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萬人一心同精進,即是發大心;善知識常凝聚,才能不受惡干擾……」6月3日清晨,新北市細雨迷濛,微渧先墮滋潤大地;慈濟志工也在此時,藉著全球志工早會連線,聆聽上人 開示,句句法語潤澤心地,化做陣陣清涼意。
來自板橋、新莊、文山、新店等地區共有二千零五位慈濟志工齊聚板橋志業園區,一起聞法行經,透過全程守口攝意,以唱誦《三十七助道品》中溫故知新,願斷煩惱念;也藉著《慈 悲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傳奇〉法海演繹深入經藏,期以七種智慧心洗除三障無明垢穢。
在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的「信解行證問」及「回首來時路」開示過程中,體解靜思法脈一路相承的正信佛法與慈悲渡眾的初衷;也從志工分享中,一起感受慈濟宗門的美善人間路, 積累普濟群生、自我慧命成長的精進道糧。
◎解行並重 正法常存
「善知識不得漸離,惡知識不得漸近;凡夫心地譬如素絲,隨緣改轉境來薰心。」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德禪師父,在精進日的第一堂課,即開宗明義地以此偈提醒眾人。並以佛典故事 中〈綁魚之繩〉與〈包香之紙〉做譬喻,認為應慎選學習的環境,有智慧者才能不染邪風,接近善知識保持本性無染著,是靜思弟子平日應有的修行要領。
在契入佛法、一心深入的當下,唯有領情方能受教,學道不必貪多,能專心力行最重要。透過相片的呈現,德禪師父分享早期在靜思精舍簡陋的環境中,精進求法的會眾參與打佛七的 莊嚴場面,後來雖然因慈濟會務日益增多而停止,但佛法卻因而更普遍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藉著此堂「信解行證問」的主題,德禪師父以「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期許人人能知佛法微妙義,讓身口意業皆無染,心地澄淨,了 知一切法,爾後方能真力行。
在唱誦《三十七助道品》的偈文並靜坐後,眾人一起恭敬聆聽證嚴法師對〈八正道〉的開示。法師殷殷慈示修行應依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次第而力行,乃 至八正道。依此守住在日常生活中的規矩,才能堅定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的正確方向,方能在菩提道上走得安穩與順利。要知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唯有心存正念,人生路才不 會偏差。
◎媒體傳善 刻不容緩
藉著科技發達,資訊媒體無遠弗屆,但所報導的方向,正影響著人心的善惡拔河。透過社會各種亂象來引導人心重新思考解決之道,大愛電視媒體秉承慈濟法脈清流,報真導正是一貫 的努力方向。大愛二台更於今年,在有限的人力之下,透過精選出全球各大媒體間所製播的優質記錄片,在分享當地環境與人文的影片之餘,也以該記錄片主題,在節目現場邀請專家 做一延伸的剖析與省思,期以更客觀與宏觀的角度,與觀眾一起來關心發生在地球村裡的人事物,見苦知福並防患災難於未然。
講師楊棟樑分享大愛二台「地球證詞」的節目,介紹國外製播的「印尼街童」記錄片,讓台灣的觀眾也能親見國際間的苦難,貧窮國度的孩子,為了生活必需在街上行乞,反觀應知足 於台灣的幸福;講師何建明也藉著日本311地震,當地媒體依四種不同角度所做的深度報導做分析,也讓台灣得以看見大災難的發生,即使有再多科技與經驗的專業防範,依然無濟 於事,值得觀眾多加省思…諸如這許多就發生在你我週遭的事件,如何找出應變之道,唯有透過傳善的大愛媒體,才能引導人人以對的角度思索正確的方向,藉由傳播的力量來淨化人 心,實刻不容緩,期許志工大力推動與護持。
◎善境善念 互引向道
「世間可有餓鬼道……唉呀 !真的有耶,我就是那個『夭鬼』啦!」來自士林區的慈濟志工林秀霞,當眾懺悔自己往昔舌根總受味覺惑,愛吃魚頭的她即便魚刺卡在喉嚨,咳出後仍 不以為意地繼續大啖朵飴,享受當時所自認的美味。然而卻在去年的一場車禍,造成臉部顴骨塌陷斷裂,愛美的她在恐慌中起了茹素的念頭,但事過境遷,當一切恢復順遂後,雖然喉 嚨因傷的後遺症早沒了味覺,但貪口欲的無明習性再起,一如凡夫之心反反覆覆,總是在遇到逆境時才想到要發願,不斷地找藉口讓自己生活在葷素拔河的矛盾情緒裡。
在一次的夢境中,悠然走進市場聽見豬的哀嚎,猛然回頭竟望見是人所發出的聲音,恐懼之心讓她想起水懺裡的六道輪迴,隨著業力將由不得自己,讓林秀霞徹底想改變自己的貪吃惡 習,藉著水懺演繹的因緣,在家中長時間播放著水懺演繹的偈誦旋律,無形中竟也讓家人一同接受茹素,不僅孩子體味改善了,先生也因此應酬變少、30多年被過敏性鼻炎所困擾的 症狀也沒有了,林秀霞以往的白髮也不復見…種種的轉變讓一家人更堅定地歡喜茹素與勸素。
「既知有前世因,何必怕來世果,業報既來,只有歡喜受……」來自松山區的培訓委員劉秋伶拄著拐杖,在法親的陪伴下上台分享。劉秋伶表示,在一次參與活動的記錄工作時不慎跌 倒,造成左腳骨折,組長心疼獨自北上在外生活的秋伶,在她養傷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中,邀請了住在附近同組的法親,分早晚班來陪伴與關懷,直到可以下床走動為止。
然而組長也貼心地考量傷後的營養補充,志工也殷勤地送來營養素食餐;同是培訓的志工則為了不讓秋伶因傷而斷了慧命成長的機會,總會開車前往接送參與課程;人文真善美團隊在 忙碌活動記錄之餘也不忘以電話關懷她。
裹在腳上的石膏,在法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得以提前兩週拆除,對於志工團隊接力的愛,成了她提早復元最大的力量,而這也讓劉秋伶深深體會到「布施、利行、同事、愛語」這四攝 法的真實義。堅強的她「不曾因傷痛而掉淚,但卻因法親之愛感動到淚不可抑。」平平走路都會跌倒,一場意外讓劉秋伶從無常中感受到慈濟志工的法親之愛,未來也將帶著這份感 動,精進在慈濟菩薩道上,膚慰需要幫助的人。
慈濟志工一日精進的道糧,有著「自淨其意」的佛典薰習,更有「利他為上」的弘法分享,祈願廣做渡人舟,讓佛法興顯也讓社會多一分淨化人心的契機。
圖左 : 6月3日在板橋志業園區的志工一日精進活動中,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德禪師父在「信解行證問」的單元裡,勉勵與會眾人應以智慧親近善知識來修習薰心,方能淨心知解而力行菩薩道。[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來自板橋區的培訓慈誠陳峻業,帶著孩子一同薰習善法,期許兒子能從小處在善的環境中,成為一位有愛心且能助人的小菩薩。[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 全體慈濟志工藉著《慈悲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傳奇〉法海演繹深入經藏,期以七種智慧心洗除三障無明垢穢。[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獨自在臺北生活的志工劉秋伶,因一場跌倒的意外造成左腳骨折,在經由法親持續不斷的關懷下,體會到四攝法中「布施、利行、同事、愛語」的真實義。[攝影者:梁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