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下午兩點半,一群五官分明、身材高挑的年輕人,身穿白汗衫,前印有兩國國旗及兩校名。志工熱誠迎接,雖然有語言隔閡,但慈濟人充分發揮肢體語言與微笑,請他們脫鞋、底對 底、上下相對放進鞋袋,溝通一點有沒障礙。
德國學生相機一路「咔嚓!咔嚓!」聲不斷,看到不同文化的東西總是特別新奇,走在法華坡道上,不時仰頭看靜思堂屋頂玻璃透光的慈濟logo。
進到三樓佛堂,因時間受限,志工張忠銘事前充分準備的英文資料派不上用場,簡單的介紹慈濟四大志業與大地之母的精神意涵,也把握因緣宣導「吃素愛護地球」的環保概念。
一行來到茶道教室,室外,淡粉紅布舖客家花布的小長桌上,擺兩個木盆,三朵小火鶴在水盆內,志工陳麗妃持杓子掬水為貴賓淨手,學生又是一陣譁然。
「Wash hand also wash your heart!」今天的茶道老師江美彤解釋其意涵:「洗手,淨心!」
學員入座後,閉目聆聽輕柔音樂,讓大家靜下心,校長Angelika Nolert表示:「來到這邊,心很容易就沈澱下來,感覺很好。」
江美彤以英文詢問學員們:「有喝茶習慣的請舉手。」「一天喝幾次?」「為什麼要喝茶?」「喝茶有什麼好處?」「……」一連串問題,也許是文化背景的差異,只有校長舉手回 應,每天早上喝一次茶。
「喝茶看似簡單。」江美彤介紹左側牆上證嚴法師在三義茶園的法相,說:「我們的師父說:『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有最深刻的法。』」
為了讓學員了解中國五千年喝茶文化,她介紹喝茶的優點:「茶,可以暖和身;茶,可以靜心;茶,可以釋放壓力。」 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溫度,泡得時間也不一樣。
說得再多,不如讓學員親身體驗,今天,分別沖泡茶包和烏龍茶,學員興緻盎然,有模有樣為同桌同學斟茶。課後江美彤讚譽有加:「有學員的姿態很優雅!」
泡上第一道茶,志工再一一為他們奉上茶食,兩塊三公分長,兩公分寛的小蛋糕,江美彤手捧小磁碟,問同學:「這塊蛋糕是大塊的或小塊的?」 「small!」學員小聲的回應 著。 「no!﹝不!﹞」她解釋地說:「因為你們都是紳士和淑女,所以要切成剛好一口,送進嘴裡的大小,所以這塊蛋糕是big!﹝大的!﹞。」吃東西也蘊含大大的學問啊!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為國度不同的外國人解說更深入內涵。江美彤請孩子們回家後,記得為父母沖杯好茶,凝聚家人的愛和敬意,促進家庭和樂。
校長Angelika Nolert經過靜思堂的參訪及人文洗禮之後,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張忠銘引導她到靜思書軒,送上一本英文版的《心蓮萬蕊創造慈濟世界》小冊 子,還介紹德國有慈濟分支會地址和連絡電話,回國後可就近多了解。
圖左 : 學生好奇仰望豐原靜思堂法華波道頂玻璃透光慈濟logo。[攝影者:徐梓菘]
圖右 : 陳麗妃(左)為女同學淨手,男同學看得新奇。[攝影者:徐梓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