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北加州分會 入冬前義診 北加州十五年不輟

入冬前義診 北加州十五年不輟

E-mail 列印
美國北加州矽谷是個高度開發的地方,比創意、比專業,它絕對在世界的頂尖,早期的半導體,到電腦、網路、生物科技,一切創新的產品就是在這裡研發出來。當世界的焦點都注意 它光鮮亮麗的一面時,有些人卻因為是新移民,沒有工作,無力負擔醫療保險,即使牙痛非常的苦惱,也因為花不起昂貴的醫藥費,只能一直忍著、拖著……

◎秋季社區健康日 志工送關懷

週日剛調整結束夏令日光節約時間,慈濟北加州分會於立冬前的週末11月6日, 在矽谷苗必達市(Milpitas)的分會舊會所舉辨了今年歲末的「秋季社區健康日」義診活 動, 從上午九點一直進行到下午三點,每年舉辦兩次的「社區健康日」,今年已邁入第十五年。主要的對象正是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士。除了看診,還提供各種的醫療諮詢與衛教 宣導服務。整個活動的目的就是「關懷」,關懷有需要的人。

一大早七點多,氣溫不到攝氏十三度,志工就已經在微雨的戶外搭起帳蓬,合力將桌子椅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就序,文宣,海報一字排開,不到八點半,已有人潮陸續來登記就 診。 這次活動有中醫和西醫兩大類,西醫又分牙科、眼科、小兒科、和內科。除了專業的醫療團隊,及支援志工外,還有其他團體來共襄盛舉,例如,El Camino醫院中的 「華人健康促進會」針對B型肝炎的篩檢活動,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精神健康協會」,以及慈濟骨髓幹細胞捐贈登記等,提供了全方位的義診服務。

◎中醫養生講座 食、藥同源

除了看診之外,慈濟還特別安排了兩場演講。一個是中醫師吳奇的「冬季保養與感冒預防」,另一場是帕洛阿圖醫療中心(Palo Alto Medical Center)的 李嘉毅醫生講解「如何預防B型肝炎及肝臟保健的重要性」。兩場的演講都讓聽眾獲益良多,不但增加知識,也使他們瞭解到有些資源是免費提供的,例如免費的B型肝炎檢查。

吳奇醫師以【黃帝內經】來解釋人自出生一直到天年的衣食住行,均跟天地自然息息相關,不離陰陽五行體系的控制。人自七、八歲幼年至十六歲少年時期血氣方剛、可練硬功,至成 年三十五歲後即開始衰退,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因此最好不要熬夜,否則肝及腎功能均會減弱,可練太極或氣功。

五十知天命易患心血管疾病,要開始注重養生,尤其入冬後白天短,須固陽氣,正氣要順藏內收,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少出大汗,早睡晚起,能睡比能吃要有福, 太陽出來後才適 合鍛鍊;至六十歲耳順好臥,最好做喜歡做的事,心平氣和,逆之傷肝腎,腸胃要保暖,冬日食粥,紅豆、綠豆、黑豆加枸杞、山藥熬養生粥,食、藥同源正氣提升,免疫力提高,流 行性感冒自然不易靠近。

◎B型肝炎檢查 防患隱型殺手

El Camino醫院去年成立了「華人健康促進計劃」,主要針對華人罹患率高的一些疾病,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和健康教育,此次跟慈濟合作,將免費的B型肝炎檢查帶進社 區。除了今天的檢查之外,下週一到週五在醫院裏面還提供了一個禮拜的免費篩檢,讓民眾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有沒有B型肝炎抗體?有沒有感染B肝?今天的健康講座也請到李嘉 毅醫師來做預防B型肝炎的演講。

El Camino醫院「華人健康促進計劃」的專案經理余怡菁接受訪問時指出,這是第一次和慈濟基金會合作在社區推廣B肝篩檢。在美國的亞裔民眾得到B肝比例相較其它族裔 高出很多,呼籲亞裔社區民眾做B肝表面抗體抗原檢查,檢查結果會以書面報告寄回給受檢民眾。

余怡菁表示:「華人有百分之十的人都有B型肝炎,但是它都沒有什麼症狀,所以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檢查結果B肝表面抗體抗原是陽性,那家人也最好做檢查。此外華人到美國 後由於飲食開始高油脂,很多人有了新陳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像肥胖、糖尿病、脂肪肝、腦出血、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像胃癌及大腸癌等 等,也跟新陳代謝有關,如果是高脂肪的飲食,也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李嘉毅醫師指出,華人常見的新陳代謝疾病多是因高脂的飲食習慣所致,肝癌及大腸癌初期不易發覺常會誤認為是胃痛,民眾應定期做健檢。李醫師並在講座中詳談肝臟的保健,肝臟 因為少神經分佈,以致發炎不易診斷出來。亞洲人得B肝的比例特別高,美國一年平均有一百萬以上的人被診斷出有肝的問題,B肝現階段是可控制但不能根治的隱型殺手,預防之道 可接種疫苗,以降低風險。

平日生活當中,不共用牙刷、針頭、刮鬍刀,以防感染。目前所知B肝患者已有新藥可長期控制,定期三到六個月驗血追蹤,B肝患者勿捐血捐精。中年人須防脂肪肝,遠離酒精或受 藥物控制,防止肝硬化,平時少熬夜、少生氣、不過勞,都是保養肝臟的基本常識。

◎求診不忘捐款 病患醫者響善行

「我們全家八個人,我、我先生、我女兒、兩個女婿、和孫女都捐款給慈濟的師兄 (五元的力量power of 5) ,昨天晚上睡覺前就想說今天來(慈濟義診)要記得帶錢 來,捐給那個水災(泰國水災) ;看到水災很可憐阿,我想說一定要帶錢來捐。我很開心我能捐錢阿!」登記二十五號的陳雪娟女士是慈濟的會員,跟著兒子和媳婦住在聖荷西市, 平時忙著照顧臥病的先生還有五歲大的外孫,週末時得空到寶華禪寺禮佛時結識慈濟的志工,並從中得知社區義診的訊息。

平時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剛到會場時陳雪娟還擔心看醫生要繳交費用?頻頻向志工詢問細節,經過志工說明為免費義診時,她立刻開心的跟志工說,她是有帶錢來,但是是為了要捐 款給災民,不是為了自己看醫生要用的。因為看到電視上泰國水災的新聞畫面,心裏頭很難過,前一晚要睡覺前還想著,一定要記得帶錢捐給慈濟去救災,在等候看診的同時,她專心 讀著慈濟月刊,得知是免費贈閱也帶了一本回家再仔細的閱讀。

安卓雅醫師(Dr. Andra Wise) 是奧克蘭兒童醫院 (Oakland Children’s hospital)小兒科的實習醫生,有一半西裔血統的她個子 嬌小,今年參加RAM (Remote Area Medical)義診時得知慈濟醫療組在灣區的各項醫療服務,熱心的她也報名參加「社區健康日」義診。一位不諳英語的墨 西哥裔病患求診時帶了九歲的小孫女當翻譯,安卓雅醫師立刻開始以流利的西班牙語向病患問診,讓病患備感親切。

「我是在今年4月份的奧克蘭RAM義診時認識慈濟基金會,對慈濟印象深刻,就加入志工的行列。我很高興能為社區中無法得到醫療照護的民眾服務,這樣的義診能為許多社區居民 提供醫療諮詢,是非常成功的社區義診。」她特別提到這次義診,慈濟計劃得很周全,事前的宣傳也足夠,讓很多有需要的人都能受惠。

◎專業照護醫病情 愛心無國界

短暫的訪談後安卓雅醫師立刻又回到診療桌前,繼續看診到將近下午四點鐘,大部份的醫護人員已結束工作,醫療組志工開始在收拾桌椅清理現場了,她還是坐在位子上細心耐心的向 等候的病患問診,一點也不現倦容。

此次醫療服務項目除了測血壓,量體脂,及中西醫眼科的免費諮詢服務外,另有牙齒保健醫療專為低收入、及無牙齒保險的民眾提供洗牙、拔牙、及補牙服務,總共有四位愛心牙醫共 同服務了四十多位病患。

每年從立冬至隔年一、二月,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的高峰期,流感疫苗注射是預防感冒最有效的武器,此次慈濟為配合健康日活動,自洛杉磯運來了三百多支疫苗替大眾免費注射。 從最年輕的二十三歲到最高齡的八十四歲,共計八十多位男女老幼接受了免費的疫苗接種。

當人生病脆弱時最需要外界的關懷。一句真心的慰問,加上專業的照顧,對求診的病人而言,就是最好的心靈良藥。 這次很多的志工不但自己付出,還帶著他們的下一代一同參與, 讓成長的年輕人也知道關懷別人,當他們付出關懷的同時,自己更能感受到付出得歡喜的心情。

在不景氣時,不管是在落後地區,或在高科技產業雲集的美國矽谷,慈濟同樣把關懷送給需要的人,在這次義診活動中,一共有十五位醫師,十五位護士,六十三位醫療組志工及社區 志工參與,合心協力為一百三十五位民眾服務,看診累計二百五十八人次,流感疫苗接種八十五人,骨髓捐贈登記人數二十一位。

圖左 : 北加州秋季社區健康日義診,註冊組志工細心為民眾填表。[攝影者:容長明]
圖右 : 醫療組志工朱沛達,週日一早到會場,即開始檢查測試牙醫器材。[攝影者:容長明]

圖左 : 社區民眾陳雪娟發心捐款給慈濟,救助泰國水患,同時向真善美志工說明自己全家八個人,都參與"power of 5"會員[攝影者:謝嘉宏]
圖右 : 牙科醫生代表牙科部為六十位看診人次的成績,向各志工道謝。[攝影者:容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