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小靜思重新粉刷 「磨」練好耐力

小靜思重新粉刷 「磨」練好耐力

E-mail 列印
砂輪機磨出了陣陣檜木清香與原色,就如佛門常言,「人人本具佛性,只是無明覆蔽。」四十餘年油漆包覆下的檜木,來自北區與花蓮共三十多名志工,憑著心細、好耐力,慢慢地將 小靜思裡近八十片大大小小的門、窗框,從去油漆、磨砂、刷水、再磨砂……反覆的工序,慢慢顯露檜木的本質。

深秋的末,不,就要立冬了,靜思精舍朝山步道兩側的槭與楓,依然未見替換焰紅的秋衣……

每個週五早上,花蓮區二十多位福田志工總是會準時進到精舍參加志工早會,接著進行例行性的清潔打掃工作。11月4日一早,眾人依約報到,立於進入完工階段,莊嚴質樸的主堂 建築面前,虔靜無聲勝萬語。

唐式建築的小靜思,落成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因著主堂的全新建築,自11月1日起,黎逢時師兄等人的工務規劃,進行小靜思所有木質結構的大整理外,尚包括牆面, 內屋頂面、迴廊屋簷底層面、水泥柱的油漆粉刷。

水泥柱、牆面的粉刷有來自汐止林正華師兄與太太吳淑美師姊的專業油漆塗裝;而使用了超過四十年的檜木門扇、窗框,在常住師父們細心呵護,每天切實的清理工作下,除了外表油 漆的覆蓋,檜木的本質一直不變。

來自北區劍潭、天母、石牌、以及花蓮的福田志工,在四十餘年後,有機緣能夠為八十片左右的大小門、窗,好好地去漆、磨砂,「做得到,是福氣啦!」眾人紛紛表示不輕鬆工作的 歡喜意義。

正在精舍回收站一旁,二十多位師兄師姊拿著磨砂紙,有的二人一個窗框,有的一人,磨呀!磨呀!「師姊,不是已經很白淨了嗎?」

「不行,你看,還有一些污漬。」石牌的洪寶蘭師姊,低著頭一面磨一面解釋給剛來的花蓮區師姊們聽。

「來,師姊,妳們來這邊,找位置坐下來,一個人一格區塊……」個頭超過一米八的廖秋旺師兄(惟宣),指導花蓮區七位志工如何協助。

「這四片是小靜思的門,我和曹賜旺師兄花了二天的時間先用強力去漆劑將木門上的油漆卸下,現在,我們要再將這層咖啡色磨掉,大面積的平面部分可以使用砂輪機代勞,不必人 工;但是,小溝縫或窄斜面就需要用人力耐心的磨光啦!」

原來寶蘭師姊手邊白淨的門框,可不是一次到位的。去漆劑、抹水、磨砂紙,乾了,再抹水、再磨;一道一道的工序,靠得是心細、好耐力。

「手不用出那麼大力氣,輕輕的就可以。」八十二歲的曹賜旺師兄看著師姊用力的磨,趕忙出聲提醒,並且親自示範動作。

「師姊,我們坐這裡磨,有時後坐久了腰椎受不了;你要看第一道去漆的步驟,現在在小靜思固定的門、窗框,還在做,去看看。」帶著好奇心快速前往,哇!女眾師姊坐在最上端鷹 架上剷除頑強的油漆,手都是往上仰的呢!

「小心,師姊你的衣服沾到了。」橫跨高處的師姊低頭提醒身上滴到經過強力去漆劑掉落的污漬。原來,「幾十年的油漆一直吃進去,當然要用強力去漆劑,還必需戴塑膠手套。」專 業的吳淑美師姊適時說明,所以,若沾到皮膚會有刺的感覺,要特別小心。

淑美師姊正在調漆,讓正華師兄為階梯上入門處兩側,代表慈悲喜捨的四根水泥柱上新裝。「這群師兄師姊真得不輸專業,只教他們如何『去漆』,他們就一直賣力的做,真的不簡 單!」師姊不斷地稱讚這群非專業的志工們。

再返回精舍環保站旁,廖秋旺、曹賜旺兩位師兄親自坐鎮與花蓮區幾位新手志工還在磨著門板;平時承擔精舍發放一百多桌次的香積高手羅錦枝師姊,下午時分已做到手都痛了、痠 了,當然,幾乎是一點力氣都快使不出來了,眼前她的區塊就是毫無進展;師姊肯定這項磨砂的工作必定是要有「活力與耐力」,真的跟掌廚是完全不同的經驗!

看著一端的師姊們靜悄悄的慢慢磨著手邊的窗框,另一頭師姊倒是深感四十幾年難遭遇,大家何其有幸能在慈濟四十五週年的時間點上,撫摸著別具時代意義的建物。

「親身參與過才有自己真正的足跡,四十五年後還有機會嗎?」眾人談笑間,突忽收攝一心,頓時感悟,惟有把握當下,投入做對的事,才是真永恆!

圖左 : 八十二歲的曹賜旺師兄(左)親自示範如何磨砂動作。羅錦枝師姊(左二)則體驗了與掌廚不一樣的經驗。[攝影者:楊寶月]
圖右 : 「親身參與過才有自己真正的足跡,四十五年後還有機會嗎?」眾人談笑間,突忽收攝一心,頓時感悟,惟有把握當下,投入做對的事,才是真永恆![攝影者:楊寶月]

圖左 : 女眾志工跨坐在鋁梯上,努力地進行第一道去漆工作,看來真得非常不輕鬆。[攝影者:楊寶月]
圖右 : 男眾志工們利用砂輪機,將最後的檜木顏色還原,並透出陣陣清香。[攝影者:楊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