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LED燈靜思語 善效應處處現

LED燈靜思語 善效應處處現

E-mail 列印
2012年初臺南合心活動組開會決議,希望臺南區能善用科技,將靜思語融入LED燈,讓好話隨時見,使美善的效應能如水滴漣漪般在社區鄰里擴散,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 大願。

和緯和氣組隊接獲訊息後於4月20日達成共識,啟動社區LED燈展現靜思語的推廣,張揚「好話隨時見‧善心隨處現」。對象則鎖定在社區已裝設LED燈的店家,例如:學校、 診所、警局、里民活動中心等……。

◎不請之師 傳播好話

慈濟志工王衛美首開先鋒。她說:「2011年我在高雄巨蛋參加《慈悲三昧水懺》入經藏演繹,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大愛讓世界亮起來〉的音樂響起,全場的震撼。LED燈靜思語 就讓我聯想到當時的感動,又想『今天不做,明天一定會後悔』,毅然決然當個不請之師。」

4月底連續走訪20幾家,成功有15家,衛美感到胸有成竹並再接再厲。她說:「若被拒絕,我會再去第二次、第三次,希望他們不要放棄做好事的機會。最高紀錄曾有一家走了 5趟,終於看到LED燈完整呈現靜思語,我立即向老闆娘感恩並祝福她所做功德皆回向自己。」

「每當我經過店家門口,看到LED燈上的靜思語,內心非常感動。用愛鋪路,傳播美善,讓我也看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衛美點亮自己心燈,也照亮了別人。

◎LED燈靜思語 好話入校園

負責在校園推動的志工莊雪、王溢亭、陳美美、李滇珍等人,則成功地在立人國小、開元國小、延平國中等……校門口、川堂前,清楚展現LED燈靜思語。

志工李滇珍帶領一群大愛媽媽進入立人國小講述靜思語故事,已逼近20年歷史,和學校一直有密切的關係。當滇珍與高斌領校長推薦時,他很認同:「雖然慈濟是佛教團體,而我是 基督教徒,但證嚴上人的靜思語非常生活化、簡短易懂,可以指引人正確的方向。」因著靜思語教學的深厚因緣,5月11日LED燈靜思語首度進入校園。

開元國小則因LED燈靜思語在學校播放,善的效應更深更廣。志工莊雪向林清海校長推動,林校長很贊同並親手將靜思語登錄至LED燈上。6月25日志工再訪時,他分享:「幾 個月下來,校園的破壞明顯減少,器材的維修量也減少,表示孩子的行為有改善,這是靜思語最直接的影響!」

下課時,幾個同學會齊聚在玄關前仰頭看文字機上一一跑過的靜思語,一句句都深入孩子的心底。鍾文曄看到「發脾氣就是短暫的發瘋!」想到,若發脾氣自己不開心,別人也會不開 心。她回憶:「有天不乖被阿嬤罵,我馬上頂嘴,但想到『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這句靜思語,就覺得應該要接受阿嬤的教導,不能頂嘴。」

◎善的效應 深入社區

鍾文曄的阿嬤潘春珍每次帶她來上學都會注意到玄關前的靜思語,讓她感觸很深。

潘春珍是八八水災小林村滅村的受害者。2008年娘家的家人慘遭活埋,隔年兒子又車禍往生,一連串的無情打擊,讓她痛不欲生,時時有輕生的念頭。但一想到無辜的孫女,只能 強忍悲傷,而鬱鬱寡歡。有天,認識教聯會老師莊雪,也看到了LED燈靜思語,心靈受滋潤,漸漸走出陰霾。

為了讓左鄰右舍的里民也能感受靜思語的好,潘春珍偕同詹金美邀約慈濟志工莊雪到華興里活動中心,成立「善知室」讀書會,共讀《靜思語的富足人生》。參與的民眾平均年齡約 65歲,最年長者是里長的媽媽,已高齡七十歲。她雖不識字,但卻從不缺席,令人佩服。

輔導主任陳彥良更主動將腳步跨出校園外,將LED燈靜思語的妙用推展至路口的眼鏡行。老闆娘方品惠說:「現在的人都很急躁,若能在停紅燈的片刻,看看靜思語,也許就不會心 浮氣造了。」

寵物店老闆娘王素敏說:「每當走在路上,看到別人的LED燈出現靜思語,都會停下來看。沒想到志工也邀我做這一件事,非常高興,心想我終於也能和別人一樣上傳靜思語了。」 老闆娘如獲至寶地笑開了。

LED燈靜思語「好話一條街」,在慈濟志工應用科技產物的大力推動下,期待能處處「好話隨時見‧善心隨處現」。而善的效應也將深入社區造福人群,綿延流長。

圖左 : 李滇珍(右二)與高斌領校長推薦LED燈靜思語時,他很認同:「雖然我是基督教徒,但證嚴上人的靜思語非常生活化、簡短易懂,可以指引人正確的方向。」[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 林清海校長(左)親手將靜思語登錄至LED燈上。他分享:「校園的破壞明顯減少,器材的維修量也減少,表示孩子的行為有改善,這是靜思語最直接的影響!」[攝影者:蘇慧智]

圖左 : 志工王衛美(左)及陳美美(中)至寵物店推廣LED靜思語。老闆娘王素敏(右)說:「沒想到志工也邀我上傳靜思語,我非常高興,心想我終於也能和別人一樣。」[攝影者:王溢亭]
圖右 : 為了讓左鄰右舍的里民也能感受靜思語的好,潘春珍偕同詹金美邀約教聯會老師莊雪到華興里活動中心,成立「善知室」讀書會,共讀《靜思語的富足人生》。[攝影者:王溢亭]