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自政府開放外籍配偶來台以來,這些新住民離鄉背景,在臺舉目無親,她們飄洋過海嫁到陌生的國度,難免會因為生活環境與習慣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種問題,為讓這些外籍配偶提升 生活適應能力,更加融入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建立美滿的家庭;因此彰化縣秀水鄉戶政事務所舉辦的「101年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課程」,特別請佛教慈濟基金會來協辦。
◎真善美環境學習 志工鼓勵不中斷
彰化縣秀水鄉戶政事務所主任王芳蘭表示,2006年也曾在彰化靜思堂辦過此類似的輔導課程,當時反應成果相當的好,「遇有意志不堅想中斷學習的學員,在慈濟志工的陪伴鼓勵 下,她們也都能如期完成整套的課程,如果媽媽帶小朋友來上課,師姊們也會從旁幫忙照顧孩子,讓她們可以安心的上課,所以今年才會再度懇請慈濟基金會的協助。」
王芳蘭主任說:「除了這裡的地緣比較近之外,主要是環境很好、很平和,有那種真善美的感覺,師兄、師姊們又很熱心,相信學員們能在這裡上課,必定是收穫滿滿。」
從5月21至31日,扣除週六、日不上課外,為期九天在彰化靜思堂舉辦的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課程,除政府規定的既有課程外,七十二小時的課程中,有將近一半的課程是由慈 濟志工來當講師,內容含括環保、子女教養、語文教學…等,把慈濟人文、教育融入於課程當中。
◎慈濟人文道感恩 課堂起末見真章
「起立、立正、敬禮,感恩老師!」憶及學生時期的上、下課禮節,將謝謝老師及老師好改成「感恩老師」,從「心」去感恩講師的教授,而不只是嘴上說聲謝謝而已,在對老師的基 本禮儀中,將慈濟人文融入在每一堂課的起末;慈濟志工洪美香在第一堂課前,與學員彼此熱絡交流,並要大家推選出一位班長,仔細叮嚀,上下課前別忘了「尊師重道」的禮節。
「這些來自海外的新住民,要如何融入我們這裡,也真的是很不簡單,我們可以將《靜思語》融入語文學習中,希望我們能一點一滴的慢慢給她們,讓她們在家庭生活及教育孩子方面 能有所助益。」秀水戶政會二度請慈濟協辦此輔導課程,可見他們也看出了慈濟人的用心,志工洪美香認為,能有此機會將慈濟人文融入其機關團體的課程中,就應該要好好把握。
◎婦人月中精進學 襁褓嬰兒霑祥和
緊閉雙眼,靜靜安穩的躺在父親的懷裡,初為人父的許榮欣,心中多了一份滿足,一雙大男人的手,輕柔的抱起才二十餘天的襁褓中嬰兒,陪著菲律賓籍的太太許莉娜緩緩走進彰化靜 思堂上課。
現年三十三歲的許榮欣,學生時期就讀的是護理係,學校畢業後並非從事本職,而做起菲律賓商店的生意,在買賣中認識了外籍的太太;將年輕時學校所學應用在照顧家人的身上,他 親自料理食物,幫太太坐月子,因許莉娜身體復原情況良好,加上為了希望她能盡快適應這裡的生活,雖仍在月子中,也來報名此輔導課程。
「一般上課都是去學校,這裡的上課環境感覺上比外面的還要來的好;第一次踏進靜思堂的感覺很好、很安靜,可以讓人的心很平靜,上課的時候可以更加的專心。」載太太來上課的 許先生,與妻子告別後,抱著孩子在靜思堂內走了一遭,父子倆一同霑染這寧靜祥和之氣。
◎環保提袋巧製作 共聚學習如家人
今天(5/21)上午的課程都是與慈濟人文環保有關,是「環保手提袋的製作」及「環保常識」的分享,第一堂課由慈濟志工陳美玉教大家手提環保袋的製作,就引來學員們的高度 興趣,希望她們在學會製做袋子的技巧後,日後就可以把家裡不要的衣服、布料裁剪後,再來加以回收利用。
「會用縫紉機的就到前面來車,不會的,我們就用針線來慢慢的縫,針的線不要留太長,大約手前臂的長度,三十至四十公分,過長的線在縫的時候比較容易打結。」陳美玉用心的教 導學員,並走過每一個人的身旁,一一指導。
雖然來到臺灣才十一個月的阮青全女士,早在越南時就已和先生認識、結婚,因公公身體不適,夫妻倆才回臺定居,挺著偌大肚子懷有七個月身孕的她,行動雖讓她有些不便,但製做 袋子時,她卻是滿心的歡喜,阮青全道:「我是第一次做這個袋子,可以自己動手做的感覺很好,覺得很棒,很高興! 」
另一位身懷八個月身孕的阮清河女士,不會使用縫紉機,只好一針一線的慢慢縫;報名此輔導課程,除了自己想多學一些中文,在生活應用上比較方便之外,也希望將來對於教育下一 代能有所幫助。
雖滿懷著將為人母的喜悅,但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隻身一人獨居臺灣,心情難免有些落寞,對於今天能來彰化靜思堂上課,深覺是一件很幸福、很高興的事,「來這邊可以認識很多 朋友,可以跟大家聊天,感覺像有一大群的家人一樣。」
此次的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課程,共有二十二人報名參加;午齋時,志工除了教導她們要注意食的威儀外,更要心懷感恩,對於攜帶子女前來上課的學員,彰化分會還另闢一間遊戲 區,並有志工在旁幫忙照顧;慈濟人的用心規劃,貼心關懷及熱心照顧,讓這些媽媽們在上課學習的當下,能夠專心、安心與放心!
圖左 : 彰化分會另闢一間遊戲區,並有志工在旁幫忙照顧,讓攜帶子女前來上課的學員,在學習的當下能夠專心、安心與放心![攝影者:卜堉慈(慈堉)]
圖右 : 慈濟志工陳美玉教大家製作手提環保袋,希望大家在學會後,日後就可以把家裡不要的衣服、布料裁剪,再來加以回收利用。[攝影者:廖定國]


圖左 : 初為人父的許榮欣(中),襁褓中的嬰兒才二十餘天,太太許莉娜(左) 雖仍在月子中,因身體情況良好,為了盡快適應這裡的生活,也來報名此輔導課程。[攝影者:簡淑絲(慮瑢)]
圖右 : 彰化縣秀水鄉戶政事務所主任王芳蘭(左)表示,2006年也曾在彰化靜思堂辦過此類似的輔導課程,因當時反應成果相當的好,所以今年再度懇請慈濟基金會的協助。[攝影者:簡淑絲(慮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