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百千萬劫難遭遇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天災一波波,人禍雪上霜,唯有人心淨化,從根本去除貪念無明,方能對治。
慈濟成立屆滿四十五周年之際,因緣成熟,證嚴上人推動「法譬如水滌心垢,菩薩廣行無量義」經藏演繹,呼籲慈濟人在生活中落實佛法,力行齋戒護生,期盼人人了悟因緣果報,徹 底大懺悔。
呼應上人的呼籲,今年7月起,慈濟馬六甲分會推動讀書會,每週一次五百多人研讀《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透過肢體語言及反覆唱誦,密集演練經文。志工總動員走入 社區辦愛灑、宣導齋戒,廣邀民眾齊來入經藏。
唐朝悟達國師十世以來嚴謹持戒,卻因一念貢高我慢心,使如影隨形的業報趁隙而入,招致人面瘡之苦;幸有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洗去積怨,膿瘡終得治癒。因而覺悟即使十世修行, 也抵不過一次結下的冤業,遂棄名利地位,專注潛修造《慈悲三昧水懺》警醒眾生。
2011年12月25日,能參與慈濟馬六甲分會假培風中學大禮堂舉辦歲末祝福,其中的經藏演繹,以身心莊嚴道場,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緣。半年來,透過一次又一次以法 會心,全馬六甲志工凝聚精進、虔誠的道氣與人氣。最年長的入經藏菩薩超過八十歲,雖不識字,行動不便,還是跟著大家聽書、聞法,漸漸理解上人希望人人「大懺悔、入經藏、滌 心垢、去習氣」的用心良苦。
唯有親身入經藏,才能感受法髓滋味。今年上人期待人人入經藏,終讓一群「只想默默做好事」的環保志工、香積老菩薩、慈誠等社區志工一一亮相慈濟舞臺,雖不能說寫下精彩的人 生,卻留下值得懷念的篇章。
舞臺上,年屆八十歲,個子嬌小的邱鈺絲「躲」在妙音隊伍中,不惹人注目。手腳俐落的她在慈濟做香積、裹粽子,她常說:「我做得比誰都快!」跟著大夥兒轉身起落,一點也難不 倒她。她「驕傲」地跟女兒林慧彬說:「像我這樣的年紀或比我小的老人家都在輕安區。」
慧彬欣慰媽媽的轉變:「媽媽、姨媽從原生家庭帶來不好的習性,一家子說話總是『喊來喊去』,瞋心重。可是自從入經藏,媽媽的聲色柔和許多。」
綜觀全場,序曲〈一性圓明自然〉呈圓形的隊伍象徵「大圓鏡智」,提醒眾生人人本具清淨無染的本性;〈悟達國師傳奇〉影片的串場,道出法水能洗滌諸煩惱;再以〈懺悔法門廣 演〉佛光四射隊形的呈現,志工葉曙欽由迷轉悟在現場發露懺悔之見證,引領人人走入《懺悔煩惱障》的〈一一悉懺悔〉,到最後逐漸開展為一朵蓮花〈改往並修來〉片段的至誠發 願,整個演繹一氣呵成。
經藏演繹是道場,不是劇場;不是表演,而是大法會。五百三十位入經藏菩薩的演繹,「妙手」以手語手印說法,「妙音」以肢體傳法,透過妙手與妙音的互動與呼應,向觀眾傳達帶 動、奉勸、邀約、呼喚等心意,引領全場虔誠入法。
◎身心與法相應
從新加坡遠道而來的王翔穎連看兩場。〈一性圓明自然〉的片段,令她看見志工們的努力;〈懺悔法門廣演〉則有:「一種想要用哭來發洩的衝動。」撼動人心的樂曲、演繹者專注的 眼神、動作的平齊,翔穎說:「它激發了我一股要做好事的心念。」
邊看邊落淚的慈濟會員曾廣珠由於健康及時間的顧慮,為自己無法付出而慚愧萬分:「今天的演繹一直令我有淨化人心使不上力’的遺憾……」悲心滿滿的她淚落不止,一度哽咽地 說:「我只侷限在小愛,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金錢的布施。」
而望著螢幕上的畫面、志工虔誠投入經藏演繹,吳青松感動在心,原本煩惱的事,豁然得到了解答。
「在法會上聽到一句話:動物只是不幸投胎畜生道,我們為何要欺負牠?將心比心,我們愛自己更要愛護其他眾生。我原本打算買一部車子,現在決定不選擇皮製的車套,因為不想殺 生。」吳青松深刻體悟的是:「佛法艱深難懂,可是透過這樣的演繹,用淺白的字句,真能讓大眾了解……」
年輕的黃淑慧另有一番感受:「樂曲很撼動人心,每一段歌詞都有一個故事。」她有意參與來年的經藏演繹。
葉偉民、細玲和桂玲三兄妹參與了早場的歲末祝福,意猶未盡,決定再度出席下午場。細玲和桂玲姊妹倆特從吉隆坡趕回來,以行動支持七十三歲的媽媽張玉蘭演繹妙音。
「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演出!過去看到演出的都是小孩或年輕人,沒想到今天竟然都是男女老少同臺演出,我很感動原是家庭主婦的媽媽,也有機會站在臺上。」在都市生活的桂玲似 乎找到了震撼心靈的一股清流。
細玲眼見媽媽經過六個月的共修演練,展現今天的成果,及志工所付出的點點滴滴,也激發她想抽出時間投入志工行列。
「人生無常,不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要把握當下。」哥哥偉民也期待有一天能和媽媽同臺演出。
●
早午兩場、近四千人的會眾,藉著歲末祝福,浸潤在心與法的交會中。全球七十億人口,只要每一個「我」,都能啟發一個善念,就能產生轉動世界的力量。
「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大無明需要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唱誦,聲聲呼喚,喚醒人們沉睡的心靈。
經藏演繹雖落幕,但曲終人不散;慈濟法船繼續啟航,將運載群生到彼岸。
圖左 : 年屆八十歲的邱鈺絲跟著大夥兒轉身起落,一點也難不倒她。女兒林慧彬表示,媽媽自從入經藏後,聲色柔和許多。[攝影者:蔡富源]
圖右 : 年輕的黃淑慧覺得樂曲很撼動人心,每一段歌詞都有一個故事,因此,有意參與來年的經藏演繹。[攝影者:楊秀麗]
圖 : 不同年齡層、職業、男女老少,同臺演繹,不分他你我。[攝影者:鍾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