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斯里蘭卡夥伴一致的心願,是希望將人醫年會的專業課程帶回國,讓當地醫師都能有機會學習,也讓管理階層薰陶慈濟醫療人文,改善斯國的醫療環境與體制。(左起獸醫ANSELAGE TILAKASIRI、翻譯、衛生局長Dr AMAL HARSHA、外科醫師Dr.Muthumala、院長Richard、衛生局副局長ISAAC)[攝影者:陳麗芳]](http://tcit.tzuchi.net/community/TTW01/1/C30E2EF1FFA6564548257909003628EE/s20119120045256.jpg)
此次與李察同來參加慈濟人醫年會的斯國成員,還有衛生局長Dr.AMAL HARSHA與副局長ISAAC、外科醫師Dr.Muthumala、獸醫ANSELAGE TILAKASIRI。談起他們與慈濟的因緣,每個人都充滿了感動。
對李察而言,那是一段令他既訝異又不可思議的因緣。「有一天,醫院來了一些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問我們這個地區及醫院需要什麼協助,經過一小時的討論及參訪醫院就離去了。兩 個月後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又來了,帶來各項醫療設備及空調,改善醫院的系統及硬體設備,並且實現兩個月前討論的事項。」本以為慈濟和別的團體一樣,來看看、承諾後,說說就算 了,但今年3月,新加坡慈濟人醫會共一百四十七人的醫療團隊,履行承諾,前往距離首都可倫坡,一個小時車程的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舉辦義診,並將醫院做了一番整理,改善醫院 環境與設備。
兩天的義診,人醫會團隊把病患當家人般看待,用心關懷每個人,令李察院長與院內的醫護同仁感受到以人為本的慈濟醫療人文。其中,一位人醫會成員更是讓李察印象深刻,他說: 「第一天看到一位穿慈濟制服的志工在打掃環境,第二天那位志工就戴起護士帽。她說:『什麼工作都要配合。』這樣的服務精神,給了我和同仁們很多的啟示。」謙卑的志工精神, 與一視同仁無分別的態度,讓他體悟慈濟人的用心,也吸引他想要多了解慈濟。
李察表示,當災難發生時,如果政府相關單位能及時讓救援團體進來,會讓災區復原的速度順利,尤其是像慈濟這樣的團體,尊重、慈悲關懷災民的心,才是災民最需要的。
衛生局長Dr.AMAL HARSHA是因2004年南亞海嘯之後,慈濟在斯里蘭卡勘災、賑災而結識,Dr.AMAL HARSHA說:「七十六個國家,一百多個慈善團體 來支援。慈濟是最特別的團體,以愛心方式救難,慈悲的行儀,令人印象深刻。」站在政府與救難隊協調工作的他,觀察到慈濟志工展現的人文,引起他的好奇,心想有機會一定要了 解什麼原因,造就如此特別的團體。
外科醫師Dr.Muthumala表示:「您們的到來,帶來的醫療系統,對我們的醫療有很大的幫助。」動物醫學科畢業的ANSELAGE TILAKASIRI經醫師朋友 的分享,知道在斯國義診展現的醫療人文,觸動他想來學習的心,他隨著幾位同伴前來參與,也希望有機會投入人醫行列。
懷抱著期待不遠千里而來,五位斯里蘭卡人醫夥伴一致的心願,是希望將年會的專業課程帶回斯里蘭卡,讓當地醫師們都能有機會學習,也讓管理階層都能薰陶慈濟醫療人文,改善斯 國的醫療環境與體制。
圖左 : 來自斯里蘭卡班達拉伽瑪區域醫院院長李察表示,慈濟志工在義診時展現的謙卑精神,與一視同仁無分別的態度,吸引他想要多了解慈濟。[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 衛生局長Dr AMAL HARSHA(右)在2004年南亞海嘯之後,因慈濟在斯里蘭卡勘災、賑災而結識,站在政府與救難隊協調工作的他,觀察到慈濟志工展現的人文,引起他的好奇,要了解造就如此特別的團體。[攝影者:林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