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兒子看到母親失魂落魄的樣子,相當不忍,有一次還大聲怒斥:「媽!要為活人而活,不要為死人活。」秋霞突然驚醒,直到2007年參與慈濟新加坡分會靜思堂舉辦的一場園遊 會,聽到慈濟的理念,進而積極參與,在付出無所求中重新站起來。
◎由我行我素 到懂得關心別人
秋霞從小個性木訥,不善與人互動,以前只顧自己的感受,不懂得關心別人,所以在先生往生時,也只顧自己的感受,忘了還有小孩與身邊關心她的人。2007年認識了慈濟,成為 慈濟的會員,常常聽上人開示、參與共修,才瞭解到這是她真正要走的路。
由會員到參與三個月一次的社區志工課程,積極參與環保、機構關懷,更進一步參與募款,與人分享慈濟,進而開始參與委員培訓,在課程中,更加瞭解慈濟的四大志業。印象最深刻 的是聽到上人的靜思語:「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要把握當下,在慈濟中,找回自信心,學會關心別人。
募款的用意是要廣邀大家一起來行善,並且經由人與人的互動中,學習調和身色。秋霞在一年四次的委員培訓課程中,也學會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並且與大家廣結善緣。如今已完 成培訓,加入慈濟後,她走出悲痛,在學習付出中,心靈更加富有,讓她更把握當下,愈做愈歡喜。
◎投入環保 首重「清淨在源頭」
承擔新加坡環保幹事的秋霞,說到環保,收起她原有的羞澀,接著侃侃而談。自從靜思堂的環保教育站結束後,她們積極找地方做環保,後來找到位於巴西立伊萊雅路(Elias Road)大牌605的新社區環保點,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大家就會將家中的環保回收物帶來一起回收分類。
秋霞說:「我們邀約大家一起來做環保,不只是資源回收而已,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懂得『清淨在源頭』,在買東西前先想一想,是需要還是想要。我們這裡是一個教育環保點,會跟 大家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回收的東西可以再利用,讓環保理念在新加坡推展開來。」
服務於幼稚園的秋霞,除了將環保觀念教育給小朋友外,更讓他們將環保觀念帶回家落實在家中。而在幼稚園更推動素食,獲得家長的認同與支持。然而家長為何會如此認同與支持? 秋霞表示,許多家長看到,人類宰殺動物的畫面,覺得相當殘忍,於是會教導小孩,看到有腳、會走、會動的,就不要吃牠。
◎活在當下 把握機會付出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是秋霞最受用的一句靜思語,每當與人相處有問題時,這句靜思語就會浮上心頭,提醒自己不可與人結惡緣。秋霞走出先生往生的悲痛後,讓她體 悟到要活在當下、把握機會付出,因為人生是無常的。因為突然看到先生的往生,要好好利用時間,不然無常來時,想做也就來不及了。
在慈濟這個道場,讓她化小愛為大愛,去愛所有的人。現在學會做就對了,在付出中獲得滿心歡喜。受證後,也是承擔的開始,師姊最想做的是更用心的推動環保,為大地進一份心 力。相信師姊有願就有力,在上人法水的滋潤下,愈做愈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