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5月19日三義慈濟「桃花園環保站」舉行揭牌儀式,志工歡喜入新厝,期待彼此攜手共同努力,打造環保站美好的遠景。[攝影者:梁漢南]](http://tcit.tzuchi.net/community/JTK02/2/E48FE1D24F6D483848257A0B00588C06/s20125280031359.jpg)
步入環保站,兩旁有靜思文化的藝術品點綴,加上四周圍桃樹都已開花結果,小巧紅潤的桃子掛滿枝頭,空氣中隱約飄著的花香撲鼻而來,果真是名副其實的「桃花園」。
◎環保站啟用 歡喜入新厝
「三義桃花園環保站」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於5月19日進行揭牌啟用儀式。當天,晨曦微亮,六十七位慈濟志工及環保志工,就開始忙著準備工作,有人佈置環境,有人備料、切菜 準備煮湯圓,儼如「歡喜入新厝」一般,喜氣洋洋的氛圍,在寂靜的山區流竄著。
因為,三義鄉唯一的水美環保站,未來另有別的用途。因此,當地的慈濟志工積極奔走努力之下,終於在2012年1月份,於「桃花園環保站」現址,開始除草整地,搭建鐵皮屋、 鋪連鎖磚、蓋廁所,甚至於遠到臺中志業園區,載回組合屋的器材運用。大家協力相助,歷經五個月,才有今日「桃花園環保站」落成。
「桃間環保讀無量,花開淨心趣法華」環保站這副對聯不僅有著無限的祝福,也造就環保站的命名。志工彭廣銘向大家說明:無量,無量義經 ,希望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每一 個人都是種子,藉做事當中修福慧,接引更多無量菩薩;法華,法華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讀經之外更能行經,帶動社區志工,珍惜每一個付出的機會。
「環保站從施工開始,就是秉持蓋一個道場的想法,將來是我們修行的場所,大家要共同護持與成就,發揮它的功能。」彭廣銘邀約志工一起照顧「咱大家的新厝」。
◎有願就有力 延續物命展功能
「這就像是我的家建造起來,更是三義鄉親的家,要感恩十方大德的成就。」看到環保站的成立,范活玲心中充滿感恩。回想當初,環保站有了土地,卻缺少建築物,剛好范活玲的兒 子有個地上物二層樓要遷移,就將它拆解成一樓挑高的鐵皮物,成了現在的環保分類區。
「工程進行中,要鋪連鎖磚,就有人自動打電話來,表示他那裡有建材可以用。有願就有力,一切都是好因緣。」范活玲念念不忘這些有心人。他還喜孜孜地表示「昨晚下起雨來,我 心中想,就下吧!不要停,等明天早上一定會有好天氣,果然早上雨停了。」范活玲再次印證心想事成,只要大家同心協力,龍天護法常伴左右。
「音響好不好聽啊!」劉欽格問,大家齊聲回答「好聽!」;「這廣播器是倉庫挖出來的,喇叭是挖寶回來的,外面裝飾品是創作藝術品留下……這裡的硬體百分之九十都是資源回收 來的。」劉欽格如數家珍說著,環保站延續物命,展現價值功能的用心。
◎第一顆環保種子 第一名環保志工
邱靖棋是三義鄉第一顆環保種子,在1981年看見環保志工賴福成以七人座車子到處回收,回收物品就放置田裡日曬雨淋,量也不是很多。看他如此賣力,心中不忍,靖棋就發心開 始做環保,也想為三義鄉做一點事,輾轉間,歲月流失,至今做環保已十多年了。
現在有了這麼好的一塊地,成立桃花園環保站,環境又很優美,軟硬體都具備了,靖棋心中無比的歡喜。同時,希望能接引更多的人來做環保,更期盼未來提昇為「環保教育站」,讓 許多機關團體來參訪,進一步認識資源分類的重要性。
資深環保志工湯秀英,從早期就一袋一袋將回收物放在邱靖棋家前面。2004年水美環保站成立後,每日清晨五點就到,那時沒電燈黑漆漆,騎著機車沿路回收,半個月就可以有一 臺回收車物品,「第一名」的封號就這樣出現。
「桃花園環保站落成,我好高興!因為,不用怕風吹太陽曬,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讓大家種福田。」秀英呵呵大笑說著。不難想像以前克難辛苦,但老人家依然快樂做環保的情景。
◎家家做環保 多個傳家寶
林貴松力行環保清淨在源頭,在自己家中騎樓下做資源回收,鄰居看到了,也會自動把回收物拿給他。看見桃花園環保站啟用,林貴松高興地和大家分享,他在臺中西屯慈濟東大園區 看到的詞句「大家一起來,一起做環保,資源再利用,垃圾會減少……把愛來擴大,把我來縮小,學會做環保,多個傳家寶。」期許著家家戶戶做環保,善力量如水波漣漪般擴大。
張筱瑩,誠心邀約每星期三能有志工駐點在環保教室,邀請大家一起聆聽證嚴上人的法語,兼具心靈環保;鄰近學校師生也可以來此進行環保教育,郊遊採桃。有這片人間淨土,展開 雙手,菩薩大招生,竭誠歡迎大家來為地球盡心力。
苗栗三義鄉慈濟「桃花園環保站」讓志工的心中疊滿了喜悅音符;朝著共同理想,以願力攜手共同努力,打造美好的遠景。


圖左 : 慈濟「三義桃花園環保站」啟用,志工忙著備料、切菜,準備煮湯圓,儼如入新厝般歡喜的心情。[攝影者:許玉譁]
圖右 : 哇!慈濟三義桃花園環保站,風景好漂亮!環境好幽雅喔![攝影者:許玉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