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 用故事帶動讀書
潘自珍師姊是這次中山讀書會的負責窗口之一,在籌劃初期,很多人多次極力反應,如果是像往常一樣的讀書會方式,可能會減低參加意願,讓師姊審慎評估後做了了一些調整,安排 每一個和氣組隊,都能有發揮表現的機會,輪流承擔司儀與負責導讀,以「佛法生活化」的方式,讓參與的會眾都能理解法意,彼此分享,開啟一扇方便法門讓大家「法入心 法入 行」,接引更多的社區會眾。
在2月21日第一次的讀書會,潘自珍運用法典故事《周利槃特》中「掃塵除垢」的概念,對應慈濟歌選《掃心地》中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再與洪榮隆師兄的講記導讀內容做 串連,讓大家很快就能理解法譬如水的「滌心垢」其中法理,最終目的也是希望大家都會喜歡來參加讀書會,藉由讀書會法入心〈增慧〉、法入行〈造福〉,讓人人都能福慧雙修,讓 人心淨化,社會更祥和。
潘自珍承擔人文推廣功能組,是最早期的大愛媽媽,深知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故孜孜不倦的深耕著「靜思語教學」、「讀書會」與「人文推廣」,十年如一日不曾懈怠。
人文推廣剛開始是有困難度的,因為慈濟人多由善門入,總覺得四大、八法,耕福田時間已經不夠用,因此她深刻的體悟到唯有自己先入法,有了心得之後再透過分享讓人感動進而入 法。
◎ 經文圖解好吸收
張嘉澍師兄承擔北區人文資訊組,應洪榮隆邀約,擔當本次讀書會導讀工作,他一直是北區人文真善美資訊組種子老師示範教學的楷模,平日也常常協助一些年老志工學習操作電腦, 讓他們活到老也能學到老,學會用電腦勿須凡事有求於別人,很受老菩薩的敬愛。
基於過去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別出心裁以圖像方式來導讀深奧的佛法概念,深入淺出有序的引導,吸引在場會眾與志工聚精會神認真學習,覺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確是廣招人間菩 薩的方便法門。
張嘉澍為了準備這次的導讀,自己熟讀經文,消化吸收之後,再製作成簡報呈現在大家面前,他覺得其實收穫最多還是自己,可以深入法髓,感恩有這次付出的機會,如果有需要,下 次願意再次承擔導讀的工作。
◎ 八分飽素食 兩分樂助人
潘自珍在讀書會最後特別分享了經典雜誌第146期「多素食八分飽」,呼籲全球每年約有十三億噸的食物遭到耗損或浪費,但是卻有十億飢餓人口每天都吃不飽。臺灣的每人平均廚 餘量竟高於歐美國家,廚餘的浪費包括家戶廚餘、商店或餐廳製作過程食材的浪費,以及過期商品……。
潘自珍並舉例:味全董事長魏應允要員工吃「八分飽」,希望員工不要浪費,減少廚餘做環保。安拓實業則在年終尾牙餐會中力行「少一道菜,多一份愛」,將省下的經費,製作人工 牙根捐助給弱勢的民眾,這些企業背後的動力就是「八分飽 兩分助人」的觀念。
課務團隊的用心規劃,開啟了《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讀書會不一樣的氛圍,每個星期一晚上,一樓佛堂坐滿了精進菩薩,吸足了法水,讓眾人期待下次讀書會再相見。
圖左 : 3月5日的晚上,中山區讀書會有一百五十位菩薩齊聚一堂共精進。[攝影者:林麗卿]
圖右 : 讀書會的幕後功臣駱純美師姊(圖右)洪榮隆師兄(圖左)。[攝影者:林麗卿]
圖左 : 讀書會導讀者張嘉澍師兄(中間站立者)。[攝影者:劉宏洋]
圖右 : 潘自珍師姊分享經典雜誌第146期的「多素食八分飽」的精采內容。[攝影者:劉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