚會。上人曾在慧如師姊往生前,輕聲提醒她要輕安自在,如今她乘願去來,大家思念、感恩,但不再悲情,也正體現一份放下的自在。


圖左 : 波士頓的陳光偉師兄不在醫療領域工作,卻順利在波士頓地區推動醫療志業,他期許人醫團隊在面對困難時,靜下心來想想當初加入團隊的「初發心」,從中找回繼續前進的力量。[攝影者:林晉成]
圖右 : 人醫會許左龍醫師的妻子洪青月師姊,將日文歌曲翻成中文,懷念慧如師姊,也讓觀眾隨著美麗樂聲沈浸在感動的心境當中。[攝影者:林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