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愛的志工鏈 同事變法親

愛的志工鏈 同事變法親

E-mail 列印
「盤過山、盤過山、盤山過嶺為按怎,為著親人的性命,三更半暝扛咧行,.......」慈濟醫療自第一所慈濟醫院於1986年花蓮啟業,迄今已有大林、台北、台中、玉里、 關山等六院一家的醫院,為了讓新進的見習社區志工了解慈濟醫療,今天(5/27)的培訓課特地邀請許多講師來到彰化靜思堂,讓學員們更清楚了解慈濟辦醫院的源由及特殊性, 這是證嚴上人的心血及醫生、護士、醫院志工和全球慈濟人共同成就的。

◎以身相許 成就大愛

「2012年彰化區見習社區志工研習」,計有四百四十位參與,於5/27在彰化靜思堂舉行第二次上課,今天的課程是慈濟的八大法印其一「醫療」介紹。

慈濟台中分會游村憲師兄分享,無語良師-「大體捐贈」(指:捐贈給醫學院學生解剖用遺體),提到慈濟的第一位大體老師是居住彰化的林蕙敏女士,林蕙敏因癌往生,自知無法做 器官捐贈而主動打電話給慈濟大學李明亮校長,希望能「化無用為有用」,將遺體捐贈讓醫學院學生可以做解剖用,她打破國人「入土為安」的迷思,在當時1995年前的臺灣,是 很少人會捐贈遺體的,醫學生要實習解剖大都只能尋求無名屍。

林女士願意捐贈遺體的故事,在證嚴上人全臺行腳開示中也慢慢傳開,各地開始響應,臺灣社會遺體捐贈的風氣逐漸打開,目前登記志願捐贈者已超過兩萬九千八百多名,已捐贈也有 四百五十多名,現在不止慈濟大學醫學院使用,也轉贈各大醫學院學生為行醫之路增加學習及尊重生命的課題。

大體捐贈課程結束,一位白髮蒼蒼家住彰化市的楊慧雄先生,直追著講師游村憲一路而來,楊先生敘述林蕙敏似乎是他以前稅捐處的同事,所以想找講師問個明白。

楊慧雄去年(2011年)職場退休後,跟著社區的志工做環保、參與讀書會,也會做素食和讀書會的學員分享,今年報名社區志工研習;七十歲的楊慧雄憶起往事,語帶哽咽、淚眼 婆娑的道:「沒想到今天這個因緣將我多年的疑問打開,謝謝老師;有機會我一定要到花蓮慈濟大學大捨堂,去看看這一位偉大且破除迷思的老朋友。」

◎同事變法親 結伴培訓行

台中慈濟醫院的醫師及團隊在工作之餘,每年在臺灣中部推廣預防醫學及蔬食講座,在慈濟大家庭的氛圍下,醫師及護士們常常例用假日到偏遠的地方義診及衛教講座,陳慶元醫師以 幽默淺顯的語氣讓學員在輕鬆的氣氛下吸收醫學常識及了解吃蔬食的好處。

在銀行上班的許文亭、謝武倚、林彰海、丘宗鑫等四位學員,在同事吳中正的邀約下,在社區參與環保及讀書會,四個人更是一起結伴來參與社區志工研習,讓彼此的同事關係進階變 成了法親。

來上課的四位學員,在公司雖然都是擔任主管,今天上課的內容,大體捐贈、造血幹細胞捐贈、醫院志工等,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初次聽見的新名詞,也不曾參與,但這四個人希望 「在慈濟學習的路上,讓自己在家庭及工作多些圓滿,也希望多接觸證嚴上人的大愛,認識慈濟的八大法印。」經過今天的醫療課程的薰陶,他們也相約明年(2013年)要報名醫 院志工研習。

來自中國大連的新住民阿華(化名)現身說法,她在台灣生活多年,去年(2011年)完成志工研習,2006年參加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去年完成配對,覺得自己很有福報可以 助人,娘家媽媽及家人也都很開心,公公也願意幫她帶孩子,讓她安心完成此救人任務,「感恩有此殊勝因緣配到,也謝謝師姊們的陪伴,在醫院幫我按摩和燉大補湯,讓我這個離家 的女兒享受到像母親的關懷。」

◎老師學生家長 愛的志工鏈

在休息區看到一個壯碩的學生模樣,非常特殊,一問之下,才知道陳冠伯同學目前就讀國三,一年級時他跟著老師黃麗玲到環保站體驗分類,就喜歡上了慈濟,之後就常常到環保站做 回收,與志工們互動熱絡,很喜歡這個團體,更接引媽媽出來做志工,媽媽鐘佩琳也在去年(2011年)完成了社區志工研習。

陳冠伯參與慈少班,今年趕緊跟著媽媽的腳步來完成社區及醫院志工研習,鐘女士表示能陪伴兒子學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互相依靠跟支撐的感覺很好,有共同的興趣和話題,這是一 般有叛逆期的孩子無法享受的,也因為慈濟讓母子倆的感情愈來愈好。

媽媽佩琳說:「兒子今年國三功課較重,但他自己自發性想要參加研習課程,他會去安排時間讓學業與志業相衡,因為升高職要就讀餐飲科,所以我們母子相約三年後一起參加慈誠委 員培訓。」

慈濟志工張志吉說:「社區志工是了解慈濟的第一步,希望大家透過課程能更加了解慈濟理念,並落實各社區去參與志工服務,明年(2013年)一定要來報名醫院志工研習,再參 與慈誠委員培訓。」希望透過今天的醫療課程,大家在慈濟道上能手牽手、心連心,做個樂於為人付出的人。

圖左 : 「2012年彰化見習社區志工研習」,四百四十人參加,於5月27日在彰化靜思堂舉行。[攝影者:江士偉(性偉)]
圖右 : 現就讀國三的陳冠伯同學接引媽媽鐘佩琳跟著他出來做慈濟的志工,母子倆感情愈來愈好,並相約三年後一起參加委員慈誠培訓。[攝影者:江士偉(性偉)]

圖左 : 慈濟台中分會游村憲師兄分享無語良師-「大體捐贈」,希望學員們在聽完後要有正念,打破入土為安的迷思,能「化無用為大用」。[攝影者:江士偉(性偉)]
圖右 : 餐語研習的社區志工楊慧雄(左)因為大體捐贈課程而重拾對同事林蕙敏的記憶,很感動他有一個偉大破除迷思的老朋友。[攝影者:江士偉(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