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11年11月28日,慈濟志工一如往常地前往劉貴明小學舉行每週的食物發放,當天除了十九位慈濟志工之外,還有十一位家長穿上志工背心,從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協 助物資發放,共嘉惠三百一十八戶。
◎體力備受考驗
坐落在唐人街(華埠)中心點的劉貴明小學,有超過六百六十五位學生,相較於其他小學的二百五十至三百名學生,劉貴明小學為舊金山最大的小學。其中有91%的學生來自低收入 家庭,能取得學校的午餐費減免,但休假日時,許多孩子就會面臨無法吃飽,甚至沒有食物可以吃的困境。
慈濟舊金山支會的「幸福校園計劃」取得舊金山食物銀行的認同,由志工向食物銀行購買食物(註),於2008年1月22日在劉貴明小學為低收入學童的家長舉辦首次食物發放, 是唐人街所有食物發放站中的最大站。當時發放是固定在每週二舉行,後來更改為星期三或星期一,自2010年9月開始,才訂為每週一舉行。
在舊金山支會的受證志工中,有百分之八十五是六十歲以上,身處生活不易的舊金山,仍是要每天上班工作,因此每週一需動員二十至三十人的劉貴明小學發放,往往就只有一、二位 慈誠師兄能參與發放,其餘就由女眾委員與社區志工承擔。面對每週數千磅甚至到一萬多磅的發放食物,例如馬鈴薯和洋蔥都是五十磅裝(約二十三公斤),一次卸貨都要扛好幾十 袋。搬運、分類、整理等工作,都是要靠體力的繁重工作,讓發放志工群在體力上面臨了嚴苛的考驗。
◎發放面臨中止
發放初期約有一百五十戶來領取,許多家長以為慈濟志工是地方政府支薪的工作人員,稍有不順心,就對志工大聲辱罵,插隊、吵架、爭搶、重複領取等失序狀況,更是屢見不鮮。曾 經有一次食物不夠發,一位家長還說:「你們都瞎了眼嗎?沒看到我領不到食物嗎?」志工既擔心又難過,但不願意加深對方的誤解,只能輕聲地回應:「婆婆,今天食物不夠發,讓 您生氣,真的很對不起。」
後來領取物資的家庭戶數逐漸增加至三百三十戶左右,大部份家長擔心領不到物資,發放當天總是在早上七點半就開始排隊,即使志工告知他們食物充裕,只要在上午十一點來登記, 下午一點半再來領取就可以,家長們仍是不願離去。若臨時有事離開,就暫時用石頭、紙板或塑膠袋「卡位」,一回來發現位置已經不見了,就會互相吵架,嚴重影響學童上課;甚至 連消防車執行消防演習,都曾因排隊人龍,而無法進入校門。
校方為此多次與志工開會討論,並於2010年12月提出中止發放的要求,「若是無法再解決,只好關閉每週一的食物發放。」
◎堅持「難行能行」
投入「幸福校園」的志工團隊謹記證嚴上人教誨:「眾生百態各如其面,要以智慧耐力開啓他們的愛心、善念……。」從2011年1月開始以「顏色卡」來劃分發放的時間,讓家長 自行抽籤,以示公平。另一方面則是告知家長,若是不按照規矩來,排第一的人就會領到「300」號,排第二的人就是「299」號,以此類推。有家長以為志工只是「說說」,仍 然提早到場,直到手中領到「300」、「299」,才相信志工是「玩真的」。
建立制度之後,志工循序漸進地在發放中帶進慈濟人文、靜思語解說、介紹慈濟、竹筒歲月、帶動環保、資源回收、團康等,甚至為家長們解說《水懺》中的悟達國師故事。
2011年9月份時,發放食物增加至一萬多磅,但志工人數卻沒增多,加上天氣炎熱,每次發放結束,幾乎人人體力透支。志工於是決定邀請家長加入發放行列,在9月26日的例 行發放中,向家長們宣布,希望從10月開始,每週都有十位家長能報名社區志工,一起為大家服務。10月3日當天,雖然報名家長僅有七人,但都做得很歡喜,因為他們從未想 過,原來自己也可以手心向下。
年紀超過七十五歲的張婆婆,在參加過幾次發放後,開始跟志工一樣道「感恩」,並開心地說:「沒想到我也能為別人服務,幫助人的心是很高興的。」另一位年輕的媽媽也對發放, 有了不同的領悟,「我現在才知道你們這麼多年辛苦很不容易,有的人發給他的西瓜還嫌小,要換大一點的,真是很感恩你們。」
現在每週的發放,都會有家長穿著背心一起付出,人數也從一開始的七人、八人,逐漸增加,到了11月28日的發放時,已經有十一位家長來幫忙。志工以身教引領他們,更以證嚴 上人的法教導他們滌心垢、除習氣,現在家長在列隊領取食物時都會說:「感恩!」穿志工背心的家長也由付出中得到歡喜。愛和善的循環已在劉貴明小學的家長中成長茁壯,慈濟志 工也祈願這些善的種子在不久的將來能成一片菩提林。
註: 「舊金山食物銀行」為一具有公信力之機構,儲放之食物多由食品公司、超市等機構免費提供,再由食物銀行挑選可信任之慈善團體合作,低價賣給慈善團體進行發放,所得則用於購 買較難募得的高價食材與內部行政開支。劉貴明小學為食物銀行「健康兒童食物計畫」的援助對象,慈濟舊金山支會則為委託之慈善團體。
圖左 : 家長除了幫忙發放,也開心地與志工一起合照。[攝影者:林育貞]
圖右 : 發放之前,郭美玲師姊(右)和畢承華師姊(左)向家長們愛的叮嚀。[攝影者:林育貞]
圖左 : 發放動線井然有序,不再有爭。[攝影者:林育貞]
圖右 : 家長志工一起挑選受損傷的高麗菜葉。[攝影者:林育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