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北加州分會 感恩節後的溫暖約定 為街友送熱食

感恩節後的溫暖約定 為街友送熱食

E-mail 列印
2012年1月14日,溫暖的冬陽在下午四點半開始西沉,一群穿著藍天白雲制服,衣領上圍著藍圍巾的志工們,在奧克蘭路上的北加州志業園區集結,清點著即將裝載上車香氣四 溢的飯菜、水果和甜點,要運送到距離南灣四十分鐘路程的吉爾羅市(Gilroy) ,探視街友並為他們做晚餐餐點服務。

◎與EHC合作發放晚餐熱食

慈濟北加州分會自2007年開始,與EHC Lifebuilders (Emergency Housing Consortium,簡稱EHC)合作,在每年冬季過完 感恩節的週一到翌年的3月底,固定於每週六在吉爾羅市的加州國家防衛隊(California National Guard)庇護中心,為街友提供熱食晚餐。住在南灣南 聖荷西(South San Jose)和密爾必達市(Milpitas)的社區志工們於是有了和這群朋友們結好緣的機會。

雖然只是短短前後三小時的一頓供餐服務,參與的十八位志工們還是浩浩盪盪的開了兩台休旅車及一部七人座VAN,在晚霞染紅天際的最後一抹微暈下來到了庇護所,裡頭有著熱烘 烘暖氣的車門打開,被迎面而來的冷冽晚風一吹,志工就不自覺的打起哆嗦,這樣的夜才剛開始,難以想像失去家的街友們要如何度過整個冬天?

大家把物資搬進庇護中心,偌大的集訓場地已見EHC的夥伴們將臥墊一一鋪放整齊,室內劃分了三區給一般街友、身障體弱、及婦女家庭的休息區。因為支援晚餐服務,準備進廚房 供餐的志工們立刻圍上圍裙,綁好頭巾,開始規劃熱食發放動線;外場服務的志工們手腳俐落的迅速鋪排藍色桌巾、端上一盆盆小品花,黃玫瑰片片嬌嫩的花瓣,霎時成了吸睛焦點, 足以讓人卸下一天的疲憊。

香味四溢的熱食溫暖了街友們的口腹,就在大家紛紛就座開始用餐時,一位推著嬰兒車、身旁跟著一位棕髮小女孩的母親步入了訓練中心。

◎陪伴媽媽的小天使希塔

綁著馬尾的棕髮小女孩穿著一件桃紅色的毛衣,慧黠的大眼睛充滿友善的笑意,當志工的眼神和她交會時,她開心的咧嘴一笑,伸出小手眨眨眼朝志工揮手打招呼。於是吸引了志工過 去,坐在她和母親身旁開始閒聊。

「我每天都會帶孩子過來吃晚餐,白天就在附近的教堂吃早午餐,現在沒有工作,帶著兩個小孩,感覺壓力非常大。」這位西裔的母親叫做莎拉(Sara) ,因為只看到她和兩個 孩子,當問到孩子的父親在工作嗎? 她告訴志工丈夫入獄服刑,還在襁褓的嬰兒才剛滿月,每天帶著孩子一餐過一餐,晚上就回到暫停在姊姊家的露營車 (Recreation Vehicle, 附註1)過夜。

名字叫做希塔(Cita)的小女孩在一邊不時打斷媽媽的話,開心的跟志工描述她喜歡的卡通和食物,一會兒又把小手圈在嘴上,湊近母親小聲的講悄悄話。志工問她會不會幫忙媽 媽做家事啊? 媽媽搖搖頭說:「喔!她不會!但是她很會幫忙一件事。」,小女孩開心做狀兩手交抱搖擺說:「I knew how to babysit(我會幫媽媽抱妹 妹)!」

莎拉看著女兒笑了,告訴志工說四歲的女兒希塔是她生活中的開心果,希塔蹦蹦跳跳充滿活力,有女兒在一旁陪伴的日子總是讓她忘卻生活的愁苦:「她是我的天使(She is my angel)!」

小希塔說自己愛吃每天教堂給她的Lasagna(義式千層麵) ,也很喜歡志工們準備的素春卷, 語罷又跟著志工到廚房多拿了三個春卷給母親。吃完晚餐,媽媽莎拉收收東西 要回車上餵寶寶了,抱著小玩偶的希塔給了志工一個大大熱情的擁抱,說她很喜歡我們。

◎努力找工作的保羅

除了供餐,志工們也準備了好些捐贈的衣物及冬衣讓街友們挑選,在擺放甜點咖啡的桌子旁,一卡黑色的皮箱中,拿出了特別帶來給街友們的精神食糧:慈濟刊物和靜思語小手冊。

保羅米勒(Paul Miller)穿著一件短袖的T-Shirt,在裹著厚重冬衣的人群中,他顯得格外搶眼。翻看著月刊內容,他跟志工借了筆,把最後一頁空白紙撕了下來 分成幾張小紙頭,寫下自己的手機號碼交給我們。

「這是我的手機號碼,如果你有朋友需要人做工請打電話給我!我什麼工都會做!」從北卡羅萊納州一路流浪到加州,再落腳到吉爾羅市,問他怎麼旅行那麼遠來到此地? 他舉起大 姆指往前一伸(搭便車) 。

「我曾經在不同的城市打零工,在Home Depot(家得寶:美國家庭裝飾品與建材的零售大型商場)前面跟著墨西哥人一起等工作(附註2) ,也去過沙加緬度、奧克蘭、 庫菩提諾、聖荷西等地,雇主付現之後,他們也不知道我晚上去哪,我就上網查哪裏提供免費住宿,找地方過夜。」

保羅說自己也曾結婚,有過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們,但是,現在他已經不記得自己多久沒和他們聯絡了。他強調自己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是做工絕對讓雇主滿意!

◎熱心助人的志工們

坐在入口接待處的保羅和蘇珊(Paul & Susan Gareis)夫妻和慈濟人是老朋友,也是固定於冬季開放庇護服務時即來報到的當地教會志工,多年的服務經驗和街 友互動都非常良好。

和妻子都已頭髮花白,高瘦的這位保羅卻依然神采奕奕,和常來的一些街友們聊天打招呼,彷彿多年的老友一般親切,在新兵訓練中心服務街友已逾十年,保羅協助EHC 的電腦資 料歸檔,及追蹤每年的街友回流人數,蘇珊是當地學校的教師,夫妻倆夫唱婦隨,一直是EHC的義工。

志工團隊中出現了六位新的生力軍,因為參與環保及社區共修得知訊息,李翰聲、楊潤生和郭豫業三位師兄,第一次跟隨團隊做晚餐發放。忙著盛裝一碗碗的熱湯,志工李翰聲說覺得 街友們喝到這碗熱騰騰的玉米蛋花湯,一定感覺很幸福,因為他自己都覺得聞著好香好好喝。

志工楊潤生跟著人文真善美承擔出班照相任務,相機展示出小屏幕一禎禎的畫面,都是志工和街友們互動的溫馨影像,他說自己以前在越南受過中國童子軍訓練,兩個教條他一輩子都 牢牢記在心中的是:第一要誠實,第二就是要助人。喜歡用相機記錄人生的他,去過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印度,最喜歡的還是拍下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庇護所的收容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晚上,從傍晚六點到早上六點,街友們可以在庇護所內飽餐一頓,洗個熱水淋浴,擁著機構提供的毛毯被子睡個好覺,天一亮之後又得再去面對未知 的人生,但在此時此刻,一個溫暖的冬夜和親切的問候,或許就讓他們重燃對生命的熱情和渴望。

熱食服務結束已近晚上八點,街友們吃完晚餐也準備要就寢,志工向街友們溫馨道晚安,衷心祝福他們,這一夜擁著幸福入眠。

附註: 1.露營車(Recreation Vehicle;RV)即設置具有居住設備的車輛,等同可自由活動的住家。最大的特色為解決置身戶外時,所有食宿與民生問題。 2.美國經濟不景氣,許多工人失業成為臨時工,常聚集在Home Depot(家得寶)前,等候開車經過的人提供工作,載他們去上工。

圖左 : 負責晚餐發放香積組師兄姊開心的為街友們服務。(左起志工柯劭弘,李翰聲,吳靜雲,劉氏蓮,Mackie Guo,Tram Kim Du)[攝影者:郭豫業]
圖右 : 志工關鶴林(左三)發送點心給街友。[攝影者:李鴻進]

圖左 : 志工鞠佩璇(左一)及志工達邁(Damai Lama)和領取晚餐的莎拉(左二)及其四歲大的女兒希塔談天。[攝影者:李鴻進]
圖右 : 偌大的吉爾羅市街友庇護所,飽餐一頓的街友已準備就寢,祝福他們有個溫暖幸福的夜。[攝影者:李鴻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