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瞇眼做拓印 彩繪農村樂
「一般葉子,用紅色顏料拓印,就能做出聖誕紅;葉子鋪排好,上面畫出點點,就成了繡球花。」帶著壓克力顏料、一疊棉布和做好的杯墊成品,陳素妙師姊再度來到靜思精舍後方的 佳民活動中心,教授二十多位長者做拓印。
素妙師姊說明,葉子背後的葉脈愈清楚,拓印出來的紋路效果愈好,如果要做窗簾、門簾,就用大片的葉子,左右各印一排,如果想做杯墊,可用小片葉子拓印,旁邊留白,就能完成 美麗的作品。
「葉子可以重複使用,也可以跟旁邊同學交換使用。」素妙師姊一邊發下葉子,一邊請鄭愛鑾師姊幫忙發棉布;或許是忘了帶老花眼鏡來,今天的阿公、阿嬤們特別認真,互相討論構 圖,也瞇起眼睛,仔細聆聽老師解說,拿起毛筆沾顏料,為葉脈上色。
不同於一般拓印,林玉花阿嬤索性把種山蘇的點滴生活,一起畫進棉布裡,有她每天看到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也有她每天都要抓起來放生的毛毛蟲,在地上緩緩爬行,還有葉 子往下垂的整株山蘇躍然其上,好不熱鬧;擔心電風扇吹走桌上的葉子,金阿罔阿嬤寧可忍受室內的炎熱,也要用心完成作品,她請志工幫忙關掉電風扇。
◎見苦知福 以愛相伴
拿起葉子,陪伴長者構圖的愛鑾師姊,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因為開傢俱行的因緣,來到佳民村送貨,當時她同理村民生活不易,同意分期付款,讓她跟佳民村結下一份善緣;有時,村 民真的付不出錢來,告訴她要等女兒畢業後,出社會工作,才能還款,她也就算了。
直到五年前,一位自美國移居花蓮的師姊向她採買傢俱,不厭其煩地介紹慈濟,才開啟繳善款多年的愛鑾師姊做慈濟的因緣;當時,她跟著精舍師父來到佳民村訪視,看到村民發燒躺 在床上,趕緊打開冰箱找冰塊,沒想到冰箱裡卻空無一物。
生活窮困自然也影響了周遭環境,除了時常看到醉倒在地的村民與滿地垃圾,也因村中欠缺衛浴設施,排泄物總是跟著山上潺潺流水往下游流去,還好村長林智勇有心,幫村民找工 作、尋求社會資源,也在四年前邀請慈濟成立福氣站。
愛鑾師姊自是順理成章地承擔起聯絡窗口,自四年前由醫院志工來到福氣站教手語、播放上人開示影片,到今年改以教授手工藝、聆聽靜思語故事的多元化課程,她發現阿公阿嬤的出 席率提高許多,而她也在這五年期間見苦知福,改掉自己暴躁的習氣。
愛鑾師姊感恩先生陳茂欽用愛護持,用心整理回收的二手傢俱,送給慈濟照顧戶,儘管他對太太投入慈濟,忙得不見人影頗有微詞,卻在看了經藏演繹後,獨自步行回家,深自懺悔, 原來慈濟為社會付出不遺餘力,也讓愛鑾師姊得知後滿心歡喜,發願更認真改習氣,度師兄一起做慈濟。
◎衷心感恩 愛在蔓延
為了將拓印成品擺放客廳讓客人欣賞,阿公阿嬤紛紛請求老師補上幾筆,讓葉子更生動,只見素妙師姊不厭其煩,一一滿足長者心願,一會兒描、一會兒捺,加點顏料加點水,將葉子 渲染得更飽滿豐富。
想到老師比學生還認真,林明珠阿嬤忍不住請素妙師姊站在中間,接受大家掌聲鼓勵,明珠阿嬤歡喜地說:「從來都沒做過拓印,感恩老師教我們。」愛的迴響讓時常擔心自己教不好 的素妙師姊十分欣慰,感受到了彼此的愛,在心中不斷蔓延與發酵。
圖左 : 陳素妙師姊展示飽富色彩的繡球花、聖誕紅等拓印作品。[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 陳素妙師姊(中)說明,葉子背後的葉脈愈清楚,拓印出來的紋路效果愈好。[攝影者:羅明道]
圖左 : 鄭愛鑾師姊協助佳民村長者為拓印作品構圖。[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 拓印好葉片,佳民村長者仔細描繪葉脈紋路。[攝影者:羅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