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幼年播下種子 隔海傳法脈

幼年播下種子 隔海傳法脈

E-mail 列印
慈濟北加州分會執行長謝明晉(濟晉)四年級時,舉家從花蓮搬到臺北。約1969年,謝明晉高中時,他的父母親謝金印、謝李秀子每個月回花蓮面見證嚴上人,並且協助募善款。 當時他對慈濟雖不甚了解,但已埋下慈濟的種子。明晉年幼時家境艱苦,但他感恩這些磨練,讓他得以培養出耐力,對日後人世間的種種能夠從容以對。

◎跨洋延續法緣

1979年,謝明晉到德州奧斯丁讀研究所,和矽谷阿嬤林王秀琴的小女兒林珊珠為前後期同學,因此有了初步接觸。1983年到加州後,又和秀琴阿嬤成為鄰居。當時他以事業為 重,慈濟事沒有參與太多。

1984年因為謝明晉在英代爾公司的一位部屬在優勝美地發生車禍往生,他到莫德斯度協助處理後事,因此和慈濟志工結緣,有了更多互動機會,而莫德斯度也因此因緣成立聯絡 處。2009年退休後為慈濟全職志工。

2012年5月10,北加州慈濟志工,邀請當地會眾在聖荷西市棕梠廣場,舉辦四場浴佛典禮,約一千一百位民眾參與。

謝明晉表示,今年浴佛很不一樣。除了浴佛典禮,還有水懺演繹,典禮後還有「攻站活動」,會眾在下午二點的大太陽下,透過分站學到許多慈濟推廣的生活理念。參加浴佛的會眾都 覺得這個活動很新鮮、溫馨,慈濟志工在大太陽下忙碌為會眾服務,會眾都被這股熱忱所感動。

談到水懺讀書會,謝明晉表示,水懺重要的是法入心,不是比手語。所以各社區放慢腳步充實內容,依各區的狀況調整推動讀書會。很感恩宗教處依美國當地的需求,整理讀書會的資 源,讓美國的慈濟人得以順利推動讀書會。推動入經藏後,志工們之間的互動不再是只有以理相向,而是正向思考與鼓勵,這對會務的推動有很大的助力。

◎以身作則 人品典範

言談間,謝明晉始終端坐放掌,充分反映「相由心生」的莊嚴。謝明晉帶動會務是以身作則、以德服人,與人無爭的人品典範;但是他很客氣地表示,以德服人是上人,不是他。「自 己時時提醒要把身口意顧好,隨時要和很多人結好緣。」辦活動的時候,不免事多繁瑣,人多、意見多。但他時時提醒自己:「不要以為自己是執行長而高人一階。人人平等,每個人 的態度都要一樣好。」

這次他帶著三十五位幹部回來參加研習,謝明晉表示,今天早上的課程是四合一精神研討,對於如何落實四合一,讓每個人有使命感,願意承擔,信願行的力量非常重要。他說:「今 天的課程看到臺灣落實四合一的狀況,讓我回去推動四合一更有信心。人才培養與傳承也很重要,要落實互相補位,每個人都是合心、和氣、互愛、協力,要用心凝聚每個人的向心 力。」

圖左 : 謝明晉帶著三十五位幹部回來參加研習,落實人才培養與傳承。[攝影者:陳大勳]
圖右 : 謝明晉(中)很感恩宗教處依美國當地的需求,整理讀書會的資源,讓美國的慈濟人得以順利推動讀書會。[攝影者:張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